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寿光磁异常是山东仅次于济宁的第二大磁异常。由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实施的ZK401验证孔,在孔深856.22~1 600.87m处见中生代白垩纪青山群八亩地组地层,是一套玄武安山安山岩石组合,认为寿光磁异常是具有磁性的中生代火山岩系引起的。该文依据寿光磁异常区的重、磁异常特征,结合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通过反演磁性体的空间分布形态,推断寿光磁性体是夹持在前古生代地层(寒武系)间的类似山顶到山谷的一个楔型火山岩盆地。套用火山机构的划分模式,把磁性体所处的潜火山岩细分为火山喷发沉积岩相、火山通道相和重熔侵入岩相等3个岩相。依据火山岩相与矿产的关系,认为寿光火山岩系的深部可能有规模较大的岩浆岩型铁矿存在。寿光磁性体的中、深部的火山通道相是金、铜、铅、锌、钼等矿产的富集场所,是今后勘查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算沟铁矿区磁异常见矿情况的评述,得出在隐伏区1/10000地面磁测异常能够基本指示铁矿体就位和赋存状态,中纬度区走向近东西向和走向北东向磁异常的正负异常之间也有磁性体分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扎日根矿区1∶5万与1∶5千高精度磁异常及1∶2千剖面△T曲线进行逐步解析,将磁异常与其所附地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区内1∶5万与1∶5千磁异常磁异常反映明显,其形态、范围较一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从1∶5千磁异常东段三维反演出的磁性体的空间展布与钻探揭露出的矿(化)体的走向、倾向及厚度较一致,推出磁异常三维反演成果能够较好地指导找矿方向,是布置钻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扎日根矿区1∶5万与1∶5千高精度磁异常及1∶2千剖面ΔT曲线进行逐步解析,将磁异常与其所附地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区内1∶5万与1∶5千磁异常磁异常反映明显,其形态、范围较一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从1∶5千磁异常东段三维反演出的磁性体的空间展布与钻探揭露出的矿(化)体的走向、倾向及厚度较一致,推出磁异常三维反演成果能够较好地指导找矿方向,是布置钻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井中磁测主要是测量钻孔周围空间磁性体的磁场,从而起到找矿或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作用。在铁矿普查中,由于钻孔往往穿过或靠近矿体,且矿体与围岩磁性差异较大,因而井中磁测更容易发现孔旁或孔底盲矿。山东省东平县旧县地区铁矿属沉积变质型,围岩均不具有磁性或磁性极弱,具备了磁法找矿的物性基础。该矿床主矿体埋藏较深,矿体较薄,勘探难度较大。而矿体的发现得益于紧密结合的地质与物探资料的二次开发。其中井中三分量磁测对深部矿体的发现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ZK408孔开展井中三分量磁测,准确预测了井底盲矿的存在,为钻孔继续钻进与否的决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不保证漏掉磁性体的前提下减少了钻探工作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对勘查区内磁性体的赋存状态和空间位置做出了合理推断,为东平县旧县铁矿探明储量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井中三分量磁测在寻找深部磁性矿体方面具有科学准确的指导作用,为旧县铁矿深部找矿和外围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DS锡锌矿床岩矿石磁性特征值之一的Q(Jr/Ji)值研究,总结了该矿床的锡锌矿体与岩矿石磁性关系的几个规律:即磁异常与矿体关系密切;主要磁源层为含磁黄铁矿的角岩与多金属矿石;矿体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磁性中等(J=2000~4000×10~(-6)CGSM)及Q值较小(Q≤5)地段。此外,还探讨锡、锌矿的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阿日特克山地区以矽卡岩型钼、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产于古元古代含碳酸质成分地层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及捕虏体矽卡岩中,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因此寻找控矿构造及岩体可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通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并对磁异常的形态、规模分析解译,可确定磁性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和埋深等。在高精度ΔT等值线平面图上,断裂及层间破碎带,主要表现为串珠状、条带状线性异常带;岩体与地层的分界线,通常表现为明显的低缓梯级带—过渡带;隐伏岩体,主要表现为在正磁场背景中出现局部负异常(或相对低)。在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中,通过高精度磁测,能有效圈定中酸性岩体及构造,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同时也为钻探工程验证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单孔井中三分量磁测能在二维空间上较准确地判断磁性地质体的方位和大致空间位置,该文利用群孔井中三分量磁测实现在三维空间上对磁性地质体赋存状态的准确判定,特别是ΔT磁参量,能更准确、更清晰地反映磁性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形态。对古林矿区群孔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进行整理后,利用Voxler软件进行井中三分量磁测ΔT磁异常三维立体成图,利用各岩性已知磁性参数特征,圈定可推断为矿致的ΔT三维异常体。通过对圈定的矿致三维异常体的分析,正确的推断了本矿区磁铁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为该矿区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航磁异常位于黄土覆盖区,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该航磁异常对应地下岩性为五台群的石咀亚群金岗库组地层,金岗库组地层是五台地区主要的含磁铁石英岩建造,结合该航磁异常形态规则,强度较高,推断为隐伏磁铁石英岩矿致异常,通过地面磁法扫面结合典型剖面测量,推断了磁性体的产状、埋深等特征,用钻探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鲁西地区重要的东平—汶上铁矿带西侧,为低缓磁异常区。