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通过对临沂市玉平沂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现状评估;在计算量化或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估和预测,为工程地质环境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印度IRS-P6卫星数据经济有效、信息量丰富、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对夏藏滩滑坡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运动方式、形成条件及稳定性及危险性进行了遥感解译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了解矿山基本概况和查清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和预测评估。现状评估表明,该矿山主要发育滑坡和危岩,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对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预测评估表明,该矿山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和滑坡,对地下水影响较轻,土地资源和地貌景观影响严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植被恢复工程、挡护工程、排水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对消除或减弱矿山地质灾害,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贺玲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1):37-40,44
通过了解矿山气象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水文特征和岩土工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矿山现状和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现状评估表明,该矿山主要发育有滑坡;预测评估表明,该矿山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和滑坡,加剧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和地(路)不均匀沉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挡护工程、排水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等防治措施,对该矿山地质灾害作出有效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滑坡灾害严重,特别是2008年之后,灾情显著加剧,如何预防滑坡灾害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途径。滑坡灾害的预警模型研究是滑坡灾害预防领域的核心课题。本文对四川省滑坡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开展了滑坡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①以确定性系数的方法量化坡度、地形起伏度、水文地质岩性、植被覆盖度、地震烈度和年均降雨量因子,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定量地进行四川省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并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川省滑坡灾害高危险性区域成“Y”字型分布,此外川中、川东北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也非常高,这与四川省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相符。②在前期滑坡灾害与降雨量统计分析、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以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为静态因子,日降雨量数据为动态因子,通过逻辑回归模型的结果,确定以当日降雨量概率化值、滑坡灾害危险性值、前一日降雨概率化值、前两日降雨概率化值、前三日降雨概率化值为临灾模型影响因子,各因子对预警结果影响程度按上述顺序递减,建立了地质-气象耦合的临灾气象预警模型。通过检验区数据对模型的检验表明,该预警模型能成功预警80%以上的滑坡灾害;通过滑坡灾害群发个例检验发现,该预警模型与四川省现用模型相比,预警区域明显减小,空报率和漏报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将该项目区域视为一个小型区域,以此作为一个区域模型,并分为38个评估单元,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及地质分析法进行评估,针对风电场区域大,地质环境条件多变,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风电场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进行综合评估。将38个单元逐个进行计算后,划分出了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层次分析法的评估结论与地质分析法的结论基本一致,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危险性中等区涵盖地质分析法确定的危险性中等区。推广到类似区域进行合理、定量地划定区域危险性等级,给城市新区建设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国内外及三峡工程邻区的水库震例研究表明,诱发地震的形成及其诱震地点、强度是受水库区地质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因而水库地震危险性预测主要是依据库区的诱发地震环境条件。在研究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环境和概率分析两种方法对库首区蓄水后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估,认为本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地点是九湾溪断裂和仙女山断裂北端,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为5.5级。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地区影响灾害发生的因子各不相同,实际评估过程中难以全面客观地选取适宜的评估因子。机器学习对处理灾害系统的高维非线性问题独具优势,但因模型难以调优而评估效果有限。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双向优化的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在构建因子敏感性指数开展定量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要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共线性分析构建四维(Four-Dimensional, 4D)特征筛选法用于评估因子综合优选;为克服模型难以调优的问题,引入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2种推广能力较强的机器学习模型。最后,以福建省滑坡为例,开展评估方法研究。研究表明:4D特征筛选法能更加客观全面地选取适宜性更高的危险性评估因子,从而降低数据维度、减少信息冗余以提升评估模型性能;DE算法对SVM与MLP具有显著的优化效果,有益于增强模型滑坡危险性的评估准确度,DE-SVM、DE-MLP相较于未优化前模型的AUC值分别提升了4.43%与4.37%;基于双向优化的滑坡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降雨与土地利用类型对福建省滑坡发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福建省滑坡极高危险区普遍年均降雨较高、地形复杂多变,极低危险区主要位于东南沿海一带及闽江流域两侧。本研究为滑坡危险性评估中的影响因子客观选取与机器学习模型调优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9.
道路为线状区域工程,本文以205国道马鞍山段改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其进行相应探讨,分析了205国道马鞍山段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最后提出相应的地质防治措施,完整的叙述线状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的步骤.  相似文献   

