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概述该矿床成因以往认为是“与闪长岩有关的高中温热液型矿床”,铁质主要来源于闪长岩。部分同志根据同位素年龄资料(全岩,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曾推测铜厂磁铁矿与海西期基性、超基性岩体有直接成因联系。近年来,有的同志(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711队综合组)从火山喷发沉积旋回角度,对铜厂铁矿床的产出部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可能属火山喷发沉积矿床。笔者认为与铜厂磁铁矿密切伴生的蛇纹岩,具成层性,与地层同褶皱,它既不是一般的  相似文献   

2.
位于祁连山东端的甘肃省罗家峡磷矿是一个大型低品位磷矿床。长期以来,赋矿地质体的岩石类型及矿床成因存在着争议。文章从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矿床学等方面分析了罗家峡磷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含矿岩石为角闪石闪长岩,具有酸度、铝质及全碱偏低,而P、Ti、Ca、Mg、Fe等元素含量偏高的特征,属于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矿体产于岩体顶部及边部,矿石自然类型以角闪石闪长岩型为主,矿石矿物为晶质氟磷灰石,以侵入岩副矿物的形式存在;矿床受侵入岩内接触带控制,属于侵入岩型磷灰石矿床。通过对比,该矿床与长江中下游一带气化热液交代-充填成因的玢岩型铁(磷)矿床存在明显区别,是一种独立的闪长岩型磷灰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位于中国阿尔泰南缘西段,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广泛分布闪长岩脉,与金矿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其与金成矿是否具有成因关系尚不清楚。本次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矿物自动分析系统、LA-ICP-MS等分析方法,对金成矿作用与闪长岩脉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中闪长岩脉受金矿脉穿切,其中闪长岩脉经历了明显的构造变形,而金矿脉却未见显示;(2)金主要分布在石英脉及两侧蚀变带中,托库孜巴依矿床金矿物主要为碲金矿,金坝矿床则以自然金、碲金银矿为主;(3)托库孜巴依矿床与金坝矿床闪长岩具有相近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2.3±0.9)Ma和(385.5±2.0)Ma,形成于中泥盆世古亚洲洋俯冲期。综合前人研究,金成矿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期,闪长岩明显早于金矿形成,二者并不具备成因关系。金成矿可能与韧性剪切带和同期的岩浆活动有关,未来的勘查工作应聚焦于含金石英脉与同期岩浆岩体周围。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以及宁芜地区,都陆续发现了一批成因类型相似的磁铁矿床,其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矿床受中奥陶统(北方)或中三迭统(南方)地层层位的控制;2.具有接触交代矿床的特征;3.磁铁矿床大都产在闪长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4.蚀变交代作用明显,钠长石化广泛发育。我们认为,矿床的铁质来源是富含氯化钠的高温热液,在交代闪长岩的过程中,淋滤富集了铁及其伴生元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受米生庙复背斜南东翼的近东西向“S”型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赋存在接触部位的古元古界宝音图组和华力西中期花岗闪长岩体内.通过系统总结矿区地质、矿体地质以及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及其交生、围岩蚀变、化学成分特征,认为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石英闪长岩侵入岩体关系密切,矿床形成时代为华力西中期,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正>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认为,钨锡是高温热液矿床,金铜是中温热液矿床,铅锌是低温热液矿床,它们与花岗岩时空和成因有关,可以围绕岩体分布,近岩体处为钨锡,向外为金铜,远处为铅锌。众多矿床实例表明,金铜与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绝大多数斑岩铜矿的斑岩是埃达克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等,以高Sr低Yb为  相似文献   

7.
时俊峰 《地质与资源》1998,7(4):274-280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力西晚期闪长岩内接触带中.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硫化物脉型及密集细脉型.矿体受近S-N向断裂、NW向断裂及裂隙构造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地质、地球化学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等方面对凤凰山矿田内两类不同成矿岩体的特征进行了对比,指出凤凰山复式岩体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和晚期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所组成,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型成矿作用,与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斑岩型成矿作用.并对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化的大地构造背景、围岩、蚀变特征、控矿构造以及矿石类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综合分析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对凤凰山铜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经历了多种成矿作用,形成了多种矿化型式,矿床成因属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复合型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冯守忠 《地质与资源》1998,7(4):288-292
海沟金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界色洛河群,也有部分来自岩浆岩.成矿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应属混合岩化热液型铀金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吉林海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守忠 《地质与勘探》1999,35(1):10-13,25
海沟金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有关。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质学、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等方面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双重性,即有来源于地层,也有部分来自岩浆岩。成矿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应属于混合岩化热液型铀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莫若格钦铅锌矿预查区是中蒙边界地区南戈壁-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新发现的一处铅锌矿化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发育的二长闪长岩与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时空、成因关系.为了揭示成矿规律,笔者对二长闪长岩进行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205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12.6±4.1)...  相似文献   