通过高磁测量、井中三分量磁测、钻探验证等手段,在梁山李官屯附近低缓磁异常区发现铁矿一处,矿床类型为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该区下伏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岩性为黑云变粒岩,局部夹磁铁石英岩、磁铁角闪石英岩,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研究区山草峪组大面积分布,根据成矿时代、赋矿层位、含铁建造及岩石组合,结合成矿规律研究分析,梁山地区的大面积条带状分布的低缓磁异常区是寻找隐伏铁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苍山县沟西地区航磁局部异常,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勘查线剖面高精度磁测和钻探验证等综合勘查方法进行评价,依据Δ犜磁异常、高磁剖面异常和Δ犜化极向上延拓100 m 磁异常特征,首先预测了隐伏铁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状,进而实施钻探验证,发现了苍山县沟西大型隐伏铁矿床,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经对比分析已知矿体和磁场特征,建立了地质-物探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山锡铜矿区北部及中部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在植被极其发育的地表之下为冰渍物、残坡积物等组成的碎石层,厚度多大于3m,因此开展地表地质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找矿效果,开展了1∶1万激电测量工作。通过对激电异常的查证分析,在DJH-1号激电异常南西侧边界,燕山早期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两侧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发现有多期次岩浆侵入,矿化蚀变强烈,目前共圈定锡矿体10个、铜矿体8个;圈定的矿体和发现的激电异常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latest high-precision aeromagnetic data,an aeromagnetic anomaly zone is identified at Zhangsanying--Tongshanzi in northern Hebei Province.By the potential field conversion processing,including the reduction to the pole,vertical derivative,upward continuation and residual anomaly,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ical aeromagnetic anomalies in Zhangsanying--Tongshanzi aeromagnetic anomaly zone and their geological origin.The methods include the forward and inversion methods,such as 2.5D optimization fitting and Euler deconvolution.Moreover,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outcrop,known iron deposits,ground magnetic survey and verification,the author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eromagnetic anomalies and iron deposit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Zhangsanying--Tongshanzi aeromagnetic anomaly zone is composed of 10 large magnetic anomalies with high amplitude and clear boundary.The aeromagnetic anomalies are comparable and intrinsically related to the ground magnetic anomalies and IP anomalies,indicating that the anomalies are caused by magnetite deposits.It has good magnetit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the Zhangsanying--Tongshanzi aeromagnetic anomaly zone.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招远市西北部原疃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区域上两大断裂金矿带之间的玲珑复式岩体的核部,与西北部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疑似为断层接触关系,金矿成矿条件优越。运用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法测量,基本查明了区内与金成矿有关的岩体、断裂构造的分布情况,圈定激电异常7处,其中1处异常经验证为矿致异常。应用CSAMT,SIP方法对矿带的深部进行探测,确定其沿走向及倾向均有一定延伸,对其深部异常进行钻探验证,证明深部异常仍为矿致异常。综合找矿方法在此次找矿过程中发现了矿致异常,缩小了找矿靶区,为钻探工程的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10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以来,先后在鲁西莱芜和齐河-禹城深覆盖区取得了高品位矽卡岩型铁矿重大找矿突破。莱芜地区矿山岩体周边覆盖区发育有明显的航磁异常,通过对牛泉覆盖区磁异常和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并通过异常查证和系统的钻探施工,在牛泉覆盖区探明了一处中型矽卡岩型铁矿床。本文在总结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主要成矿条件,探讨了找矿标志,对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简单预测,以期为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磁、电综合物探勘测研究了郑州南浅层地热田。该地热田有明显的重磁电异常;重力场沿断裂呈现出条带状或串珠状的异常特征;浅层热源区有着明显的强负磁异常,深层热源区在区域地磁场上有弱负磁异常显示;热源区上部有低电阻率异常显示。本文还对郑州市深浅热源区的边界及其异常特征做了初步推断和解释。  相似文献   

17.
