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古生代构造—生物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福祥 《新疆地质》2001,19(1):20-26
通过6幅图表达了新疆古生代板块的构造-生物古地理区系。早古生代,包括劳伦,波罗的、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4陆块的亚帕特斯古陆(Iapetusa)群,与由其余陆块构成的冈瓦纳古陆群隔原特提斯洋相对峙。石炭-二叠纪,欧美、安加拉、太平洋和冈瓦纳4古陆共存并立。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担板块经历了早古生代亚伯特斯古陆、晚古生代安加拉古陆和早二叠世晚期以来欧亚大陆3个发展阶段。塔里木、中朝、华南-东南亚板块经历了早古生代冈瓦纳古陆、晚古生代太平洋古陆和早二叠世晚期以来欧亚大陆3个发展阶段。指出在中晚寒武世和晚奥陶世哈萨克斯坦板块靠近塔里木、中朝和华南-东南亚板块;在早古生代其余时期它接近西伯利亚板块。伊犁和托克逊-雅满苏地体是在中泥盆世之前裂解自塔里木板块,尔后在早二叠世晚期接近安加拉古陆。塔里木板块北东缘北山地区在早二叠世早期首先靠近安加拉古陆。塔里木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缝合时代大抵上和土耳其-中伊朗-冈底斯与华南-东南亚板块之间缝合时代一致。缝合事件发生在早二叠世早期,而相应的构造运动出现在早晚二叠世之交。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综合前人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晚震旦世—早古生代的古地理特征重新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武当山地区在震旦纪至古生代是沉积区而非古陆区,印支运动以来的推覆作用塑造了该区现今的“古隆起”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
美国芝加哥大学A.M.齐格勒(A.M.Ziegler)教授于3月11——22日由美国专程来我院讲学。他先后在我院北京研究生部和武汉院本部作了题为“中新生代板块构造及世界生物古地理”、“古生代世界古地理”和“古气候与煤和蒸发岩的关系”、“中生代古地理及生物古地理”、“古海洋与油原岩层的预测”、“古地理图的编制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其中所提出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对我院科研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新疆及周边古地磁研究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新疆古地磁研究始于1979年,20年来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昆仑山等地区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古生代—新生代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和青藏板块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资料。震旦纪以前塔里木板块尚未形成,晚震旦世在赤道附近各地块才联合成塔里木板块的主体部分。后经历了两次快速北移,一次快速南移。准噶尔板块早古生代为一个独立的微板块,在晚古生代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联合成一体,组成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板块震旦纪时还属冈瓦纳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古生代逐渐脱离了冈瓦纳大陆,快速向北漂移,晚古生代早期与准噶尔板块首次在东部碰撞,成为劳亚大陆南缘的一个增生体。将介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陆体,称之谓华夏古陆群。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早期,华夏古陆群先后增生到劳亚大陆南缘;早古生代早期古特提斯洋尚未形成,诸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范围内,位于南半球的赤道附近。在中-晚志留世,这些地(板)块才快速向北漂移,由于洋扩张,形成了古特提斯洋,构成了三大陆块群夹两个大洋的古地理格局;二叠纪是特提斯构造演化关键时期,晚侏罗-早白垩世昆仑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成一体。早侏罗世早期柴达木地块等与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造成了古特提斯洋消亡。早侏罗世中期,开  相似文献   

