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东  孙相林 《国土资源》2011,(12):49-51
辽宁是矿业大省,矿产资源开发早,规模大,强度高。由于多年的开采,一大批老矿山资源面临枯竭,直接影响到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随着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项目在辽宁的实施,使辽宁一大批危机矿山实现重大找矿突破,企业发展重现生机。  相似文献   

2.
蒙特卡洛模拟法是一种概率抽样的方法,它是利用模型区内已知矿床资源量的分布曲线,通过抽样实验模拟出该区在某种概率意义下具有的资源潜力的方法。通过对辽宁省11个矿带、16个矿田层控碳酸盐岩型未知铅锌、银矿床(点)的资源潜力模拟,获得了省内层控碳酸盐岩型铅、锌、银的资源潜力。在模拟过程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及所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成功的,其所获得的层控碳酸盐岩型铅锌、银矿产资源潜力是可信的。本文只讨论第Ⅳ矿带及第16矿田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
近日,记者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辽宁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近(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辽宁省是全国著名的矿业大省,矿产资源遍布全省各个区域,全省内陆已发现118个矿种,已查明储量并列入储量表的有79种。全省的菱镁矿是全世界最具优势的矿种,其储量占世界85.6%,铁矿储量居全国首位,硼矿居亚洲首位。根据全省的矿产资源实际情况,《方案》考虑了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目标,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总体部署,结合辽宁省矿产资源优势和需求,着重从全省成矿地质背景与资源潜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重要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配套性好,平均每万平方公里中,大型矿产地是全国平均密度的2倍多;矿产地集中,便于规模开发;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基地,与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齐名,素有“东方鲁尔”之称。辽宁省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于其长期处于全国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开发大省、矿产品消费大省和进出口贸易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广西锡(钨)矿产资源丰富,锡(钨)矿床中的伴生银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据已勘查评价的锡(钨)矿床中伴生银的储量占全区银总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少数矿床银储量已达大、中型规模,是我区银资源的一笔较大的财富。锡矿床中的伴生银无论是在锡矿田、锡矿床的时空分布上,或者是在矿物共生组合、元素相关关系上,都具有其规律性,对寻找伴生银勘查有现实意义。主要锡矿床伴生银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资料,为锡(钨)矿山开发白银生产、指导这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方城萤石矿带分布广泛,规模大,已控制储量相当于两个大型矿床。矿床赋存于华北地台南缘活动带(裂陷槽)栾川群和陶湾群地层中。分三个矿带,矿带展布与裂陷槽南缘的碱性岩带和碳质片岩带有一定关系,与东西相邻地区构成一个萤石成矿带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是全国著名的矿业大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的石油、钢铁、煤炭、菱镁等重要矿产品为国家工业与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目前全省共发现矿产资源119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15种.  相似文献   

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近年来,全省矿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矿业及其后续加工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矿产资源的深部查明程度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铁矿、金矿等重要矿产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仍然偏低,乱采滥挖、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违法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为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的提出,最根本原因是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又十分需要矿产资源开发以及与其相关产业的支撑。广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和锰矿资源大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广西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曾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资源大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同时也是矿产资源经济的小省。欲打造矿产资源经济大省,需要在各个层面上的构架大矿业理念和为之奋斗的战略发展目标,扭住地质找矿和延伸矿业产业链两个关键环节不放松,抓住国家大矿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制定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大矿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濒临虚空的矿城 资源枯竭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七成以上的城市. 相较于全国第一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试点意义,第二批衡量是否人选资源枯竭城市的主要指标,是这些城市(矿区)的主要矿产品的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的30%以下.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产值占全省GDP的30%,矿业的位置举足轻重。而对于我省每年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各部门统计数据相差悬殊,对生产企业的实际产量没有掌握,仅凭企业自行申报,无法核实,客观上导致了资源及税费的流失。这对矿政管理及矿业权设置、结构优化、布局调整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摸清矿产资源的家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但非煤矿山一直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年开采能力低,安全生产缺乏必要的保证,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各类矿产价格普遍上涨,矿产资源的开采迅速升温,矿山企业生产规模与可采资源量不匹配,企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非煤矿山企业“多、小、散”的严峻现实,我省果敢“亮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丽水市是我省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市之一,其特点是:矿种多、分布集中、矿床规模较大、质量优。目前境内已发现矿产57种,矿产地494处,其中金属矿产25种,非金属矿产32种;大型矿床13个,中型矿床39个,小型矿床12个,矿点310多处。主要矿产有金(银)、钼、铅锌、稀土、叶蜡石、萤石、高岭土、沸石、珍珠岩、陶瓷粘土、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矿产资源和自然环境已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石油、铁、铜、铅、锌、铝等大宗矿产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曾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基地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矿山环境现状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大,矿种丰富。但是,由于采矿占用土地、破坏耕地、草地、砍伐林木、疏干排水,“三废”排放,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结构,天然植被覆盖面积降低、裸露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降低了区域防风固砂、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加剧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等自然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非传统矿产资源(Nontraditional mineral resources)是由赵鹏大等院士在上世纪90年代根据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矿产资源形势的需要提出的,是指受目前技术、经济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尚未被认识、发现或未能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保证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为非再生资源,具有有限性和消耗不可逆性,一旦资源枯竭,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由于多年的开发利用,部分已知的和传统的矿产资源渐趋枯竭。因而,认识发现和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矿业权是以矿产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相应的市场法则,将资源转换成资本,将技术成果转换成商品,形成具有新的价值的财产权,随着我国矿业权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经营、矿权流转正在逐步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作为中国西部矿业大省的青海如何将国有资产的矿产资源有效地按市场规律运行,已成为建立我省现代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七台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大,被囝家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性城市,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保障严重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