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中国耕地资源呈现出"一多三少"的特征:一是耕地资源总量多。世界各国耕地面积排行榜显示,中国耕地总量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印度和俄罗斯。二是人均耕地面积少。中国耕地面积仅约占国土面积的14.0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1.27%。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少。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耕地后备资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沂源县地处鲁中山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仅0.044hm^2(0.66亩),而且山地多,平原地少;旱地多,水浇地少;低产田多,优质耕地少。从最新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看,全县耕地面积为2.44万hm^2,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而旱地面积为1.7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1%;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2.53万hm^2,[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土地面积权有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的1/3,人均耕地1.59亩、人均林地2.79亩、人均牧草地3126亩,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4%、18%和35%;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土地退化、损坏严重.  相似文献   

4.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人人有责。但是,目前我国耕地的现状很令人担忧,如何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表现一耕地偏少且负担过重我国现有耕地约1亿多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10%多一点,不足世界耕地总量的7%,在亚洲没有印度的耕地面积多,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耕地资源的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耕地资源比重明显偏低。不仅如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79公顷。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印度的1/2,美国的1/10,加拿大的1/21,人均耕地更显贫乏。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宅基地管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定海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贫乏,人均耕地面积仅0.42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30%,仅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才能使之处于永续利用的良好状态,为人类造福。立足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尤其是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为进一步推进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倡导节约集约用地,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明确了原则,指明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耕地保护和保障用地是土地管理的两大任务,也是一对矛盾,是今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核心内容.衡阳市土地总面积为153.0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6.6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45公顷,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是衡阳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实现"双保",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 改革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幅员辽阔;资源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国土资源的绝对数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国上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草场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森林资源蓄积量居世界第五位。然而从人均国土资源占有量来看,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资源指数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草地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5,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林地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海洋…  相似文献   

9.
正"三少一差"(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宜耕后备耕地资源少,基础设施条件差)是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也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考虑到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设用地需求将进一步增大,土地供应形势也日益严峻,笔者认为土地整治能极大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管理的现实需求,并成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加强改善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逐年减少,各类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尖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近十几年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抑制耕地减少的趋势。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空前快速发展,建设用地规模也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加,耕地面积仍在不断减少。如,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  相似文献   

11.
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城市规划,对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确城市规划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强调编制城市规划必须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现有的耕地很多还缺乏灌溉措施与抗旱能力,农业产量不高,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对现有土地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这一基本国策目前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后,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0.53%,正处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是一项重要指标。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但与此同时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地之间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城镇化必然会大量占用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怎样处理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如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又保证城镇化进程的顺利实施呢?统筹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关系成为了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1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发展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土地资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处境,这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为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而许多大中城市的人均耕地已经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我国2010年耕地保有面积为19.2亿亩,但到2003年底,我国耕地面积已经降至18.51亿亩。1997~2003年间,我国耕地净减少1亿多亩。农村人...  相似文献   

14.
一、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虽然我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但重约束、轻激励,加之耕地资源地域分布失衡,耕地分布重心持续北移,耕地资源减少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得以遏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简称"二调")主要数据成果公报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0.106 hm~2下降至2009年的0.101 hm~2,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区域耕地资源不协调问题凸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东部地区耕地面积2630万hm~2,仅占全国的19.43%,而  相似文献   

16.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在解读二调成果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守英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外公布,不仅让我们更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也增强了我们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7.
于继才 《国土资源》2009,(10):49-49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立方米,按2000年统计人口计算人均占有量为820立方米,仅相当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十二分之一;亩均占有水量,也仅相当于全国亩均水量的三分之一,不足世界亩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属于重度缺水省份.  相似文献   

18.
加强土地监管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且不可替代.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1.29亩,低于全国人均面积;2007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1.22亩,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07年我国人均仅有1.38亩耕地,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资料显示,现全世界人均耕地为3.38亩,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只有1.52亩,具体到河南省就更加少了,人均耕地只有1.23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与土地供应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面对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财富之母.诚如马克思所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条件".国土资源部2012年12月发布的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32.7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485万亩,灾毁耕地33.5万亩,生态退耕14.2万亩;同期耕地增加483.7万亩,增减相抵,耕地面积净减少49万亩.2011年底,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已逼近18亿耕地保护红线;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