12.
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琳  王承尧 《地质科学》1981,(3):203-211
云南东川地区,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规模巨大的层状铜矿,1941年由谢家荣命名为“东川式铜矿”[1],用以代表与闪长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李洪谟、王尚文(1941年)、孟宪民等(1948年)[3]对这一成因观点都有详细的论述。1960年后,孟宪民指出,东川铜矿可能为沉积成因。笔者在东川白锡腊、因民、落雪、汤丹等地,发现铜矿床中保留了很多沉积成岩的标志,同时根据脉状铜矿是变质脉、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小于层状铜矿等特征,从而提出了沉积变质的成因认识。1975年,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提出此类矿床应更名为火山—沉积—浅变质矿床[4]。近年来,通过对含矿层的岩相和岩石学的研究、铜矿与藻类叠层石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沉积成岩、蒸发成岩、变质改造等多成因、多阶段形成的一种复合矿床,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胶西北河西金矿床成因及其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胶东河西金矿床属于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体内,并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所控制.87Sr/86Sr的初始比值表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均为壳源深熔花岗岩.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据硫、氧同位素组成判断,河西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流体活动有关,其成矿温度以中温为主,成矿压力为(1*!200~1*!400)×105 Pa.河西金矿床的花岗岩、蚀变岩和矿石的稀土与微量元素分布模式明显相似,说明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与壳熔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前人对硫钴矿族矿物研究颇详,但却较少涉及其产状和成因问题。本文研究了新疆哈拉通沟铜镍硫化物熔离矿床中的紫硫镍矿和河北浮图峪接触交代型中低温热液铜矿床中的硫铜钴矿,讨论了它们的产状及形成条件。 一、新疆哈拉通沟紫硫镍矿 矿区位于新疆富蕴县哈拉通沟。铜镍硫化物熔离矿床与就地分异良好的中-基性(或偏超基性)岩体(闪长岩-辉石闪长岩-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有成因关系。岩体自地表至深部岩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沙河中关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关铁矿赋存于闪长岩与灰岩的接触带中,闪长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于奥陶系中统灰岩系,形成岩浆晚期接触交代型矿床。本文探讨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6.
官地银金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床,产出于燕山早期闪长岩及潜火山岩中.矿体与潜火山岩岩体之间在空间上和成因上关系密切.闪长岩和潜火山岩既是矿体围岩,亦是成矿母岩.此外,二叠系安山岩可能亦为矿源层.成矿作用在低温、低压,大气降水为主的条件下形成.有利的矿源地层和火山机构是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的主要夕卡岩铁矿,均与中生代侵入体有成因联系,分布在山西、冀南、鲁西、豫北、豫东及皖北、苏北的古生界地层中.与矿床有关的一套以闪长岩类为主的侵入体,主要侵入在下古生界地层中,而以奥陶系地层中最发育.矿床分布在侵入体周围.这类侵入体多与碳酸盐地层整合接触,常为似层状,少数形态复杂,反映了地台型侵入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霍吉河钼矿床产于伊春-延寿花岗岩带中北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岩体内,辉钼矿呈细脉浸染状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的裂隙中,成因类型属于细脉浸染型钼矿床.赋矿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采用锆石U-Pb方法确定的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90.3±2.4 Ma.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19.
某地石英脉型铍矿床,经过勘探工作证实,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矿床成因应属于气成——热液型的铍矿床.一、矿床地质特征概述本区位于古生代褶皱带的南缘,南部与沉降带相接,沿其接触带,因受构造断裂影响,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呈岩基状侵入,南与古老片麻岩接触,北和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安山岩、凝灰岩、玄武岩及砂岩毗连.在花岗岩体内螢石矿脉屡见不鲜.区城内的花岗岩岩基,呈岩枝侵入于安山岩中,  相似文献   

20.
<正>R型聚类分析可以揭示岩体与岩体、期次与期次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郑济林,1987)。宁芜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盆地内发育有一系列与白垩纪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铁矿床(Mao et al.,2011)。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根据矿床与辉长闪长岩的成因联系以及矿床本身的次火山成因特点,提出了"玢岩铁矿"的成矿模式,认为长江中下游宁芜、庐枞盆地中铁矿床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