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互相关法和互功率谱法时延估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被动声纳的两种时延估计方法——互相关法与互功率谱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由于船舶辐射噪声和海洋环境噪声的复杂性,本文把重点放在被动声纳海上实测信号的研究上,实验研究表明,互功率谱法比互相关法有较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2.
互花米草的快速入侵及扩散将导致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失衡。我国大陆从北到南的沿海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互花米草,严重降低了海岸带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屏障功能。我国各地防控互花米草入侵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三大类。目前各地采用的刈割、碾埋、围堰水淹等单一的防治方法可有效治理小面积的互花米草入侵,对大面积或成片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欠佳。文章通过分析比较现有的治理方法,结合科研实践经验,提出了将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生物演替法有机结合起来,适宜中国不同地区互花米草的综合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2DPSK调制方式,提出了通过对相邻两个码元信号求互谱来获取相对相位信息的互谱解调法。该方法通过在频域进行FFT处理求得相邻两个码元信号的互功率谱,并将其峰值点相位与0及π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相应的传输比特信息。计算机仿真表明,在无多径干扰及存在一定多径干扰的水声信道条件下,互谱解调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差分解调法。  相似文献   

4.
岛基高频地波雷达由于受海岛特殊环境的影响,迫切需要减小接收天线阵尺寸。超方向圆型阵列拥有优良的方向特性,能够大幅度缩减天线阵面积,因此成为岛基高频地波雷达接收天线阵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伴随着超方向阵列小型化的同时,天线阵元之间的物理间隔也必然随之变小,阵元之间的互耦效应会随着间距的变小而增强,而互耦则会使阵列性能急剧下降。近年来,对圆型阵列的互耦校正算法研究已经成为天线阵列校正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哈工大威海雷达站五元圆型接收天线阵为模型,采用等效电路法重点研究了互耦影响下超方向性天线的校正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声速特性是沉积物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正确提取声学原位测量的声速对海底沉积物声学反演至关重要。分析了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的输出子波特性,提出了基于子波提取的互相关双向极值声速提取法。在声速提取过程中,发现某些通道实测声波到达时会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异常。分析后认为异常通道的到达波相位出现180°反至现象。通过互相关数值的负极小值提取的声波到达时对互相关正极大值所获得的到达时曲线进行校正后提取声速,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黄润恒  王强  金振刚 《海洋学报》1993,15(1):119-124
我们运用模板匹配法即最大互相关方法(MCC)从相邻时间的海冰遥感图像跟踪海冰的表观漂移,得到了辽东湾海冰表观位移的空间分布。我们试验了计算机自动跟踪和人机交互式特征跟踪两种方法,并对模板匹配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互花米草自1979年引进我国以来迅速增长,呈现外来物种入侵势态,严重影响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平衡。通过遥感手段监测可以获取互花米草的时空扩展规律,为互花米草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3个主要湿地区域为研究区,依托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选取了2014—2019年Landsat 8 OLI时间序列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归一化差异湿度指数(NDM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互花米草生长的高湿度区域;然后,通过植被指数构建表征植被物候特征的时间序列曲线,确定互花米草与其他植被的物候特征差异时相;最后,基于物候特征差异时相数据构建决策树提取互花米草。通过与现有的互花米草决策树提取方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比发现,本文方法在3个研究区的提取结果均为最优提取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对提取互花米草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黄润恒  王强  金振刚 《海洋学报》1993,15(1):119-124
我们运用模板匹配法即最大互相关方法(MCC)从相邻时间的海冰遥感图像跟踪海冰的表观漂移,得到了辽东湾海冰表观位移的空间分布.我们试验了计算机自动跟踪和人机交互式特征跟踪两种方法,并对模板匹配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改进的精密三角高程法在10km级超长距离跨海二等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参照规范的观测要求和限差规定,采取每时段分组观测的方法,通过合理限制各组间的高差互差值来筛选出合格测段,计算得到跨海段的高差值。以15km的海湾构成跨海大地四边形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跨海高差与陆地常规水准高差之间的互差值分别为1.5、0.2、1.3、0.7cm,成果满足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该方法能为10km级超长距离的高等级跨海水准测量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2019年、2020年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沉积物、潮间带底栖生物的调查结果,结合历史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互花米草的入侵过程。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互花米草高潮区株高略低于同潮区红树植物,亦低于中潮区互花米草株高,更倾向于向光滩扩张;研究区域互花米草区沉积物中总氮、硫化物和有机碳含量高于光滩,全盐含量低于光滩;根据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分析,2011—2019年漳江口互花米草保持较高的速率扩张,2020年互花米草扩张进入稳定期;根据丰度生物量比较法,2020年互花米草区的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较2019年稳定。在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时,除了考虑调查方法、时空因素和样地互花米草入侵时间的长短外,还应考虑互花米草入侵的不同扩张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李晓敏  张杰  马毅  任广波 《海洋科学》2017,41(4):98-107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性非常强,已被正式纳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互花米草的疯狂蔓延已影响到当地土著物种的生长和空间分布,因此有关管理部门迫切需要互花米草的空间分布和扩散动态数据,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测手段。针对这一需求,本文作者提出了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遥感监测研究方案,拟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利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新型技术,分析不同情形下(不同生长状况、不同观测条件、不同环境条件等)互花米草的光谱特征,建立鲁棒的互花米草遥感检测模型,研究互花米草无人机高光谱图像高效获取方法,以实现互花米草的高效、准确监测,为亟需的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业务化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互花米草及其对海岸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论述了互花米草在滩涂中种植的时间、种植的方法及其生长的适应性。文中着重讨论互花米草在海岸工程中防浪和消浪能力。与工程护岸比较,互花米草护岸是最经济、合理和有效的。通过本文的讨论为今后利用互花米草进行海岸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互花米草总黄酮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据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原大米草及海滩开发研究所)钦佩等多年的海滩生态学研究揭示,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是一种生长在潮间带高矿质环境中具有高生产力和高抗逆性的重要资源植物。原料选自每年的9月下旬至12月下旬于江苏北部沿海洁净滩涂生长的互花米草,将其地上部分收割、洗净、烘干、切碎,用水蒸煮法(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抽提互花米草有效成分,再浓缩成比重为1∶3的深棕色液体,即“生物矿质水”(Biomineralwater,BMW)[1],随后采用酸沉淀法[2]提取得到互花米草总黄酮(TotalFlavonoidsofSpartinaalterniflora,TFS),…  相似文献   

