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苏联科学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计划于1987年9、10月份在挪霍德克或海参威市召开“亚洲大陆到太平洋过渡带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成矿学”的中苏讨论会。 苏方建议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地质所、地球物理所和大地构造所的学者参加会议,交流过渡带的地学研究成果,磋商中苏双边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通过海洋沉积物研究第四纪气候与环境问题又是海洋地质学的部分研究内容。现在,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已设立了海岸线分委员会和珊瑚礁分委员会。国内许多单位都做了不少海洋及海岸的工作,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内的海洋所、南海所、地质所、地球化学所等。  相似文献   

3.
由首席科学家、新疆大学潘晓玲教授主持的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该项目研究期限:1999年10月—2004年9月,资助经费:3400万元;依托部门: 新疆科技厅、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要参加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研究区域:贺兰山以西、昆仑山系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达2.5×106 km2。 该项目将围绕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先生莅临我所讲学。翟院士一行是在参加“江西新一轮地质找矿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研讨会”后来我所进行讲学的。翟院士在认真听取我所有关同志关于“所情”、“相山矿田特征”及“江西省乐安县山南铀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进展情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成矿系列及流体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成果包括中国科学院1980~1985年组织的横断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六五”期间资助项目“三江地区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及成矿”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横断山锡矿带地球化学”的综合成果。内容包括区域地质、构造、花岗岩类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相似文献   

6.
“新疆北部与邻区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条件对比研究及前景评估”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902(新疆“三○五”项目)的专题研究成果,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和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该成果应用了近代地球...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于2003年10月28~30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新装修的科研大楼内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地区的2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海外华人学者15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校长、院长、系主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海洋所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为例,从基金资助的研究进展及管理方法入手,介绍了基金项目管理与组织工作的一些经验;并针对提高申请竞争性、基础研究凝聚力及正确处理基金资助项目与其它项目的关系等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讨论会“板块俯冲和折返的地球动力学”于2003年11月21~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这次会议既是“第三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也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深俯冲作用”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华北东部盆山系统与战略资源预测”2003年度工作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等下属18个单位的160余位中青年学者欢聚一堂,就近年来化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为了进一步开发盆地的油气资源,一九八一年,新疆石油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共同签定了《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形成规律》的研究协议。中国科学院将此项列为院“六五”重点研究项目,由院地学部组织兰州地质所、地球化学所,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长沙大地构造所、地球物理所、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所等六个单位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北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北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联合资助的择优支持研究项目。该项目内容包括对我国西北五省区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极低速气象标定风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科学大气物理所,在北京建成极低速气象标定风洞一座。自1984年7月正式投入运转以来,先后为天津气象局、广州中山大学气象系、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冶金部环保所、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无锡无线电厂,中科院大气所等单位研制的风标式、螺旋浆式风速仪和风向仪以及低空探空等气象仪器,进行了下列项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汤志云 《地质学刊》2006,30(3):171-171
为加强国内凹凸棒石粘土资源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技术交流,加速国内凹凸棒石粘土资源开发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江苏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和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5月23日在盱眙县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凹凸棒石粘土科技高层论坛暨科技合作会议”。此次会议展示了26项科研成果及专利,14篇论文参加了大会交流,签订了8个合作项目。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试所承担了“凹凸棒石性能测试及行业标准研究”项目,该院程寿森教授作了题为《标准化技术是凹凸棒石粘土产业化的基础》专题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25日下午,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了院士学术讲座。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双聘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先生为广大师生做了关于“中国东部阴山造山带岩石圈精细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的报告。报告中,滕院士以“中国东部阴山造山带岩石圈精细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为实例,  相似文献   

15.
水利部委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中国 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下通过专家评审。   审查会于2001年1月10~11日在北京园山大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所副所长郑天愉研究员主持,水利部总工程师高安泽、调水局副局长许新宜出席会议并讲了 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 究所王思敬研究员任组长,两院院士张宗祜研究员等国内著名工程地质、地球物理专家13人 组成评审专家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员王思敬、许兵、伍法权研究员出任专家 组成员。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主持单位黄河水利委员 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汇报,细致审查了相关资料,通过充分讨论,认为该报告达到了南水北 调西线工程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同意通过审查,并建议水利部尽快批准进入 下阶段工作。   会议还审查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聊城—兰考隐伏活动断裂综合研 究及黄河下游河道稳定性分析研究”报告。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中心和北京中科务实地质工程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承办。    (王存玉供稿)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3-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国际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市成功举行。此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其中与会的国外科学家24人。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吴国雄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商原研究所姚檀栋所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索朗多吉局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吕世华副所长、中国扬名科学研究院卞林根副院长、…  相似文献   

17.
1 背景 1989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球科学家队伍现状研究与中国地学家数据库”。经过二年半时间,于1992年6月建成中国地学家数据库。本文是对该库中派生出142所高校中2314位高校地学专家的基本情况,参加重大科研情况(观测考察项目)及获奖成果,参加国际合作、学术论著等60多项信息内容近20万条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研究分报告(有关项目可参见附件:中国地球科学家数据库信息集表A.B.C.D)。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地质学刊》2006,30(3)
“首届中国凹凸棒石粘土科技高层论坛暨科技合作会议”在盱眙召开为加强国内凹凸棒石粘土资源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技术交流,加速国内凹凸棒石粘土资源开发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江苏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和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5月23日在盱眙县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凹凸棒石粘土科技高层论坛暨科技合作会议”。此次会议展示了26项科研成果及专利,14篇论文参加了大会交流,签订了8个合作项目。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试所承担了“凹凸棒石性能测试及行业标准研究”项目,该院程寿森教授作了题为《标…  相似文献   

19.
大洋钻探与中国地球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枢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3):213-214
大洋钻探与中国地球科学孙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100083)1994年12月7~9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大洋钻探与中国地球科学”研讨会,到会的有有关领导同志、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各方面专家等约50...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3-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国际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市成功举行。此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其中与会的国外科学家24人。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吴国雄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所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索朗多吉局长、中国枓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吕世华副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卞林根副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