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论评》2006,52(3):351-351
中国地质学会全体会员: 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基本矛盾科学判断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明确了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加强地质工作的主要措施。《决定》为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推进新时期地质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地质工作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给我国地质工作带来又一个春天。同时也对我国地质工作和广大地质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众人盼望的《中国南方铀矿地质志》终于和读者见面,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铀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给我国铀矿地质事业创建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满怀信心地跨人“十一五”之际,新年1月28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决定》全面分析了我国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地位作用、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地质工作的主要措施。这是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地质工作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表明我国第二轮地质找矿工作的春天已经到来了!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地质工作形势,深刻领会《决定》精神,以全新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科委批准,从1997年起,《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更名为《前寒武纪研究进展》。更名后的《前寒武纪研究进展》,是由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一种前寒武纪地质科学的综合性新刊物。《国外前寒武纪地质》创刊于1978年,是为适应当时我国地质工作形势和满足科研和生产需要而创办的一种情报类刊物,19年来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引进了大量有价值的地质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如今面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原刊已很难满足要求。为此,经地矿部报请国家科委批准,在原公开发行的帼外前寒武纪地质》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代国标 《地质论评》2022,68(6):2088-2088
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百周年,表彰一批在我国地质科技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 45 周岁以下的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学会于 2022 年 2 月 22 日启动了第十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申报及推荐工作。“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是为缅怀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对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鼓励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献身地质事业,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贡献。根据《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章程》和《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规定,中国地质学会开展了第十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评奖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不想写什么了,可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发布,我为之一振,因为《决定》为地质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地质工作带来了又一个春天!国务院这一重大决策,是我国地质工作历史进程中具有咀程碑意义的大事,是推进新时期地质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此前小久,国务院还发布了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7.
李生红 《探矿工程》2006,33(2):10-10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建立新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1 办刊宗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是由中国地质大学 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 发行),以反映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 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科研成果为 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 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目的.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刊登内容 主要包括: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 理、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找矿勘探、水…  相似文献   

9.
吴春发 《江苏地质》2004,28(4):214-217
农业地质是以地质理论为基础与大农业专业理论相结合以解决农业相关问题,服务于农业,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正在广泛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获取了较多的农业地质信息,但信息利用程度低,发挥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农业地质研究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农业地质信息在农业区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目前我国铀矿地质面临的形势和国内外铀矿地质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寻找经济可采用可溶浸的铀矿床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目前的必然选择。铀矿地质工作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近期的主攻方向是寻找经济可溶浸的铀矿床,尤其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文中还提出了确保铀矿地质找矿目标顺利实际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它既担负着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又担负为煤炭开发、利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地质服务的责任。煤炭地质发展必须依靠煤炭地质科技,煤炭地质科技必须围绕着煤炭工业发展而开展工作。建立新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是我国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来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基本覆盖了基岩出露区,平原区围绕水文地质、石油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等开展了大量地质(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科技工作今后的发展重点《地质矿产部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地质科技工作今后的发展重点是:(1)基础性研究地学基础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重大基础性地质问题,探索地质发展规律,深化地质问题的认识,创立新的地质学...  相似文献   

14.
地质勘查的经济效益观柴东浩(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地质勘查是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规划)的先行和前导,其本质有两重性:一方面地质勘查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特别是像我国这种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而已知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又较少(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论文简述了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历史发展,着重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内容,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及水资源短缺、城市废弃物处置以及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仅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方向:(1)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资源综合调查评价;(2)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3)城市群、城市密集区环境地质适宜性综合评价;(4)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5)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6.
袁见齐教授给秦仲达部长的信①编者按:袁见齐教授是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地质教育家和矿床学家,我国盐类矿床地质的奠基人,长期兼任化学工业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顾问。他对我国的找钾事业鞠躬尽瘁,倾尽心血。先生年及耄耋,身患癌症,病榻之上,仍在为中国的找钾...  相似文献   

17.
加强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相油气地质研究必须立足于全球,要搞清我国不同时期海相地层的发育特点,首先要解决其在全球板块构造演化中的定时定位问题,对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的研究,在观念和具体方法上都要区别于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特别是海相油气地质数据库的建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勤 《铀矿地质》2005,21(4):193-195
核地质事业是核工业的基础和先行。半个世纪前,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55年4月2日,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地质部第三局在北京成立。专门负责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5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核地质工作者以地质找矿为荣、献身铀矿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新世纪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论述了综合钻探技术是我国未来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发展综合钻探技术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前期应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鸿祯 《第四纪研究》1994,14(2):115-118
尹赞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一位开拓者和组织者。尹先生对科学界、地质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地质教育方面,自1952年至1956年,他参加了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了第一任副院长兼教务长。在北京地质学院任职期间,他竭尽全力推进各项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学生,满足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地质人才的需求。他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成就而自豪,并长期关怀学院的成长,关怀地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缅怀尹先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推动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使之建成为当代地质教学和科研的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