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是由国际地科联所属的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 AGOD)举办的该协会有8个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CO F F I)是其中之一.美国E.洛德是COFFI本届主席,苏联??.耶尔马可夫是COFFI名誉主席. 成因讨论会于1982年9月6至12日在苏联第比利斯举行.会议前后有地质旅行和参观.31个国家的7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东道国的代表占64%. 会议主题有三:①成矿热液系统;②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与成矿的联系;③研究矿床时分析地质信息的数学方法. 以郭文魁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8人)参加了学  相似文献   

2.
正在2014年8月22日云南昆明召开的第14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上,我国著名矿床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被授予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作为国际矿床学界的最高荣誉,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于1960年设立,专门授予在矿床学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科学家。迄今为止,我国仅2人获此殊荣。陈毓川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他带领团队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委会将在1992年组织召开国际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与找矿学术讨论会(ISFIGD),这次会议也是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COFFI)1992年学术活动之一。会议主题: 1.成矿流体包裹体基础理论。 2.金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各种参数的测定与运用。 3.用矿物中包裹体研究金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和金矿物沉淀环境。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八月十八日至廿二日在瑞典中部城市律勒欧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持召开的。该协会的主席(1984~1986年届)是瑞典地质调查所的主要负责人G·考斯基博士。会议由瑞典、挪威、芬兰三国的地质调查所负责组织工作。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0多人,来自近四十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我国的代表15人。会议邀请发言的九人,包括开幕式大会发言4人,分别介绍了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盾区前寒武纪及显生宇成矿作用和火山岩中矿床成因模式;分组发言4人,介绍了前寒武纪金矿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全国矿床会议将于今年十一月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1.与花岗岩及火山岩有关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2.中国东部环太平洋矿带区域成矿规律;3.层控矿床和斑岩矿床。会议筹备组已发出1、2、3号通知,要求论文摘要(不超过1500字)于五月底前寄筹备组。会议期间将举行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及专业组工作会议,研究今后学术活动计划,建全组织机构,并开展某些专业的专题讨论。会议具体时间及地点将另行通知。会议筹备工作由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组负责(地址:北京阜外百万庄路26号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内)。  相似文献   

6.
《矿床地质》2005,24(2):178-178
中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矿产勘查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矿床地质》顾问裴荣富先生 ,因其在担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 (IAGOD)”主席和该协会的“矿床大构造(CTOD)”、“矿物共生 (PAC)”2个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以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期间 ,在成矿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有突出贡献 ,在第 32届国际地质大会 (IGC)于意大利召开期间 ,经该协会全体理事选举通过 ,特授予裴荣富先生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奖。国际矿床成因协会 (IAGOD)是与美洲“经济地质学家学会 (SEG)…  相似文献   

7.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s)1964年建立于新德里,同时成为国际地科联下属的矿床专业学术组织,每四年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1986年第七届讨论会由瑞典、芬兰和挪威地质调查所以及瑞典 Lule大学共同主办,Nordic 地球研究院、矿山工业部和 Nordic 部长委员会赞助。讨论会于8月17日至22日在瑞典 Lule大学召开,会前(8月12日至16日)和会后(8月23日至29日)分别组织了十条路线的地质考察。十条路线是:①奥斯陆古裂谷与成矿;②斯堪的纳维亚加里东造山  相似文献   

8.
1983年8月,苏联在乌兰马德市召开了“区分变质和岩浆热液矿床”科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成矿、岩石学科学委员会及前寒武地质科学委员会、全苏矿物协会布里亚特分会与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05名代表.听取和讨论了12个报告及22个用图表形式展出的报告.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各种类型的热液矿床的划分原则问题,尤其讨论了变质热液矿床的划分问题.在所听取的报告中,主要研究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变质热液成矿作用的划分原则、模式及一般条件;2.成矿物质及流体的来源、热液作用的模式;3.热液矿床的多成因特点;4.各种变质热液矿床特征及其与交代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990年8月12—18日第八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科学讨论会在加拿大渥太华成功的召开了。会议是与矿床成矿模式国际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同时,也与IGCP-254、IGCP-247、IGCP-282、IGCP-226等国际对比项目的年度会议合并召开。参加会议的共计43个国家的代表约500人。会议宣读论文约420余篇,展示论文64篇,论文内容包括:成矿流体包裹体,  相似文献   

10.
本次会议将以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和超大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为主要论题;同时也包括国际矿床成因协会有关专业学科内容,如全球构造与成矿、矿田和矿床构造、大构造与矿床数据处理、构造-岩浆活化、矿床矿物共生、成矿流体包裹体、萤石矿床、重晶石矿床、锰矿床、镁铁超镁铁岩矿床、矽卡岩矿床、钨锡矿床、矿床和变质作用,以及成矿热液系统的动力学、成矿模拟实验、生物与成矿、裂谷与成矿、热水环流与成矿、剪切构造与成矿、现代  相似文献   

