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作矿区演马庄井田突水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井下突水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岩性、层间距、构造、水压和开采因素,而地质条件即岩性、层间距和构造控制着突水的分布。本文通过对焦作矿区演马庄井田突水介质条件(岩性、层间距)和突水构造条件的研究,对井田内突水危险地带进行了预测,所得结论对井巷工程设计和煤矿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坑岽矿区位于龙永煤田南部、抚市向斜的西翼,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近东西的背斜,受构造影响,背斜形态受到破坏严重。隔溪井田位于石坑岽矿区的东北,已查明的构造形态由多个钻孔控制,井田内的F11断层为逆断层,资料证实该断层延伸至石坑岽矿区,但在石坑岽矿区被确定为正断层(F5),为此利用隔溪井田中的10、17、23号钻孔资料及石坑岽矿区已有研究成果,对矿区内多条断层进行了重新解释,认定石坑岽矿区F5即为隔溪井田的F11逆断层。重新厘定的矿区构造形态,为石坑岽矿区转入详查勘探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资源与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与煤层含气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演马庄井田煤层含气量分布呈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趋势,并划分出4个煤层气开发有利块段及开发顺序.另外,从水文地质条件、顶底板岩性、构造煤发育规律及煤层渗透性等地质因素和重要可采性参数方面,评价了该井田煤层气的可采性,认为演马庄井田具有地面开采煤层气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可保褐煤矿区位于昆明市东53公里。构造位置处在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小江断裂东、西两分支所挟持的地块间,为一近南北向的山间盆地。保郎井田位于矿区东部,井田内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轩岗矿区焦家寨井田位于宁武煤田东北部,构造位置上处在山西块体北部中段、吕梁山凸起和恒山-五台山隆起之间,属于宁(武)-静(乐)向斜组成单元之一,本井田地处该向斜东北仰起端的东南翼上。经地面勘察及井下揭露,井田发育有两组断层,一组与地层及煤层倾向一致,另一组与煤层倾向相反;上、下煤组中的断层产状相近,但互不连通,发育程度也有差异;井田内岩层层面上的滑动痕迹随处可见,层间断层发育,综合评价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由于井田构造断层发育,将成为现代化机械采煤的重大障碍,直接影响矿井生产,因此加强断层预测工作,对矿井建设及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山西省汾西矿区崔家淘井田断层构造的展布规律、断层面构造岩特征民层滑动擦痕为依据,分析断层发育的力学机制衣成生欠,应用赤平投影图矿区两条主干断层,得出 区三向主支应力轴方向的认识,提出一种在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煤矿区展布模式芝对断层的识别和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矿区大地构造位置、构造演化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特点,分析了土城矿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瓦斯的控制作用,发现土城矿处于盘江矿区“三角形弧系”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强变形区内,发育的NE向、NW向断裂构造是矿井瓦斯赋存和构造煤发育的控制因素,大中型断层控制着矿井瓦斯赋存与分布,而小型构造是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土城矿井田西部发育的大中型断裂形成了煤层瓦斯运移和逸散的通道,不利于煤层瓦斯的保存,导致该区域煤层瓦斯含量相对低;井田东部的断裂构造不发育,煤层整体上保存较为完整,煤层瓦斯含量整体较高。小型断层附近瓦斯富集、构造煤发育,尤其在断层上盘、断层尖灭端与断层交汇的地段,煤体破坏严重,是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易发地段。土城矿瓦斯防治工作应分区域实施,井田西部应关注煤层瓦斯含量随埋深增大而增加的规律并及时防范深部区域可能出现的瓦斯灾害,而井田东部则应在强化对隐伏断层探测基础上优先实施开采保护层和抽采煤层瓦斯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井田勘探资料及野外地质资料,分析了梁北一号井田构造特征,认为该井田以断层为主,具有镶嵌构造特征,井田的构造格局是多期构造运动综合作用、互相叠加的结果,喜马拉雅运动对井田构造格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井田内断层发育,与煤层赋存和开采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断层的发育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给煤岩开采造成很大困难;另一方面断层的发育使得埋藏较深的煤层向上抬升,埋藏变浅,有利于开采,扩大了煤层开采的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9.
杨树岭井田位于河北省平泉县东部,勘探过程中发现该井田构造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双重逆冲构造。用此构造模式指导勘探,在面积不到1.4km~2的范围内探明煤炭地质储量4009万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地质概况杨树岭井田位于燕山沉陷带平兴复向斜双尖子不完整向斜的东北翼,是双山尖子矿区北部井田之一。矿区周围出露地层有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石炭系本溪组和太原组是含煤地层。 2 双重逆冲构造特征 a.杨树岭双重逆冲构造由顶板逆冲断层(F1)和底板逆冲断层(F2)及一些次级叠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济宁北矿区区域构造特征以及区内各井田地质资料的统计研究分析,系统总结了该矿区断层构造的发育特征和展布组合规律。研究发现:在区域上,研究区构造以断裂为主,且规模和强度较大,褶皱强度小,均为宽缓褶皱。矿区内的主要断裂有两组,一组为SN向的区域性断裂,构成井田边界,另一组为由其附生的NE向断裂,使其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化。区内NE向褶皱发育,多呈背、向斜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