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陆地卫星相片的海岸带解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任明达 《海洋学报》1980,2(4):56-70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带的地貌和水文特征按潮汐海面可分为三带:高潮位以上的海滨,包括沿岸堤平原和海蚀阶地等,它们是古海洋作用的遗迹,一般不受现代海洋动力的影响,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间带,它们随涨落潮而周期性地被淹;以及低潮位以下一直到波浪作用极限深度的水下岸坡,包括浅海和泻湖水域,属于水下环境。  相似文献   

2.
沿岸带     
沿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连的水域,包括海湾、泻湖、河口和海滩等边缘海区。由于海陆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表面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的生命就在海洋里孕育、成长和进化,并继续滋育着众多的海洋生物。海洋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很难准确推测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生物。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常常发现一些新的物种。据估计,...  相似文献   

4.
海洋测量是测绘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其测量对象是占地表总面积70%以上的广阔海洋。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陆地资源的日益贫乏,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战略意义越来越明显。我国陆地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拥有18 000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经济具有公有性、流动性和立体性等特点。海洋有史以来就是人类所共有的,海洋的公海部分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各个濒海国家和地区的领海或者专属经济区,也不能像陆地的土地那样可以让私人占有,生活在沿岸的居民,都可以享有渔盐舟楫之利;海水本身是流动的,因此蕴含在海水中的某些资源也会随着海水的流动而不断变换位置;海洋资源广泛分布于海洋表面、海洋水体、  相似文献   

6.
名词解释     
《海洋科学》1977,1(2):26-26
海岸: 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通称海岸。海岸一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看法。在我国,有的人认为海岸是指高潮线以上的陆地部分;有的人则泛指整个海岸带的陆地、潮间和水下岸坡的全部范围。 从地质学和地理学上看,海岸是指高潮线以上的陆地部分,向陆地延伸一定的范围。海岸的宽度依地质条件和近岸水文  相似文献   

7.
一、海洋灾害系统研究的意义海洋灾害是全球性灾害,也是系统性灾害,在全部自然灾害中,海洋灾害系统占据70%。近年来,我国由于海洋灾害系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年以上,1990年仅浙江省因台风灾害损失41亿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害程度亦将日益加重,研究、预报海洋灾害,把灾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是一项必要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不同形式的海洋灾害(海面上升、风暴潮、地震、海啸、台风、巨浪、海雾、海冰、厄尼诺、新构造运动、海岸侵蚀、海底滑坡、海岸风沙、生物资源灾害以及由海洋灾害所衍生的陆地自然灾害),在超长期及中、短期形成过程中,不仅有时空上的连续、复杂的表现形式,又有成因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海洋技术     
钱雪先 《海洋科学》1978,2(3):52-56
由调查船、自动浮标站、沿岸站、人造地球卫星、或其他基地和载体进行海洋调查,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量仪器的质量和调查方法的完善程度。它向海洋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海洋调查技术手段和效果的任务。其中主要包括:解决高质量新型测量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遥测方法;在自动浮标站、人造地球卫星以及其他载体上建立收集资料的自动化系统,用机器在海上整理资料等。同时,改进现有的调查方法和测量设备。  相似文献   

9.
在海岸带和海洋综合管理中,对向陆和向海边界的确定世界各国标准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考虑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的最大范围,上到内陆河流污染源,下到海洋专属经济区外缘。在管理上人们把它分成五个区域:内陆区域,主要是指通过河流或非定点污染源来影响海洋;沿海陆地,主要指滩涂、沼泽等,这些区域的人类活动将直接影响着沿海水域;沿岸水域,一般指河口、泻湖和浅海区,主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常所说的海岸,实际上就是海洋与陆地相互接触、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地带。一般可以这样理解,海岸指的是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沿岸广阔范围,它可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起,一直向陆地延伸到暴风浪所能到达的地带。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及控制海岸发育的主导因素、科技工作者又将海岸分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两年来,美国国家海洋资料中心(NODC)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对沿岸和深海海洋资料的管理进行了平衡。1996年7月,物理海洋学家亨利·弗雷博士被任命为NODC主任,受命为NODC的沿岸与深海海洋资料管理进行更好的平衡,使资料保管人员更易于存取重要的沿岸资料。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1997年3月由NODC和NOAA沿岸服务中心、NOAA沿岸海洋规  相似文献   