11.
由江西省核学会铀矿地质委员会、江西省地质学会放射性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华东地质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江西省地质学会、江西省核学会、华东地勘局及其所属的矿山,华东地质学院以及华南地勘局的294,295大队和290研究所的代表,共计48人。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具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4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有18篇。这些论文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在成因上,过去认为是层状成矿的矿床,这次认为有些是由火山口引爆角砾岩而形成; 2.在成矿机理上,过去认为是浅成的矿床,现在认为是深成的,其物质来源于地幔物质,且与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至9月3日在日本美丽的古城京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85个国家和地区的4245名地质学家。与会中国地质学家230多名,其中中国地质学会代表团80名,由地矿部部长朱训任团长。化工部地质矿山局、研究院王庆钟、魏东岩、李扬鉴为代表团成员。会议收到论文摘要5000余篇,共进行了354场学术报告。岛弧地质和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本届地质大会共收到固体矿产地质论文摘要400余篇,设16个专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问题:海底热泉成矿、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矿床成因机制,矿床  相似文献   

13.
第九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科学讨论会将在1994年8月12日~1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经国家科委国科发1990(603)号文批准,会议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为主,并联合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冶金工业部地质局、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建材地质勘查中心、武警黄金指挥部、化工部地质矿山局、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筹办。 1.会议宗旨展示本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矿床成因研究的新进展,促进矿床学和矿产勘查事业的  相似文献   

14.
IGCP-220项目是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与花岗岩有关的锡钨矿床的对比和资源评价项目。1986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召开了年度会议,由澳大利亚地质学会经济地质专家组主办。讨论内容如下:(1)花岗岩类定位的构造环境;(2)矿化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和成因;(3)成矿流体和花岗岩的相互作用;(4)金属在熔体和流体中的转移;(5)锡钨矿床和矿石沉淀机制;(6)锡钨成矿省  相似文献   

15.
梅燕雄 《矿床地质》2009,28(4):513-514
裴荣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外著名的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和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裴荣富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5周年之际,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编撰学术专辑以示祝贺.作为裴荣富院士的学生,笔者代表众弟子撰写此文,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主办的《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讨论会》于1985年12月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交流了现代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介绍了国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地球化学平衡和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新途径;国内外成功实例解释;处理地球化学信息的新方法;自然观察、实验模拟和计算机模拟的结合。会议还讨论了理论研究在成矿预测中的重要意义。会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工作进展巨大,陆续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新的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相继提出。矿床成因除强调“多元成矿观”外,地史成矿、热水成矿、生物成矿、动力成矿研究也引人注目。1.地史成矿近年来,国内外对矿床成因研究特别强调地史成矿(即成矿作用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提高了人们对成矿规律的认识。有证据表明:生命在演化,大气圈在演化,为什么矿床的形成不是在演化呢?从地史成矿论的观点看,所有矿床都可纳入符合特定地质环境的类型中去,不同矿床类型及沉积环境在整个地质时期中的演化,反映了自始至终上地壳运动的作用和过程。例如,在太古宙绿岩带发展的早期超镁铁质火山喷发活动环境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18.
地洼(活化)构造及其成矿的重要性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并支持开展更广泛深入的研究。1990年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理事会决定成立地洼研究组,推选陈国达教授担任该组主席。1993年2月国际地质工作协调执委会第20次会议,批准由蒙中俄三国合作开展IGCP第361号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9.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12,28(7):1947-1948
在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由国家305项目办公室和北京大学岩石圈地质科学研究所联合组织召开了“环巴尔喀什-西准噶尔大型矿集区国际对比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8月22-27日,中国新疆克拉玛依).与2007年“中亚型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Zhu et al.,2008)不同的是,本次会议聚焦的问题更具体.来自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中国(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8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研讨了(1)斑岩型矿床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成矿理论和找矿勘探模型; (2)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壳演化与大型矿集区的形成机制; (3)新疆北部石炭系地质找矿勘探问题等.部分代表考察了白杨河铍矿、包古图铜-金矿集区、哈图-宝贝-萨尔托海矿集区以及白碱滩和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  相似文献   

20.
从29届地质大会看矿床地质学研究的进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全面概括地介绍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矿床地质学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对海底热水成矿、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和黑矿型矿床新模式作了详细介绍,此外也对成矿流体、矿床成因理论、矿床实验研究、矿床形成环境和演化规律,以及隐伏矿床的勘查方法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地幔流体研究和区域成矿学日益受到重视,一些新的基础理论,如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耗散结构、分形几何学以及非线性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开始引用于矿床学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勘查中的应用有较明显的进展。矿床学研究的4个重要趋势是:1.向宏观发展:如地球历史中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和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2.向微观深入:如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实验和水—岩作用机理的研究;3.成矿多来源、多成因和多阶段的研究;4.现代成矿作用与古老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