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湛江陨击混杂堆积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延鸿  孙嘉诗 《地学前缘》2006,13(4):267-27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取样分析,首次在广东湛江地区中更新统早期的北海组地层中发现了一层罕见的陨击混杂堆积层,它是陨击作用下的特殊产物,是北海组含砾砂、粘土质砂在陨击高温作用下烧结、抛射堆积而形成的。陨击混杂堆积层主要分布在湛江坡头的部分地区,有的出露地表,有的为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大约为0·1~4m。陨击混杂堆积层中共生玻璃陨石(雷公墨)。陨击混杂堆积层中的击变岩砾石与原岩相比较,Si O2的含量明显减少,Fe2O3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他化学成分及含量与原岩近于一致。陨击混杂堆积层的发现可能对澳大利亚—东南亚微玻璃陨石场陨击源坑的寻找和探讨该期玻璃陨石和微玻璃陨石与靶岩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核爆炸玻璃、撞击玻璃和玻璃陨石源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核爆炸岩石熔融玻璃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与超速陨石撞击坑的熔岩进行比较,获得在远离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各种玻璃和熔岩在化学成分上分布十分均匀的重要结论。岩石玻璃和熔岩是由基岩各组成岩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熔融形成的。它们的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受基岩元素背景值制约。文中根据熔体和靶岩的化学成分,计算了熔岩各组成岩石的百分比。玻璃陨石是地壳岩石受撞击熔融形成的。同一撒布区的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相近,说明起源于同一源坑;而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的不同,则说明母岩组成分量的差异。因此,文中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各玻璃陨石的组成源岩。澳大利亚撒布区的玻璃陨石,Al2O3,K2O 和Na2O 与 SiO2及 K2O/Na2O 比值不完全相同,说明澳大利亚撒布区存在着几个不同的源岩和源坑,至少有印支、爪哇、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四个相应撞击坑。  相似文献   

3.
窦成勋  张如柏 《地质论评》1989,35(5):419-422
玻璃陨石发现于电白县小良乡的冲积层中,呈黑色—沥青黑色,相对密度为2.34—2.37,玻璃—沥青光泽,条痕无色,摩氏硬度为6—6.5。在偏光镜下观察为均质体,油浸法测得折光率约为1.503~1.506(t=14℃)。陨石表面布满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气孔,陨石本身的形状为圆形、长柱状圆形、扁豆状等。陨石的化学成分(平均值):SiO_2 74.956,Al_2O_3 12.486,(FeO+Fe_2O_3)4.346,CaO 1.934,MgO 1.872,MnO 0.072,TiO_2 0.7,K_2O 2.588,Na_2O 0.806。  相似文献   

4.
一种罕见的玻璃质岩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常见的天然玻璃有:1)玻璃陨石,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雷州半岛和广西博白、田桂、百色等地,其成因是:巨大地球外来物体撞击地球,使地表岩石熔融并飞溅至高空,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飞行后,骤冷落到地面形成玻璃陨石;2)击变玻璃,由陨石冲击变质作用产生的玻璃,常含有高压相物质。3)火山玻璃,是岩浆喷发在水下或地表快速冷却的结果。4)假玄武玻璃,是一种貌似于玄武玻璃,但不是火山成因的岩石,分布于地震断层中,一般认为是断层滑动时磨擦热产生的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玻璃陨石中某些微量元素组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的玻璃陨石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于新第三纪——更新世的湛江组中,或产于更新世形成的第一与第二海成平台上。在海岸堆积的海砂中也发现有较多的玻璃陨石。  相似文献   

6.
大洋底的玻璃微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和火山玻璃是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微玻璃体,前者SiO2含量十分稳定,MgO含量比较高,Na2O和MnO含量都很低,并具有Os、Ir等重要地外元素丰度特征。另外,还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以及一定的形成年代。后者的SiO2含量不稳定,MgO含量很低,Na2O和MgO含量比较高,不具有Os、Ir等地外元素丰度特征。因此,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岩庄陨石橄榄石的冲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鸣  谢先德 《矿物学报》1993,13(2):108-114,T002
岩庄陨石在太空中经受过极高能的冲击碰撞、陨石中橄榄石出现的冲击效应包括:面状裂隙、位错、镶嵌状结构、砾化结构、固态转变以及熔融重结晶等。其中首次找到了天然击变玻璃,并发现两种产状的林伍德石。研究证实岩庄陨石经受的冲击波峰压高达100GPa,温度峰值大于2000℃。  相似文献   

8.
玻璃陨石的成因争论及可能的彗星撞击模型李春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玻璃陨石成因彗星撞击事件玻璃陨石是一种棕黑色或浅绿色的天然玻璃,一般为厘米级大小的块状,表面多具空气动力学熔蚀刻痕。长期的研究证明,玻璃陨石在化学和结构特...  相似文献   