12.
海陆相关分析及其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相继提出“以海兴省”、“以海兴市”的发展战略,呈现出开发海洋的浪潮,海洋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已成为研究部门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着重从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对比以及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调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几点意见。一、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相关分析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之间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在海洋开发初期,许多海洋产业是融于陆地产业体系中的,只是随着海洋开发进程的深入,海洋产业群体日益成熟,各项海洋开发活动之间建立起纵向链状关系和横向交叉关系,它们相对于陆地经…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3,(2):16-17
在海洋基本知识的测试中,只有16.8%的受访者能够准确描述地球上海洋的深度。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在地球表面,是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而  相似文献   

14.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4,(12):54-55
<正>在澳大利亚偏西部海岸,有一个面积约604500公顷的海洋区域,这里就是宁格罗世界海洋遗产保护区。该处世界海洋遗产包括宁格罗海岸的陆地部分和海洋区域。宁格罗海岸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近海岸珊瑚礁系统。该处海洋遗产的陆地部分,广泛分布着卡斯特岩溶地形,诸如地下溶洞和暗河等比较常见。在宁格罗海岸附近,每年的一段时间都会发生大量的鲸鲨聚集,除了鲸鲨以外,这里也是其他多种海洋动物的家园,其中包括数量惊人的海龟。该海洋遗产的陆地部分有大量的地  相似文献   

15.
发展海洋经济强化海洋管理王曙光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山东省濒临黄渤海,海岸线长3121公里,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相当;沿岸有326个海岛,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737公里;水深20米以内的浅海面积2.9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投弃式温度剖面测量仪 (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 xBT) 以 及 投 弃 式 温 盐 剖 面 测 量 仪 (Expendable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profiler, xCTD)是观测海洋温深/温盐深剖面的重要仪器,由于其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技 术成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边界流、海洋热含量、气候变化和经向热输送研究。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 xBT/xCTD 仪器 的发展及其现状,然后针对国际上 xBT/xCTD 仪器的误差来源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较为先进的数 据校正方案及其应用进行了方案调研和比对。最后,本文总结当前 xBT/xCTD 在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国内外相 关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对目前 xBT/xCTD 仪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为国内投弃式 剖面测量仪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进步和仪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沿岸海洋更新统的地层和岩性—岩相多样性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如沿岸和陆架构造机制特点,陆上的冰川均衡作用和海洋的冰川海平面升降运动,气候—水文机制等,并且经常彼此之间毫无联系。在这种条件下,考虑到极其不同的沉积物研究程度,建立基于某一特征的俄罗斯沿岸海洋更新统统一的内容可靠的地层表,  相似文献   

18.
海流对于海洋渔业、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物质输运等理化生现象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利用海洋再分析流场资料,简要分析印度洋海区和南海海区(20°S—30°N,30°E—130°E)的流场年平均以及季节变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南海海区流场的季节变化显著,受到季风、黑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作用,在东北季风期间存在沿粤东沿岸至海南岛南侧转向沿越南沿岸的一支流系,该流系的强度变化影响爪哇海等南海南侧海区流场变化。2苏拉威西岛东侧和加里曼丹岛西侧流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流动强盛的时期这两支流系均是偏南向流动;从爪哇海流出的海流常年存在,夏季附近流速最大,最大流速分布在1.0m/s。3赤道印度洋海区和非洲东岸的沿岸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上层海区流动的低流速区存在流向切变;沿岸流最大流速在5-9月出现,可达1.8m/s以上,而赤道流系则在11月,可达0.8m/s以上。  相似文献   

19.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受到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早期传统的海洋开发活动,大都是在沿岸或近海海域从事捕鱼、制盐、航运等。现代的海洋开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到七十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人们越来越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海洋开发上,海洋科学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国外有的学者竟把海洋技术与原子能和宇宙空间技术并列为当代的“三大尖端技术”。此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以开发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热潮。从此,海洋开发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有识之士瞩目的重要问题,后来,人们又把海洋工程列为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来具体谈淡。  相似文献   

20.
百慕大群岛上空气溶胶物质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立奇 《海洋学报》1986,8(1):41-47
海洋上空中存在的气溶胶称为海洋气溶胶,它是由陆源和海源物质混合组成的。海洋气溶胶浓度变化由每立方米几微克到几百微克,颗粒直径从0.1μm到50μm,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从而构成了一种多来源的复杂体系。海洋气溶胶的颗粒在从陆地向海洋和从海洋向陆地的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一种大气通道的桥梁作用。在海气交换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判别海洋气溶胶中的物质来源,评价各个来源的贡献通量,对研究大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1],对百慕大上空的78个海洋气溶胶样品进行来源判别1),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