14.
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数据反演北极海冰漂移速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最大互相关法,利用海洋二号(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37 GHz通道多时相垂直极化亮温数据,获取了北极海冰漂移速度。采用2012年和2013年国际北极浮标计划海冰现场观测数据,对利用微波辐射计亮温资料反演的冬季北极海冰漂移速度进行了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流速和流向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2 cm/s和16.37°,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亮温数据反演海冰漂移速度的可行性。此外,使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F-17搭载的专用微波成像仪91 GHz通道垂直极化亮温,采用高斯拉普拉斯滤波方法进行处理,结合最大互相关法反演的海冰漂移速度,优于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海冰漂移速度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局部互相关算法的相位编码全波形反演方法,该方法细化了每个时窗内各模拟道与实际记录道的相关度,使得残差记录能更精确地反映速度模型扰动对于波场的影响,因此其适应于单边观测地震数据的相位编码全波形反演。模型实验表明:相比于归一化全局互相关算法,归一化局部互相关算法可更有效压制单边观测地震数据残差记录中的观测残差,并且基于归一化局部互相关算法的相位编码全波形反演的反演精度明显优于基于归一化全局互相关算法的相位编码全波形反演,其有望在实际数据的全波形反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8年10月份黄河口入海两侧的LANDSAT8 OLI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和缨帽变换分量共9维光谱特征,构建融合浅层特征的8层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DCNN)分类模型,开展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遥感监测的方法研究,并从不同的浅层特征来具体分析互花米草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1)在分类方法上,DCNN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最高,达到90.33%,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分类器相比,精度分别提高4.78%、2.7%,互花米草的生产者精度分别提高了2.56%、0.47%,说明在滨海湿地遥感影像分类中, DCNN有着更好的应用潜力;(2)融合浅层特征后, DCNN的总体分类精度和互花米草的识别精度分别提高了0.34%和3.25%,有效提高了对互花米草的监测能力。其中,融合归一化植被水分指数(NDII)浅层特征的DCNN分类方法中,互花米草的识别精度提高最多,为2.56%,比值植被指数(RVI)次之,为2.32%。研究结果可为互花米草的监测与管理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本法是把生物样品用硝酸-过氧化氢消化并用稀盐酸提取之后,利用悬汞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生物体中的锌。为了消除测定时电极上形成铜-锌金属互化物,以致造成铜对测定锌的干扰,在测定溶液中可加入0.5μg镓,使其生成铜-镓金属互化物。该法操作简便,取样量和试剂用量少。本法检测下限为1.0μg/g。含量为92.0μg/g的样品,平行测定六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7%,回收率为102.8—109.4%。  相似文献   

18.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本地种,在环太平洋沿岸被认为是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作为本地种,被誉为“生态系统工程师”;作为外来物种,其入侵特性亦引起相关领域的高度关注。为加深对互花米草相关研究的认知,探索未来研究重点方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对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监测时受分辨率、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通过单一的影像数据提取互花米草时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点云与影像融合的面向对象互花米草提取方法。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区域的点云和多光谱影像。先将地面滤波后提取的植被点云与多光谱影像进行特征组合优化,然后对融合影像采用FNEA算法进行多尺度分割后采用基于改进的最近邻算法进行面向对象分类,最终得到的互花米草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了82.53%和86.43%,较未融合点云的提取精度分别提高了22.34%和7.66%,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从89.54%提升至92.61%,且融合点云后影像能够有效区分两种生长状态的互花米草,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互花米草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波谱仪反演二维海浪谱的功能,根据海浪波谱仪的信号形成机制,总结了机载波谱仪反演海浪的流程。利用机载波谱仪回波数据,通过自相关和互相关两种功率谱估计方法,反演了二维海浪谱。最后通过与浮标测量的二维海浪谱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机载波谱仪探测二维海浪谱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无论采用自相关函数还是互相关函数进行功率谱估计,得到的主波波长和有效波高与实际二维海浪谱基本一致。互相关函数法得到的交叉谱能去除180°模糊现象,其在计算有效波高时相对于自相关函数会稍微偏小。在计算斜率方差时可以采用5°~12°入射角范围的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公式拟合,因此定标与否并不影响最后的二维海浪谱结果,未来星载波谱仪只有靠多波束联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