9.
广西玻璃陨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了广西博白、田阳、百色玻璃陨石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广西玻璃陨石的化学组成与东南亚-澳大利亚散落区玻璃陨石相似,判断为同一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陨石熔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毫县陨石熔壳的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与一岩相互对照,讨论了熔壳中Fe的氧化状态的变化、击变玻璃及主要矿物结构参数的变化;研究了熔壳的氧化作用、击变作用、击变作用下矿物的变形机制,同时,熔壳的SEM显微 貌像给出了熔壳的一套完整剖面,从而讨论了熔壳的烧蚀作用主要有破碎作用,熔融作用和抽蚀作用三种方式。此外,透射电观察敢证实了陨石熔壳中石英玻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广西的玻璃陨石及其裂变径迹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世益 《广西地质》1996,9(3):25-30
近年来,在广西靖西,百色,博白,贵港等地先后表现了玻璃陨石,使得该物体的陨落地点从海南和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向北推至广西北回归线附近,经采用裂变径迹法对靖西玻璃陨石作年龄测定,它损落至今的年龄为0.737Ma,其年龄值与我国琼雷地区以及印支地区,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的玻璃陨石大致相同,同属亚澳散布区撞击事件的产物。由于亚澳散布区的玻璃陨石被公认为第四纪中更新世初期的事件地层学标志物,可据此划分中更新和  相似文献   

12.
ODP 1144站钻孔沉积物中微玻璃陨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分析了取自南海北部的ODP1144钻孔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和取自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玻璃陨石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结果显示,这些微玻璃陨石属于亚洲-澳大利亚散落区的普通微玻璃陨石。从成分上看,这些微玻璃陨石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的绝大部分Al2O3含量在19.0%以上,属于高Al类型,相应的难熔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高;个别微玻璃陨石Al2O3含量(13.0%)和难熔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含量和特征比值都与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的玻璃陨石相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意味着,这些微玻璃陨石来源于同一靶源区,但靶区的物质组成并不均一。  相似文献   

13.
锆石国际标准样和华南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刘顺生 《地球化学》1989,(3):271-275
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菲什峡谷的凝灰岩中分选出来的锆石,已定为裂变径迹年龄测定方法的国际标准样。本文报道对锆石国际标准样和华南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结果,完成的数据与其他国内外实验室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吻合,并特别详细介绍了锆石裂变径迹的蚀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几种天然玻璃的氧平均体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计算天然玻璃的氧平均体积,发现该值对于雷公墨来说基本为一常数,未显示出冲击压力的影响。火山玻璃的氧平均体积与沸石、橙玄玻璃相近,由此得出沸石、橙玄玻璃形成时体积变化趋势。氧平均体积与密度的倒数成良好直线关系,不同玻璃有不同的直线。橙玄玻璃的氧平均体积和其中水的分子体积表明水是以单个分子进入玻璃结构,类似“结晶水”和“沸石水”,而不是聚合状态的水。  相似文献   

15.
广西玻璃陨石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华南玻璃陨石的原生层位及其事件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华南大玻璃陨石分布于广西、广东和海南。根据广东西部和海南岛实测的两类含玻璃陨石的地层剖面——第四系北海组与湛江组界线附近的连续剖面和与湛江组顶部剥蚀面相当的原始台地剖面。玻璃陨石从产状来看可分为埋藏的原生撒落型、暴露的原生撒落型和次生搬运型等几类,赋存的原生层位是北海组中-下部的组内剥蚀面,而不是北海组与湛江组的界面;发现了玻璃陨石及其层位附近的某些元素异常以及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存在的环境事件与灾变,指出将华南玻璃陨石事件与华北黄土和南海深海盆沉积中的微玻璃陨石进行准确地层对比的必要性,并从玻璃陨石的研究中引入事件地层学及其与全球变化关联研究的新思路。谨以此文深切悼念我国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地质的优秀科学家吴锡浩先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玻璃的物理性质、玻璃在珠宝业中的应用及其鉴别进行了论述。重点强调对具有特殊光学效果的玻璃加以开发、研究和利用,玻璃制品和仿制品的特点及鉴别原则,玻璃充填物的特点及玻璃充填制品的鉴定特征。最后呼吁正确看待玻璃在珠宝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白沙陨击坑是一个直径约3.5km的环形镶边坳陷,组成陨击坑边缘的环形山连续性好,并具二元结构;下部是层理清晰的下白垩统紫红色砂岩,其中长石、石英等粒状矿物普遍受冲击破碎,发育有冲击微页理和击变玻璃,云母呈膝折状变形;上部是冲击角砾岩块杂乱堆垒成的溅射覆盖层,冲击角砾岩因冲击熔融结晶而貌似凝灰岩,但其中矿物成分十分复杂,含有镁橄榄石、镍纹石以及高密度石英等,岩石化学计算结果说明它是由砂岩变质而成的,与火成岩无关。坑内保留有回落角砾岩,常见到沿裂缝贯入的脉状角砾岩。在陨击坑内找到了重3.75kg的石陨石碎块,其中含碱硅镁石、陨铁大隅石、四方镍纹石、陨硫钙石和陨硫铁等陨石标型矿物,但不具球粒结构,CaO含量为9.19%,属富钙的无球粒陨石,认为是白沙陨石坑的成坑陨石。在陨击坑中找到富钙无球粒陨石,为陨击坑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证据,也为石陨石撞击成坑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9.
应敏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18(3):281-284,300
本文介绍了西谷核废物玻璃的组成、氧化还原状态、玻璃固化的冷却速率及浸出水等,对核废物玻璃稳定性的影响。描述了核废物玻璃的液相线温度、密度、转化温度、电阻率、热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微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