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田卿燕  刘仰韶  吕建兵 《岩土力学》2009,30(9):2747-2752
大量的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轻型动力触探和静力触探都可用于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的密实度检测,而且锤击数N10和锥尖阻力Qc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为了从理论上揭示两者的相关性的根源,采用拉德模型模拟了两种方法的试验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得知,两种触探方法在砂土中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有较大的相似性,验证了轻型动力触探和静力触探在中粗砂中试验结果相关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饱和砂土液化是地震引发地基变形失稳、建筑受损破坏的主因之一,合理判定液化可能性是勘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内规范要求砂土液化判别仍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方法为辅,静力触探较其他原位测试手段,在操作便利性、数据采集连续性、测试成本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针对国内规范常用静力触探砂土液化判别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勘察实例进行了计算和对比,探讨了静力触探判别液化方法的土层适用性,并提出有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田密  盛小涛 《岩土力学》2019,40(Z1):400-408
准确地确定岩土设计参数统计特征值诸如均值、标准差是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前提。在满足岩土设计参数统计特征值计算精度条件下,文中提出了岩土工程最小勘探数据量的确定方法,定义了相对误差和相对变异性指标衡量岩土设计参数统计特征值计算准确性。系统地分析了静力触探试验数据量对砂土有效内摩擦角统计特征值计算精度的影响,并且根据相对误差和相对变异性指标确定了静力触探最小勘探数据量。研究结果表明,由静力触探试验间接估计砂土有效内摩擦角时均值相对误差较低,砂土有效内摩擦角相对变异性指标随静力触探试验数据量的增加而降低,即由认知不足引起的不确定性占总变异性的比值随静力触探试验数据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砂土有效内摩擦角容许相对变异性指标小于0.2时砂土有效内摩擦角在最大变异(COV=20%)与最小变异性(COV=5%)范围内,满足预定要求所需的最小静力触探试验数据量为10~100;若容许相对变异性指标小于0.3,所需的最小静力触探试验数据量为5~43。此外,间接估计岩土设计参数时经验回归模型不确定性对最小勘探数据量有显著影响。静力触探试验最小勘探数据量随经验回归模型不确定性的增大而增加,在确定岩土设计参数统计特征值时应尽量广泛收集勘探数据并选择精度较高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4.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作为一种轻便、快捷、高效的原位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由于各地对静力触探经验技术和数据积累的不同,在我国对静力触探试验结果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双桥静力触探在尾矿坝勘察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静力触探成果的具体分析与评价,体现了静力触探在尾矿坝勘察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静力触探检测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模拟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密实度检测的室内模型试验基础上,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过程中,采用拉德(P.V.Lade)模型及刚-柔接触模型,模拟了静力触探试验过程,获得了探头周围砂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验证了室内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揭示了静力触探在回填中粗砂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静力触探可以用于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密实度检测。  相似文献   

6.
沙漠砂抗剪强度特征及其与静力触探指标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系列化的直剪试验和静力触探模拟试验,对沙漠砂的抗剪强度特征取得了规律性的认识,并建立了砂土内摩擦角与锥尖阻力之间的经验关系,为今后在沙漠地基勘察评价中用静力触探方法估计砂土内摩擦角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夏志远  聂莉琴  孟维一 《安徽地质》2023,(2):153-157+179
对南昌赣江(南支)与抚河(故道)入湖尾闾河道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区域内采用冲击钻进和回转钻进所做的SPT击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类钻探工艺的击数差异;并采用对砂层扰动较轻的静力触探试验(CPT)作为标准贯入试验(SPT)的对比试验,用以检验两种钻探工艺的SPT击数所反映的砂土密实度与真实密实度的差异,同时得到三点认识:(1)在饱和砂层中采用冲击钻进做SPT,对砂层的扰动很大,建议采用回转钻进进行SPT;(2)冲击钻进对粗颗粒砂土的扰动程度大于细颗粒砂土;(3)冲击钻进对浅部砂土的扰动影响较大,随着埋深增大,冲击造成的扰动影响越来越小。最终建立两种钻探工艺不同深度段各砂土的SPT击数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崇明岛浅层砂土、粉土分布探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崇明岛内大量勘探资料的分析研究,本文分析了岛内浅层砂土、粉土的分布特征,并根据岩性及静力触探指 标对其进行详细分类,找出了每类土的典型静力触探曲线,最后探讨了各类土的液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静力触探判别饱和砂性土液化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有许多工程勘察单位利用静力触探建立了本地区的饱和砂性土的液化判别公式,本文通过利用静力触探在淮阴市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实际资料,经数理统计计算后,建立了本地区的静力触探判别饱和砂性土液化的公式。现状液化是一种宏观震害现象。目前国内外评价砂土液化可能性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两大类:剪应力比较法。即将计算的场地地震剪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型炼厂工程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开展了振冲碎石桩的现场试验。利用静力触探试验检测桩体密实度和判别饱和砂土液化。