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天灸刺温阳活血针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癌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0 例气虚血瘀型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60 例。对照1组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加通天灸刺温阳活血针法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加血栓通针穴位注射治疗,3组均治疗20 d。观察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止痛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免疫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及免疫细胞CD3+、CD4+、CD8+],炎症因子[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2(IL-2)],镇痛物质[β-内啡肽(β-EB)]水平。结果:3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TNF-α、PGE-2、5-HT、IL-2、β-EB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天灸刺温阳活血针法治疗癌痛安全有效,可与三阶梯止痛药物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方中药封包对轻中度癌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轻中度癌痛患者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3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散结镇痛方中药封包联合三阶梯镇痛疗法干预,对照1组仅予散结镇痛方中药封包干预,对照2组仅予以三阶梯镇痛疗法干预,观察3组疼痛总缓解率以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疼痛总缓解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28/30),对照1组为53.33%(16/30),对照2组为80.00%(24/30),观察组优于对照1、2组,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NRS评分、QOL评分方面,3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1、2组,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散结镇痛方中药封包联合三阶梯镇痛疗法是一种镇痛效果显著的联合治疗方法,在缓解轻中度癌痛及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用中药封包或三阶梯镇痛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止痛消瘤方外敷阿是穴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设计,将9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分为寒证组(48 例)和热证组(45 例)。2组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基础上均使用止痛消瘤方外敷阿是穴止痛,疗程为7 d。比较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阿片类药物首日及全程总剂量、爆发痛次数、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并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疼痛缓解显效率寒证组为87.50%(42/48),热证组为77.78%(3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RS评分、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寒证组首日阿片类剂量及全程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少于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爆发痛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止痛消瘤方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不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根据三阶梯止痛法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KPS评分均增加,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能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腕踝针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癌痛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三阶梯”止痛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干预后的镇痛效果。结果:镇痛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患者疼痛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愈偏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愈偏饮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偏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2d。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完骨穴封闭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伴耳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 例面瘫伴耳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66 例。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完骨穴封闭治疗。观察3组患者SF-MPQ各项评分,治疗第1、3、7天止痛例数,平均疼痛缓解时间,面瘫平均治愈天数,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9%(65/66),优于对照1组的75.76%(50/66),对照2组的87.88%(58/66),其中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的SF-MPQ各项评分,第1、3、7天的疼痛消失例数、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以及面瘫平均治愈天数均优于对照1、2组,其中对照2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完骨穴封闭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伴耳周疼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对面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面瘫病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晚期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 例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消癌平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的疼痛疗效、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爆发痛发生次数、盐酸羟考酮缓解片人均日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45/51),对照组为70.59%(36/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RS评分、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爆发痛次数、盐酸羟考酮缓解片人均日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消癌平治疗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病情程度及偏头痛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程度方面,治愈率治疗组为66.7%,优于对照组的36.7%(P<0.05)。治疗后偏头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松筋正骨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松筋正骨推拿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对照1组采用松筋正骨推拿治疗,对照2组进行运动疗法,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0%(28/30),优于对照1组的86.60%(26/30)、对照2组的83.30%(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及WOMAC评分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松筋正骨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方面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叩击法结合Rood技术降低脑卒中股四头肌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采用张力平衡叩击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Rood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张力平衡叩击法结合Rood技术治疗。3组均以6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利用ISOMOVE仪器中CPM模块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张力,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因疗效不佳,无法坚持治疗等原因,治疗组、对照2组各剔除1 例。显效率治疗组为79.31%(23/29),对照1组为40.00%(12/30),对照2组为58.62%(17/29),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治疗后峰力矩体重比的数值及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张力平衡叩击法结合Rood技术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的肌张力,其疗效优于单用张力平衡叩击法或Rood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刃针整体松解术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胛提肌劳损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整体松解术治疗,对照A组采用常规"以痛为腧"刃针治疗,对照B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A组为93.3%,对照B组为89.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73.4%,对照A组为46.7%,对照B组为41.5%,治疗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对照A组均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整体松解术治疗肩胛提肌劳损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即时止痛效果好,远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法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1组采用常规腹部腧穴埋线治疗,对照组2采用背俞穴针刺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93.33%(14/15)、73.33%(11/15)、66.67%(10/15),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背俞穴埋线法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钟氏回春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38例采用钟氏回春膏治疗,对照1组30例采用龙珠膏治疗,对照2组18例采用白凡士林治疗。观察各组的溃疡面愈合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1%,对照1组为73.3%,对照2组为22.2%,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面愈合情况治疗组及对照1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3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钟氏回春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疗效显著,可缩小溃疡面面积、改善溃疡面色泽、促进溃疡面皮肤生长,并促进软组织新生肉芽生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盆炎1号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将77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盆炎1号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2%,对照组为8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盆炎1号方口服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老年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1组采用RPH术治疗,对照2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观察3组综合疗效及肛管直肠压力变化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治愈率治疗组为93.33%,优于对照2组的83.33%;术后2个月,治愈率治疗组为96.67%,优于对照1组的80.00%与对照2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前术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管直肠压力各项指标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具有安全无痛苦、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临床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和费用低廉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31例单予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29/31),对照组为77.42%(24/3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与针刺联合上肢智能训练系统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2组,每组各20 例。对照1组采用常规基础康复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采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辅以上肢智能训练系统训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主动活动度评分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NIHSS、FMA、改良Ashworth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主动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1、2组,对照2组又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和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上肢智能训练可更显著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雄性激素脱发(AG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AG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人。治疗组予以低能量激光联合微针治疗,对照1组予以微针治疗,对照2组予以低能量激光治疗。3组连续治疗24周,治疗结束后第5周,采用毛发镜观察治疗区域毛发的平均密度与直径,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优于对照1组的90.00%(27/30)、对照2组的86.67%(2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3组毛发的平均密度及直径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激光联合微针治疗AGA可明显改善患者脱发症状以及毛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