5.
张泓 《地质论评》1988,34(4):343-350
本文讨论了安加拉古陆外围晚二叠世混生植物群特征。认为属性不同的混生植物群是由于中朝板块和东欧板块在晚古生代的不同时期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联合板块对接、拼合,其间的晚古生代海洋盆地封闭,古欧亚大陆连成一片,使得处于较高纬度的安加拉植物群与热带、亚热带的欧美、华夏植物群相互交融、渗透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的沉积体系与古地理格局演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岭造山带以商丹断裂带为界分为南秦岭和北秦岭。南秦岭在早古生代是扬子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在志留纪末曾因垂向隆升变为古陆。因其南缘长期处于地幔上涌的构造薄弱带,所以到泥盆纪首先从这里开始扩 张,并逐渐演化成有限洋盆,与扬子板块分离,成为独立的板块,内部也因拉张形成裂陷盆地与块断隆起相间的环境格局。其自南而北依次为安康古陆→旬阳-镇安盆地→小磨岭古陆→刘岭盆地。在盆地内堆积了从陆相到海相,从浅水到深水的各种沉积体系,组成向上变细和变深的充填序列。而在北侧,该板块仍在向华北板块下面俯冲。北秦岭南缘的弧前沉积体系记录了这种俯冲作用的演化。这种与早古生代十分不同的古地理格局标志秦岭造山带已进入了新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前,有些学者认为塔里木地台中央是一个古隆起,或在古地理方面作为古生代时期的剥蚀古陆,呈椭园状居于塔里木中央地区。从50年末,地质部与石油部的重磁力资料,认为塔里木地台在古生代是一个拗陷区。后来,由于石油地质工作不断地深入发展,尤其是1983—1984年我国石油部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展了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地震大剖面工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地理学着重于研究和重建地史时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状况。国际古地理学主要是在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依托古地磁、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手段,重建地史时期的大陆位置、板块边界、海陆分布,侧重于板块尺度的板块构造古地理。中国古地理学主要侧重于以矿产资源勘探服务为导向的不同尺度的盆内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当前中国古地理研究对前寒武纪板块构造体制之前的古地理研究仍处于探讨和假说阶段,对显生宙重大古地理变迁的构造机制、地表过程、生命效应是最具挑战的科学问题,诸如古生代与生物大灭绝事件相伴生的古地理变化,中三叠世末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拼合后的古地理效应,白垩纪以来中国地势由东高西低转变为西高东低的过程和机制等。未来中国古地理学研究不仅要继续加强服务于页岩气等新矿产资源勘探的应用岩相古地理研究,还应建设对接国际的多学科融合的中国古地理数据库,系统重建中国小陆块群聚散的多重古地理演变过程,深入认识全球古地理演变的中国地质记录及其地球生命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分区及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核心部位的基底,根据重力、磁力、地壳厚度、盆地周边构造断裂特征,及其与塔里木古陆进行对比,可能是由前寒武纪的古老陆块组成.在古生代时期,它与哈萨克斯坦、塔里木—中朝古陆,共同构成洋间陆,陆的北面为吉亚洲海,南面为特提斯海.古陆之间,在古生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分裂、拼合演化的历史.准噶尔古陆在早古生代时期,南北西三面皆濒临海,加里东运动期,北面形成阿勒泰,南面形成北天山的俯冲褶皱带.晚古生代时期,南北西三面海洋继续存在,东南面陆块发生分裂也形成窄大洋,与之相对应分裂出来的古陆块,构成了吐鲁番盆地的基础.海西运动中晚期(C_2~P_1),准噶尔古陆四周皆发生褶皱和拼合作用,相应形成了北面为阿尔泰褶皱山系之南坡,南面为北天山的北部,东西面相应为东西准噶尔界山.而古陆块本身相对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大地构造基本格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成守德  张湘江 《新疆地质》2000,18(4):293-296
1 新疆前震旦纪古构造 前震旦纪新疆可分为西伯利亚、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塔里木、柴达木、可可西里、藏滇等6个古陆区,目前认为,其间被元古洋盆所分隔。元古宙末期,元古洋盆消亡,形成联合古陆,从新元古代末至早古生代早期该古陆解体,形成古亚洲洋及后来的特提斯洋,进入古生代、中-新生代强烈的板块活动阶段(附图1)。1.1 西伯利亚古陆区 (1)阿尔泰古陆 出露最老地层为古-中元古代克姆齐群,岩性以角闪岩-片麻岩-混合岩为主,局部见麻粒岩,原岩为陆源碎屑岩、酸性及基性火山岩夹碳酸盐岩,形成于拉张环境,同位素测年多…  相似文献   

11.
甘新蒙北山地区构造格局及演化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新蒙北山地区地处天山东段、北山及阿拉善地区 ,为古生代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交汇地带。可分为 7个二级构造单元 (构造区 )、2 6个三级构造单元 (地块、褶皱带 )。该区构造演化史漫长而复杂。太古宙时期 ,是古陆核形成萌芽阶段 ,古元古代初陆壳开始生成 ,出现薄壳结构的宽广的裂陷活动带 ,到了中、新元古代后期显露出板块构造运动 ,新元古代晚期经历重大热事件———晋宁运动 ,发生陆块间汇聚—碰撞并形成了榴辉岩—花岗岩岩浆带。震旦纪在晋宁期的拼合古陆上再一次裂解 ,经历了板块构造演化史。晚古生代 ,本区主体转入板内构造时期 ,以开合构造为主 ,花岗岩浆活动广泛发育。中、新生代进入板内造山和现今的盆山构造格局时期  相似文献   