基于旁压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了施工前后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变化情况。以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验证了桩间土、单桩及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对桩长范围的砂土具有明显的挤密效应,工程特性和场地的均匀性在处理后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有效地消除了桩长范围内砂土的液化可能性。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振冲碎石桩对砂土层下卧黏性土层的加固作用不明显,部分深度范围内土体强度降低;当地面以下10 m内不存在厚度大于5 m的软土夹层时,较薄的软土夹层状对挤密加固其余深度的砂土未产生明显影响,对地基承载力影响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ZP-1型钻杆疲劳试验台的试验原理、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和设计指导思想,并着重介绍了试验台机械传动系统和加载系统的组成、设计要点及试验台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要介绍了自平衡法试桩的原理和方法,并根据上海吴淞口大跨越工程实例总结了相关经验,以便该方法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用岩土力学理论对现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的一些试验方法进行剖析,分析试样制备、土物理性质试验和力学性质试验理论的关键点和模糊认识。结合实践经验讨论土工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庞国兴 《地下水》2012,(3):195-196
Aquifer test是先进的抽水试验和微水试验分析软件,与传统手工计算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可视化、对比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可大大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已成为国外比较流行含水层试验分析软件,为高效地处理试验数据和参数计算提供帮助,在我国迅速普及推广这套应用软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孙熙平  张勇  郑锋勇  齐广政 《岩土力学》2014,35(9):2609-2615
单桩承载力的检测已有较多成熟的方法。高桩码头的基桩作为整个高桩码头体系的一部分,上部存在复杂的结构,对于此类结构型式,现阶段尚没有有效的方法检测其承载力。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区域堆载法检测高桩码头现役基桩承载力的技术,该方法不破坏码头现有的结构。现场进行高桩码头基桩承载力原型试验,在分级荷载作用下测试码头整体变形变位、基桩沉降、结构构件应变等。同时建立数值模型,对高桩码头基桩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利用试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数学模型对原型试验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经综合分析,最终确定高桩码头基桩的竖向承载力可以达到1 400 kN,码头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其结果为码头改造的方案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大型粉煤灰坝模型抗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建斌  周立运 《岩土力学》2006,27(7):1109-1113
以某电厂填顶高程170,180,230 m灰坝的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基本动力特性试验,进行了在有干滩和无干滩两种工况下模拟Ⅵ度与Ⅶ度地震烈度的响应试验和破坏试验研究,同时对用3种不同灰渣拌合料加高的180 m高程灰坝模型进行了抗震性能做出评价。研究结论对灰坝抗震理论的研究和减震防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closed-form test tasks containing one question and several answers with only one being correct. For this purpose, the effects of several test task parameters on the possibility of getting the lowest passing score by students with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have been studie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such tests for some types of examination has been shown. An algorithm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number of answers in the test and the number of test tasks used for examination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9.
碱渣变形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碱渣压实后用作填垫地基比较广泛,碱渣的变形特性是分析填垫地基沉降和变形的关键。因此,利用压缩试验研究击实碱渣的变形性质非常重要。本文以5种不同含水量的击实碱渣的压缩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击实碱渣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所研制的岩石多功能剪切试验测试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指标和仪器组成,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力学试验。该试验测试系统主要包括试验装置、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3部分,最大法向拉伸应力为40 MPa,最大法向压缩应力为120 MPa,最大水平剪切应力为120 MPa,试样尺寸为50 mm?50 mm?50 mm;可开展多种力学试验,包括直接拉伸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拉伸-剪切试验和压缩–剪切试验。利用该试验测试系统对花岗岩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拉伸试验中,试样发生脆性破坏,声发射信号瞬间达到峰值,破坏断面表现出拉伸破坏特征;直接剪切试验中,试样发生多次破坏,破坏瞬间声发射信号均发生突增,破坏断面表现出剪切破坏特征;拉伸-剪切试验中,试样在拉应力作用下剪切强度显著降低,声发射信号在破坏阶段表现强烈,破坏断面既有拉伸破坏特征也有一定的剪切破坏特征。上述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了所研制的岩石多功能剪切试验测试系统能够开展多种力学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岩石的剪切力学特性提供新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