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雪雪崩是我国危害性较大的雪崩类型之一,亦是降雪丰沛山区冬末春初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这类雪崩雪坚硬、密度大,不易清除。特别是在融雪期间,雪层易形成全层湿雪雪崩,其规模大,堆积量多,摧毁力强,给交通运输、矿山建设、农牧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摸清雪崩发生规律,进行雪崩防治已成为山区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十多年来,我们对危害性较大的湿雪雪崩作了面上的考察和定位观测,现就其基本特征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天山巩乃斯河谷湿雪雪崩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3月17日下午6时,在天山巩乃斯河谷内暴发了一次巨大的湿雪雪崩,造成堵塞河谷公路的严重危害(照片1)。笔者有幸目睹这次雪崩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这次湿雪雪崩形成前兆和发生过程的观察,及对雪崩雪中若干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雪崩雪的若干特征 首先,湿雪雪崩主要特征可集中为一个“湿”字。正是由于“湿”,其雪崩雪成为大小不等的团块状构造(照片2)。经测量,雪崩雪堆中最大的团块直径为50—60cm,平均为15—30cm。大多数团块又具有成层构造,即团块外壳为淡黄褐色雪所构成,内  相似文献   

3.
干雪雪崩是我国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危害性较大的一种雪崩类型。这类雪崩主要发生于松散无水的新干雪和老干雪的雪层中,在其运动过程中,体积愈来愈大,不但冲击力大,而且能触发大量雪体崩塌,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是我国山区经济建设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为了查明它的发生、运动和堆积规律,我们进行了大量观测和研究,现将结果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地壳中的岩石受力作用后,可以发生整体移动或转动,或两者兼有,而岩石内部可不发生任何变化.如果岩石受力后,内部质点出现相对位移,就产生岩石的变形.变形程度的大小叫应变.分析变形岩石应变的大小和特点,有助于了解应力作用的情况,为应力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应变分析还可以确定岩石的变形机制.因此,应变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从事岩石应变分析的是豪顿(1856).他将未变形的腕足类化石和已变形的同类化石加以比较,从而计算出变形化石的主应变轴率的大小.豪顿假设变形是均匀的,而且有两个主应变轴是位于劈理面上.魏特斯坦(1886)曾根据第三纪板岩中的变形鱼化石计算岩石的主应变轴  相似文献   

5.
郭林  王钰轲  王军  郑敏  伍婷玉 《岩土力学》2016,37(5):1380-1387
为研究中主应力系数和大主应力方向角对各向异性软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GDS空心圆柱扭剪仪对温州原状软黏土进行了一系列不同中主应力系数和大主应力方向角的排水定向剪切试验。试验过程中在大主应力方向角和中主应力系数不变的条件下,逐渐增加剪应力直至试样破坏。分析了中主应力系数和大主应力方向角对温州原状土偏应力与大主应变关系、体应变、中主应变和小主应变与大主应变关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在中主应力系数和大主应力方向角不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当中主应力系数为0.00和1.00时,大主应力方向角对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较小;而当中主应力系数为0.50时,应力-应变关系中的割线剪切模量随大主应力方向角变化明显。当大主应力方向角为30°时,随着中主应力系数从0.00增加到0.50,中主应变由压缩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当大主应力方向角为45°时,随着中主应力系数从0.00增加到1.00,中主应变由压缩状态变为拉伸状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巴库煤矿Ⅵ煤二分层开采顶板覆岩的渗透特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裂隙型软岩(泥岩)和硬岩(中砂岩)两种试样进行了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对比试验,得出了主应力差-轴应变变化规律和渗透率-轴应变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软、硬岩在主应力差-轴向应变曲线中的特征存在差异,软岩的主应力差随轴向应变呈现线性变化规律,而硬岩则表现出明显的弹性变形、裂隙扩展和裂隙贯通三段性,并基于实验数据给出了主应力差-轴向应变拟合公式;软岩因受泥化影响,在低轴向应变时渗透率随轴向应变表现为明显的波状起伏,在高轴向应变时渗透率-轴向应变曲线波动较小,而硬岩渗透率-轴向应变因受到岩石内部裂隙发育影响较大,随着水压力与渗透率呈现出正态分布趋势,而不同的水压力下渗透率变化更显著。其成果给分析和判断覆岩顶板裂隙突(涌)水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孙奇  董全杨  蔡袁强  王军  胡秀青 《岩土力学》2015,36(8):2261-2269
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对饱和砂土进行了应力主轴固定和偏应力比增大(即定向剪切)、偏应力比不变和应力主轴单调旋转(即纯应力主轴单调旋转)、偏应力比和应力主轴偏转角同时增加、偏应力比和应力主轴偏转角分段增加4个系列的排水剪切试验,着重分析不同应力路径下饱和砂土的变形特性及主应力和主应变增量方向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纯应力主轴单调旋转下,主应力增量方向在45°~135°范围内变化,主应变增量方向逐渐偏向主应力方向;偏应力比和应力主轴偏转角同时增加下,砂土变形不断增大,当主应力增量方向 45°时,主应变增量方向与主应力增量方向基本一致,但当 45°时,主应变增量方向逐渐偏离主应力增量方向。当应力状态在偏应力比 0.75、应力主轴偏转角 45°范围内时,体应变、最大剪应变与应力路径无关,且后期纯应力主轴旋转下砂土变形不受前期加载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明昌 《岩土力学》1985,6(1):37-45
本程序采用非线性变模量模型,并应用了岩石的无侧向应变加卸载试验曲线和动抗拉强度。计算中用应力波传播的加卸载判别准则来决定单元的加卸载状态,对受拉破坏单元进行内部应力调整和应力转移。使用增量法求得每个时刻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应变。结果表明计算的和实测的应力应变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武汉软土固结不排水应力-应变归一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勇  孔令伟  孟庆山  陈建斌 《岩土力学》2006,27(9):1509-1513
基于武汉软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武汉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性:在低围压下,土体表现出稳定型或弱应变硬化型;在高围压下,土体呈现出弱应变软化型;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典型的双曲线。为实现武汉软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归一化,基于典型的双曲线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为实现应力-应变方程归一化而必须满足的归一化条件,并提出了用主应力差渐近值作为标准归一化因子。通过运用标准归一化因子和常用的以固结围压为归一化因子,对武汉软土应力-应变特性进行归一化分析和比较,得出用主应力差渐近值作为标准归一化因子,软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归一化程度更高,效果更好。同时,运用标准归一化因子,建立了武汉软土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应力-应变特性的归一化方程。  相似文献   