山西东腰庄金矿是我国典型的绿岩带型金矿床之一,主要赋存于新太古代五台群鸿门岩组浅色变质绿片岩中,含矿带岩性主要为硅化绢云钠长片岩和绢云钠长片岩,层控特征明显。本次建立了东腰庄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运用岩石地球化学勘查、电法勘探,在东腰庄金矿外围勘查区圈定化探异常4处、激电异常2处,其中化探1号多元素综合异常与电法异常吻合较好,推测为矿致异常,通过激电测深,推测地质体形态为透镜体,埋深较浅。综合物化探方法利用绿岩带型金矿形成过程中元素迁移带来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以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在此次找矿勘查过程中圈定了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下步钻探验证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蒙阴野店—费县高家围子一带辉绿岩广泛发育 ,多呈NNW向及近SN向岩墙分布 ,常成群产出。该辉绿岩是幔源基性岩浆沿区域性张裂隙 (刚性陆块伸展作用的结果 )上侵形成的 ,它标志着鲁西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早前寒武纪基底第三次克拉通化的完成 ,陆块从此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开展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预测, 以四方山地区典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 结合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信息, 查明磁异常与锰矿床(体)的空间对应关系。四方山地区锰矿床主要以层状或似层状赋存于新元古代红安岩群黄麦岭岩组(Pt3h)中, 含锰岩系为一套含火山物质、泥质、粉砂质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岩, 属于陆源碎屑-碳酸盐岩系。含锰岩系因含少量磁铁矿等铁氧化物而多与1∶5万磁法测量中高强度磁异常套合, 但也有部分位于正负磁异常梯度带上。1∶5万磁法总梯度模量中锰矿化富集地段往往与中-低值区(尤其是线性梯度带)对应。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磁法测量资料的二次开发及野外调查成果, 在四方山地区圈定了四个找矿靶区。其中四方山矿区北侧找矿靶区Ⅰ经TC160揭露一层锰矿体, 厚度2.53 m, Mn平均品位为14.63%;四方山矿区内找矿靶区Ⅱ北段经探槽TC140揭露两层锰矿体, 第一层厚1.63 m, Mn平均品位达24.57%;第二层厚0.98 m, Mn品位为16.73%;南段经探槽TC114揭露一层锰矿体, 厚度1.32 m, Mn平均品位为17.60%。团山沟矿区东南部找矿靶区Ⅳ经地质路线调查也发现了锰矿化体, 显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五莲县七宝山多金属矿位于五莲-胶南成矿带,是山东省重点勘查区和有色金属调查评价区,开展了大量工作,系统总结其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分析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将为开展外围找矿工作提供参考。通过总结五莲七宝山地区的重力异常特征、航磁异常特征、岩(矿)石物性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杏山峪和红石岗矿段高精度磁测及激电中梯资料的分析对比,提出七宝山地区低阻、低磁异常带,高低阻过渡带、正负磁异常接触带附近,是找矿的重要地球物理特征标志。地球化学资料显示该区为Cu、Au、Ag等元素构成的近圆形高背景区与七宝山火山机构中心的次火山杂岩体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其他异常与已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在位置上完全吻合,说明化探异常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