12.
论“黔中古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梅冥相 《贵州地质》1994,11(3):199-206
根据贵州奥陶纪及志留纪古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分析,认为“黔中古陆”是由于太康运动(都匀运动)导致的地壳抬升形成的,在早志留世石牛栏期及韩家店期由“滇黔桂古陆”分异出来的一个大致呈东西向分布的窄长古陆.  相似文献   

13.
蔺新望 《陕西地质》2003,21(1):45-51
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处于浅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根据区域地层划分、古生物化石和最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确定了塔里林板块南缘地层时代为早古生代。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为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因此,系统研究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对于重塑早生代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历史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吉黑造山带其实质是天山-兴安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夹持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北部为以佳木斯地块为中心的地块群,南部为古生代陆缘褶皱带,东北部为中生代走滑拼贴的那丹哈达-比金地体。该造山带是由于晚古生代末期华北板块与北部中间地块间的陆-陆碰撞对接和中生代太平洋板块的斜向俯冲挤压形成的。二叠纪是吉黑造山带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构造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反映在生物古地理方面的生物混生和交融也非常明显。详细研究该时期生物古地理格局与演化是解决造山带二叠纪古构造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荃 《地质论评》1984,30(3):267-269
古地理研究,过去多以固定论的大地构造学说为基础,只考虑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很少或基本上不考虑海床及大陆块体的水平运动。自板块构造理论问世后,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国外古地理研究就多采用活动论观点,应用大量的古地磁、古气候、古生物区系及板块运动学的研究结果,来恢复各个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由于我国板块构造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到了八十年代,我们的古地理研究有不少人仍然沿用过去的观点或原则。由此而得出的一些结论,有的显然不正确,有的则值得商榷。现仅就古地理研究中的一些原则问题,例如古陆的鉴别,海侵和海退方向的确定以及地层、古生物的分区等,作一简短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古亚洲与特提斯两大构造域划分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域是岩石圈划分中最大一级构造分区,一般将大洋岩石圈及与相邻大陆相互作用的构造带归为同一构造域,其实质是强调以大洋岩石圈为主导动力源.在梳理青藏高原北部造山带、天山-兴蒙造山带数十条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时代、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古生代古地理编图研究成果,提出中华古陆(地)块群在古生代时期为介于古亚洲洋和特提斯洋间的陆链.现今的天山-兴蒙造山带是古亚洲洋与不同性质陆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属古亚洲构造域组成部分,秦、祁、昆造山带是特提斯洋与中华古陆(地)块群相互作用结果,属特提斯构造域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东特提斯二叠纪生物地层、古地理和矿产资源国际学术讨论会(PET)”和“澳大利亚生物古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PAFF)”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最新研究进展,简要评述了东特提斯地区联合古陆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在该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研究值得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 国际上目前流行的最新式的古地理图是采用电子计算机输入古生物地理、古气候和古地磁这三个方面的数据信息,运用古板块模式编制程序成图的。这与以往传统的老式古地理图有着原则性的差别。1988年8月,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11个国家的85位学者云集英国牛津,举行了首届《古生代生物地理与古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他们从古生物地理、古地磁和古气候等各个角度探讨了古生代各个地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早三叠世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绍祖  屈迅  李强 《新疆地质》2000,18(4):339-341
二叠纪和三叠纪是衔接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两个地质时代,在这个地质时期内,世界上出现了板块大联合--泛大陆,发生了地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更替。从早二叠世开始到晚二叠世,世界上发生过巨大规模的海退,显示出古气候、古海洋方面许多变化,对古地理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早三叠世古地理和古气候的研究,对阐明古生代与中生代地质发展史、生物演化及沉积环境均有重要的意义。 准噶尔早三叠世古地理,经过新疆地质矿产研究所两轮古地理图的编制(1985-1987年,1999-2000年)已经有了许多比较深入的认识,本文侧重在早三叠世古地理及古气候与…  相似文献   

20.
秦岭造山带发展演化阶段的新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发展演化与全球联合古陆的形成与裂解十分相似。显生宙以来,古中国板块裂解为华北、扬子古板块,秦岭有限洋盆的时期为中晚奥陶世。而聚合拼贴形成的中国板块和中秦岭造山带与联合古陆的形成时期同为石炭、二叠纪。中生代以来新形成的秦岭造山带、华北和扬子地块是与全球联合古陆的解体相同,是裂解的结果。中生代时期秦岭-大别的花岗岩是裂解而不是碰撞俯冲的产物,含柯石英、金刚石的榴辉岩和超基性岩是深部岩片沿造山带走向从深处向表层抽拉-逆冲时带至地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