10.
许萍  邵生俊  张吉吉  罗爱忠 《岩土力学》2013,34(12):3359-3364
邓肯-张非线性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应力-应变数值分析中。考虑轴对称应力条件下邓肯-张模型应用于复杂应力时存在的不足,依据原状土的真三轴试验数据对邓肯-张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了复杂应力条件下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通过考虑真三轴试验应力条件下中主应力对大主应变的影响,邓肯-张E-B模型大主应变叠加中、小主应力差作用产生的变形,提出了不同中主应力比的邓肯-张E-B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复杂应力路径条件下修正的邓肯-张E-B模型。经与西安原状土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修正邓肯-张E-B模型的正确性,为邓肯-张模型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1.
煤岩两体模型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滨 《岩土力学》2006,27(7):1066-1070
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在弹性岩石与弹性-应变软化煤体所构成的平面应变两体模型的上、下端面上不存在水平方向摩擦力条件下,模拟了模型的破坏过程、岩石高度对模型及煤体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煤体变形速率、煤体破坏模式及剪切应变增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型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达到峰值时煤体内部的剪切带图案已经十分明显,在模型的应变硬化阶段,煤体中的应变局部化可视为模型失稳破坏的前兆,随岩石高度的增加,模型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变得陡峭,这与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解析解在定性上是一致的;煤体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变得平缓,煤体消耗能量的能力增强;弹性阶段煤体的变形速率降低;煤体内部的剪切应变增量增加。煤体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的斜率、弹性阶段煤体的变形速率、煤体内部的剪切应变增量及塑性耗散能都受岩石高度的影响,说明了岩石几何尺寸对煤体的影响(煤岩相互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海南戈枕韧性剪切带微观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韧性剪切带的定性-定量分析。能更清晰、直接地揭示构造运动生发发展过程应力、应变的状况。作者对海南戈枕韧性剪切带从显微构造角度作了系统研究工作。通过矿物粒度、形态比统计,在纵横方向上更明确了内部的复杂分带性;通过显微批向构造、矿物组权及变形变晶分析了探讨了构造活动的方式、方向;通过古应力值、剪应变、总位移量、弗林系数的测算,定量表述了该带变形机制及应力、应变速率大小。  相似文献   

