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超  文艳 《海岸工程》2002,21(2):26-30
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加入了WTO、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等新形势下,各行业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旅游业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城市旅游,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旅游资源价值,形成自己的特色;推动国内、国际旅游发展;从新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时机研究、制定、实施新的旅游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青岛的旅游发展为例,提出了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海岛旅游有着休闲与放松,浪漫与时尚,远离城市喧嚣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备受旅游者的喜爱,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现在,国外很多海岛的旅游业达到了高度发展的状态,而中国海岛旅游正处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因此,需要借鉴世界一些已经成熟发展的海岛旅游经验来促进我国海岛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文章首先论述我国海岛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其次,借鉴世界著名海岛旅游的成功开发经验;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挥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加快长海县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旅游凭借其神秘性和冒险性已经成为世界旅游热点,但我国对海岛旅游的研究却明显滞后。为探讨海岛旅游的一般规律,本文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分析了长海县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并对其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长海县的旅游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受体制瓶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其海岛旅游资源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变资源为效益,应从旅游资源优势等方面着手,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合理进行开发建设,以达到加快长海县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南极旅游资源,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文章从旅游人数、旅游线路和方式以及旅游客源3个方面概述南极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在南极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旅游人数1994—2017年经历增多、减少又增多的过程,并于2017年达到新的峰值;西线和乘船是南极旅游的主要线路和方式,其中登陆游客占比较高;美国是南极旅游的最大客源国,我国于2016年成为第二大客源国;面对南极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法律和管理体系不足以及市场利润和话语权缺失的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发展旅游企业和建设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一体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不仅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而且为实现长三角一流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海洋旅游休闲产品缺乏地域特色以及其他休闲产业的竞争等都成为制约海洋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为促进上海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上海海洋旅游业为系统,将影响海洋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作为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创新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影响上海海洋旅游业发展的9项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上海海洋旅游业须采取的发展策略包括增加海洋旅游专业人才、完善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的海洋旅游中介机构以及提高海洋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涉及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求的协调发展,本文侧重于对青岛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对青岛市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定位进行探讨,提出实现青岛旅游业更高水平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考 。  相似文献   

7.
山东滨海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克勤 《海岸工程》1999,18(2):6-10
山东半岛拥有长达3121km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海岸风光优美,优质沙滩众多,有闻名遐尔的沿海名山和绮丽海 我国亚热带、温带海岸中,开发利用的前景比较乐观。山东滨海旅游业应以旅游项目的开发来带动发展,在旅游项目开发上,必须避免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和低质 效、粗放式经营的问题,以重点项目带动整体发展,突出海洋优质,大力开发海陆观光、海滨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滨海旅游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旅游不仅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充分认识了滨海旅游这一重要性。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滨海旅游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发展战略进行选择,并构建战略体系和支撑体系,以求指导我国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盛红  董玉明 《海岸工程》2001,20(4):63-68
滨海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讨论了山东沿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发展滨海旅游与滨海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探讨了使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旅游市场开发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寿升  吕华 《海岸工程》2002,21(1):75-79
海洋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成为21世纪旅游的热点.中国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市场的开发已初见成效.就我国海洋旅游市场的现状,主要是其构成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海洋旅游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与地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海上旅行活动历史悠久,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现代的海洋旅游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中具有先导地位,发展潜力很大。为了促进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发展条件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使中国早日跻身于世界海洋旅游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我国海岛县旅游发展状况以及助力海岛高质量发展,文章构建海岛县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熵值法对全国海岛县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测算,发现旅游总收入、全年旅游人数、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以及客运周转量5项指标对海岛县旅游竞争力产生主要影响;深入分析我国海岛县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形成机理,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估计海岛县周边海岛的旅游竞争力,并对提高海岛县旅游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岛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海岛旅游发展必须兼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文章提出了树立海岛旅游发展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海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海岛生态旅游发展、加强海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推进适用海岛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研发和应用等保护和改善旅游海岛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慎丽华 《海岸工程》2002,21(2):13-20
旅游所产生的“人流“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情报流“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经济领域--旅游经济领域.旅游经济的主体是旅游业,通过论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史、市场形态阐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预见旅游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我国海洋科考船的建造和应用水平,促进远洋和极地渔业发展,文章根据国内外海洋科考船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我国海洋科考船在海洋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海洋科考船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海洋科考船发展早、数量多且装备先进;我国海洋科考船发展较快,但仍需提升数量和技术,在建和研发船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在促进海洋渔业发展方面,我国海洋科考船存在远洋和极地调查能力以及集成功能较弱的问题;基于海洋科考船在提高极地作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海洋渔业发展需求,我国海洋科考船的建造和应用应加强顶层设计、技术应用和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7.
狄乾斌  赵晓曼  王敏 《海洋通报》2020,39(2):160-168
旅游生态效率是反映旅游经济与旅游环境双向效应(bi-effect)的重要判断指标。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我国东部沿海18个主要滨海旅游城市的旅游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沿海18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中等水平,平均值处于0.727~0.894,阶段特征明显,呈现前期平稳发展,中期下降,后期回升的发展趋势;(2)各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分为下行风险型,持续成长型,稳定型和波动型4种发展类型。平均效率值最高为天津,最低为三亚;(3)分解效率均值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次之,技术进步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4)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已经成为阻碍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进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