10.
简要地阐述了桂阳县东塔景园建设项目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现状成因。根据现场调查勘探,利用滑坡数学模型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及评价,提出了该滑坡的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SHALSTAB和TRIGRS等浅层滑坡物理确定性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降雨入渗动态守恒的瞬态降雨
入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初期降雨过程、降雨历程以及饱和非饱和入渗过程,证明了SHALSTAB模型是该模型的特殊形式,并克
服了TRIGRS模型参数繁多及一维入渗路径的问题。将无限边坡模型、瞬态降雨入渗模型和GIS进行耦合,研发了可用于大范围
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的集成系统,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参数和降雨特征即可对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
估。   相似文献   

12.
山区往往是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高发区,其中有许多村庄分布,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对其产生危害。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滑坡的基本特性和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较好的避免或减轻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这篇文章以忻州市静乐县赵家沟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对山区地质环境条件下,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为相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滑坡和泥石流是陕南山地成灾的主要物理地质现象。本文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地质、地貌、水文工程地质特征、水文气象、人为因素诸方面,简要的分析了陕南山地滑坡、泥石流形成条件、区域分布规律滑坡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和滑坡转化成泥石流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位于骊山的明圣宫滑坡是一个复活的古滑坡,为研究明圣宫滑坡的滑动破坏机制,对滑坡的地质背景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应用有限元建立明圣宫滑坡数学力学模型,计算分析该滑坡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浅海或海岸带地区可产生海底滑坡,海底滑坡虽然不经常发生,但一旦发生往往比较剧烈,危害性较大,对海下工程及钻井平台、海底电缆可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应当对海底滑坡的危害及预防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GIS技术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浅层滑坡进行了区域分析,在栅格GIS的空间环境中,利用AHP多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加权叠加空间图层,对黄河水下三角洲区域进行了滑坡危险性评估,预测了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滑坡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主要位于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的水深5~15 m之间的水下三角洲前缘斜坡。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弥补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中影响因子和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依据斜坡几何形态、岩性、地质构造、河流侵蚀、土地利用类型、人类工程活动、降水条件等影响因子与研究区实际已发生的滑坡灾害数之间的关系,编制重庆市万州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标准,并基于GIS技术和信息量模型法,计算滑坡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就万州区滑坡危险性进行区划,最后基于乡镇行政区对该区滑坡危险性区划进行细化。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坡高为90~200 m的地形、1 024~1 060 mm的年降雨量以及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岩层等因素对万州区滑坡发生影响较大;根据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标准,万州区滑坡灾害被划分为高、中、低、极低等4个危险区;应用信息量模型法得到的万州区滑坡危险性区划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高危险区和中危险区面积分别为564.4 km2和848.6 km2,分别占万州区总面积的16.3%和24.5%,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及支流两岸的居民相对集中区以及公路干线地段;高危险和中危险乡镇主要分布在万州区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干流两岸,尤其是左岸的黄柏乡、太龙镇、天城镇、李河镇等以及万州主城区。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崂山区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及治理施工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岛市崂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对区内地质灾害点全面调查、排查和勘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编制出崂山区典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为该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栖霞市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崩塌和滑坡,尤其是泥石流灾害频发,其形成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因而在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危险性趋势进行了分区评价,确定了泥石流灾,将泥石流的发育频度、面积密度和规模进行了分级,采用袭扰系数法对区内泥石流灾害的害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泰安市地处鲁中山区,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是山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在强降雨条件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发育现状、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地貌特征、岩土体特征、地质构造、降水、植被、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地质环境条...  相似文献   

20.
滑坡的形成需要有特定的地质条件,即一定是斜坡临空面,易于滑动的岩、土体,有软弱结构面及地下水软弱面不断活动等基本的地质条件。另外,还需有一些常常导致滑坡、崩塌发生的影响因素,如灾害性降雨、地震、人工活动等。滑坡的形成是上述各种因素的不利组合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