13.
邵生俊  陈菲  代亚锋  陆嫄 《岩土力学》2015,36(Z1):66-70
采用西安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真三轴仪,对西安白鹿原黄土进行了不同中主应力比值、不同固结围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黄土剪切带形成与峰值强度、中主应变与大主应变关系曲线、体应变与大主应变关系曲线特征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子午平面、 平面上的强度变化规律。分析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黄土强度变形规律和试样剪切带破坏模式和黄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剪切带形成的判断依据和原因,研究表明,真三轴压缩原状黄土具有明显的剪切带,围压和中主应力比值较小时表现为软化,围压和中主应力比值较大时则表现为硬化;中主应变、体应变与大主应变关系曲线较为一致的转折点反映了土变形性状发生变化;与中主应变方向一致的剪切带两侧土结构块体产生相对滑移,剪切带开始形成和发展;土应变曲线的转折点可以作为土固结结构内剪切带形成的判断依据;子午平面上强度线呈线性变化规律, 平面上呈曲边三角形非线性变化规律,并且与 -SMP强度准则较为接近。不同应力条件下剪切带变化复杂的破坏模式与黄土原生的结构特征和加载共同作用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栾茂田  李波 《岩土力学》2006,27(12):2105-2110
采用应力跌落的简化应力-应变模型考虑土的应变软化特性,同时采用简化的体积应变?v与大主应变?1及大主应变?1与小主应变?3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土的剪胀特性,根据空间准滑动面(SMP)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推导并给出一般黏性土中柱形孔扩张问题的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塑性区半径和孔扩张压力。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土的剪胀因素、软化特性对孔扩张问题的影响程度。为了反映中主应力的影响,将本文解与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解答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土的剪胀性和软化特性及中主应力对孔扩张问题的影响是显著的,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孔扩张解答往往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5.
岩质边坡是我国矿山工程以及交通工程中常见的边坡类型,而岩质边坡内部往往存在大量岩桥,岩桥的分布将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详细探究边坡中岩桥分布对其内部应变的影响,本研究以岩桥分布于边坡下部和中腹部两个经典实际案例建立边坡模型,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将拍摄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对边坡模型内部主应变以及最大剪切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坡面变形,岩质边坡内部变形更加突出,而离心荷载作用会加大影响;边坡内部应变主要集中在岩桥附近,岩桥和裂缝具有崩塌前应力集中和崩塌后应力释放的作用,因此岩桥导致的坡体内部变形是判断岩质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实验研究可以为岩质边坡失稳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且具备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鸿朋  马芹永  黄坤  马冬冬  姚兆明  张发 《岩土力学》2023,(5):1477-1486+1500
为研究冻土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利用自主研发的冻土三轴仪,进行了广义三轴压缩应力状态、平面应变应力状态和真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压缩试验,分析了冻结砂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演化规律和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小主应力相同时,冻结砂在广义三轴压缩应力状态、平面应变应力状态和真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依次增大,小主应力对冻土的强度起到提高作用;小主应力方向始终产生膨胀变形;体应变随着大主应变的增加呈现先剪缩后剪胀的趋势,且在同一试验类型下,小主应力对体应变影响程度较小;同一试验加载条件下,小主应力越小,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的位置越高;从广义三轴压缩应力状态至平面应变应力状态再到真三轴应力状态,试样的破坏强度依次提升。  相似文献   

17.
压缩作用下岩石内部细观裂纹扩展导致岩石产生损伤,其对岩石变形、强度等力学特性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岩石内部裂纹扩展与剪切特性(黏聚力、内摩擦角及剪切应力)动态演化关系很少被研究。基于裂纹扩展机制推出的岩石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并结合摩尔-库仑失效准则,推出了在岩石应力-应变关系峰值应力(对应岩石压缩强度)状态时,本构模型细观力学参数与岩石黏聚力、内摩擦角及剪切强度之间的状态关系。然后,引入岩石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塑性变形阶段服从摩尔-库仑屈服准则的力学流动规律,进而将已推出的应力-应变关系峰值状态点所满足的细观力学参数与黏聚力、内摩擦角关系,推广到岩石进入塑性变形后,岩石内部裂纹扩展(或应变)与黏聚力、内摩擦角及剪切应力动态演化的理论关系。随着裂纹扩展或应变增加,黏聚力、内摩擦角及剪切应力先增大,达到一个峰值点后减小,该结果与应力-应变本构曲线变化趋势相对应。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理论结果的合理性。并讨论了初始裂纹之间摩擦系数对黏聚力、内摩擦角及剪切应力随裂纹扩展或应变演化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使用河海大学TSW-40型真三轴仪,对粗粒土分别进行平面应变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粗粒土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各种应变之间的关系,包括:主应力差? 1-? 3(? 2-? 3)与大主应变?1、主应力比? 1 /? 3(? 2 /? 3)与大主应变?1、球应力p与体积应变?v、偏应力q与偏应变? s、广义应力比q/p与广义剪应变? s、小主应变? 3与大主应变?1、体积应变? v与广义剪应变? s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 3,平面应变试验的(? 1-? 3)(或? 1 /? 3)-ε1曲线位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相应曲线的上方;? 3大的(? 1-? 3)(或? 2-? 3)-? 1曲线在上方,而? 3大的? 1 /? 3(或? 2 /? 3)-? 1曲线在下方;对于相同的? 3,在相同的? 1下,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小主应力方向膨胀量要比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大;产生相同的? s时,? 3越大,? v越大,对于相同的? 3,平面应变条件下的? v要比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大;粗粒土在平面应变和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加荷时,具有归一化的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研究表明,采用非线性弹性模型计算粗粒土的平面应变问题时,有必要考虑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 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重构原理,提出一种以边界载荷力和边界位移及几何约束为已知条件,计算内部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方法。该方法将应变分量表达成线积分形式,借助处理线积分的数学手段,达到计算内部应力应变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间泽军 《地质科学》1991,(3):214-221
本文通过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用主应变等值线及主应变方向迹线网络的形式,建立了北京西山北岭向斜卷入区的构造应变场;并通过宏观构造分析,证明这个应变场是合应变场,反映四期构动变动。在构造叠加部位,主应变迹线显示异常形态。本文还对应变场的建立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