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陕西省宝鸡市土地变更调查为例,通过介绍PDA(掌上电脑)与GIS、GPS、RS等技术的结合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探讨PDA与3S的结合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GPS PPK技术和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提出对测量成果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的方法,并结合包头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对GPS后差分技术和RTK技术在土地调查应用上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分析对比GPSPPK技术和RTK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有效范围,提出GPS PPK技术和GPS RTK技术联合作业的有效措施,以提高土地调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在迅速兴起的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ation)技术,结合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这一便携式地理信息系统(Portable GIS)的应用产品,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本文以徐州“数字国土”土地变更调查项目为例,介绍了利用GPS定位的高精度和PDA的便于携带、功能强大的特点,将二者集成用于土地变更调查。具体介绍基于GPRS公网的实时差分系统的建设,并探讨GPS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利用GPS整合星基增强系统(SBAS)卫星信号进行绿化调查的过程,并通过应用实验验证该技术的定位精度.在此基础上,基于掌上电脑(PDA)集成移动GIS和GPS,实现了GPS WGS-84坐标转换为城市平面坐标,进行了校园绿化调查,取得了较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地下管网信息采集的工作效率,保证管网信息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根据地下管网调查测量的业务特点,遵循可靠性、稳定性、界面简洁、高效性、标准化、先进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本文对地下管网信息采集系统架构、功能进行总体设计。在解决PDA与全站仪之间串口通信、基于Ntrip网络RTK定位、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基于Mobile GIS成功研制集成GPS/PDA/TS的地下管网信息采集系统,并进行实际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采集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管网测量工作内外业一体化作业。  相似文献   

6.
城镇地区由于建筑物密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快、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较大等特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依靠专业部门利用全站仪完成,但全站仪需要通视的特点限制了其工作效率。而采用3S集成技术进行城镇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则可以相应提高工作效率。基于3S集成技术城镇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应用模式为:通过GPS接收机与笔记本电脑(已配置GIS软件系统)通讯,实现GPS与GIS的集成,并调用RS影像作为底图,既可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编辑。对于城镇地区部分GPS信号弱的地区,采用测边交会的方法则可以完成这些点的数据采集,克服了GPS使用盲区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3S集成技术的土地调查系统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掌握土地资源信息,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全国第二次士地调查工作.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为土地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针对传统土地调查作业现势性差和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S与移动GIS集成的土地调查系统.在阐述系统作业流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系统在权属界线调查、地类调查和地类补测中的应用方法与试验.经试验应用证明,利用奉系统能够提高劳动敏率与降低劳动强度,大幅提高精度,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3S技术在红寺堡开发区土地详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红寺堡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利用土地,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利用RS,GPS和GIS等技术对红寺堡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简要介绍了3S技术应用于红寺堡开发区土地详查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RS和GIS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保持土地利用调查成果的现势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更新调查方法周期长、精度低且费用较高。近年来RS、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了新的调查手段。RS具有宏观性、及时性、动态性及多光谱等优点,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通过对RS和GIS集成技术的分析研究,利用SPOT-5数据进行遥感解译、影像判读,采用MapGIS作为数据管理平台,详细阐述RS、GI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系列土地调查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快速、准确地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软件系统的需求、特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该软件系统将整个图件更新作业流程一体化,实现了GPS、RS、GIS技术集成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11.
来丽芳  张岳  方剑强 《测绘科学》2011,36(3):100-101
针对目前土地变更调查中"直接外业调绘"方法的内外业分离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将GPS、PDA、Arc-PAD三者相结合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的模式,在需求分析、逻辑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PDA存储的土地变更数据结构,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开发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GPS采集时需要解决的坐标转换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的研究对于改变现行变更调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内外业分离引起的错误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基于PDA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土地变更调查周期长、精度低、现势性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S GIS PDA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外业调查前,把需要的工作底图,如遥感数据源、土地利用现状图,配准后存入PDA中,外业调查时在PDA上现场绘图、记录、更新数据库,完成变更调查工作,并以EVC3.0作为平台,利用eSuperMap5.0类库完成系统的开发,本系统已应用于某市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徐州市“数字国土”土地变更调查项目为例,介绍了利用高精度定位的GPS和便于携带、功能强大的PDA,将二者集成用于土地变更调查。文中探讨了基于GPRS公网的实时差分系统的建设及其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3S”技术GPS-PDA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变更调查的必要性以及传统土地变更调查的缺陷,介绍了当今国内外土地变更调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将"3S"技术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的技术路线以及在"3S"技术的支持下GPS-PDA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最后用一个实例说明了整个系统工作过程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5.
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针对江苏省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技术设计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方法验证、数据对比和需求分析等方式,确定了地籍调查技术方法、地类细化认定标准、地类调查上图标准、建设用地利用状况调查单元、类型和指标,形成了江苏省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技术方案,并在5个试点村进行了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PDA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野外调查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DA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记录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各个主要功能模块,解决了PDA在空间数据组织与调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并从底层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嵌入式GIS和GPS在PDA设备上的集成。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记录模式,可显著提高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应用评估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土资源应用出发,在“指标-模拟-评估-指标修改-模拟-评估”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由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法4部分组成的评估系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卫星数据应用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为实现在卫星研制初期就真正开展天地一体的我国卫星研制和应用的发展路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18.
“图文办公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军  蒋捷  金舒平  严荣华 《遥感学报》1998,2(3):222-227
本文首先分析影响GIS应用系统业务化运作的主要因素,以城市规划国土管理局“图文办公信息系统”为例,提出可业务化运作的GIS应用系统的设计目标;对此类系统的应用功能和运作模式进行了设计,包括业务流、控制流、可视化界面及网络环境等。针对图文系统集成的实现,提出了图文数据流与控制流集成表达以及邦联式图文数据库模式集成等方法。最后,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分析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的设计目标和思路,介绍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功能设计。用图示的方法阐述了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建立了惠安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文中具体阐述了图幅层、地类界线层、属性编码等关键数据在ArcGIS中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