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人们在研究数字地面模型的内插方法时,倾向于研究计算较为复杂的样条函数、样条有限元、最小二乘配置等方法。而多面函数法被认为理论上不够严密,很少加以研究和应用。实际上,若从精度和经济两方面同时考虑,多面函数法还是一种值得研究和使用的方法。最近作者在进行DTM内插的研究时,使用多面函数法作对比试验,其中选用吕言的三次曲面作为核函数,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快速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以规则格网加特征点取样建立地面数字模型的方案,并以最小二乘配置法和多面函数法为基础,导出了一种适应于该方案的快速内插方法。本文还就配置法和多面法的内插精度进行了多种试验,得出了几个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邱卫宁  王锲 《测绘工程》2008,17(1):10-13
推导出考虑了平面坐标误差情况下的曲面拟合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精度评定公式。此方法简单,易用程序实现,并可应用于曲线、曲面、数字地面模型、地壳垂直形变和多面函数拟合模型的参数估计中。结果表明,在曲面拟合模型中顾及平面坐标的精度,将使拟合精度及参数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调兵山地区,选择61个已知点作为起算数据,采用移动三角面法和双二次多项式曲面内插法建立该地区的DEM模型。经实验分析发现,移动三角面法建立的DEM内插中误差值要高于双二次多项式曲面内插中误差值,尤其在地势变化比较大的区城内插精度比较高,适合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区域的高程内插。双二次多项式曲面法建立的DEM在地势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区内插精度要高于移动三角面法,适合地形起伏较小地区的高程内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数值逼近的观点,对测量中常见的坐标变换问题采用配置法、多面法、移动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论平面坐标变换或空间坐标变换,移动法都是最有效的一种数值逼近方法。研究还发现,配置法使用的协方差函数其线性组合的值在内插点上往往偏小,从而导致精度较多面法差。  相似文献   

6.
多面函数法GPS高程拟合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  田林亚  李斌 《现代测绘》2005,28(2):20-22
高程异常一般呈多曲面分布,在局部区域内,建立多面函数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利用多面函数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除选取分布均匀的中心点外,核函数形式的选取直接关系到GPS高程拟合的精度。对几种多面函数模型进行研究和比较,并在某桥梁建设中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Coons曲面的规则格网DEM表面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插是数字高程模型的核心问题。目前的内插模型主要是由离散的格网数据构建的连续曲面,直接以点推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地形误差。本文建立的Coons曲面DEM表面模型,首先利用离散的格网数据构造与格网边界相对应的地形剖面曲线的拟合曲线,再基于拟合曲线构建DEM表面模型。实验表明:Coons曲面DEM表面模型是一种高精度的DEM表面模型,其地形模拟误差比直接基于格网数据建立的双线性内插、样条函数内插和移动曲面拟合法的误差都小,实际地形模拟误差与双线性模型相比减少15%-28%,且精度随着构建边界拟合曲线所用格网点的增多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8.
抗差趋势面与正交多面函数结合拟合DEM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数据内插是DEM建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提出将趋势面与多面函数结合拟合DEM数据。在趋势面拟合过程中,提出将局部有显著起伏的采样点视为异常观测值,采用抗差估计法,控制显著异常点对曲面拟合的不利影响;针对多面函数拟合中,难以合理地选择节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计算各节点核函数对曲面拟合贡献的大小,并依此为依据自适应地选择节点。最后利用新提出的方法,对野外实测的地形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进行趋势面拟合后,再进行多面函数拟合,整体上优于直接利用多面函数拟合,而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的多面函数拟合法的精度明显优于常规的多面函数拟合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面函数法、加权平均法、线性内插和双线性多项式内插等方法,建立内插模型计算未知点地面沉降值,并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DEM在工程建设与自然科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如何准确、高效地运用曲面内插成为内业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辽宁省调兵山试验区域内已知点数据为基础,对比了移动三角面内插法、双多次多项式曲面内插法、Zernike多项式曲面内插法的内插精度,研究了按曲面坡度分区讨论对内插的改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按曲面坡度进行分区,使用多项式和移动三角面法进行混合内插,能很好地削弱地势对精度的影响,使DEM曲面内插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最小二乘配置法在GPS高程异常推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最小二乘配置法的基本原理,并在水准联测点不多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平方根函数作为各随机参数间的协方差函数用于推估GPS高程异常值。由于最小二乘配置法的函数模型中同时考虑了非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使得高程异常值的推估精度更高。实例分析也证明了此模型在精度上优于传统的平面拟合模型和协方差推估模型。残差分析表明此方法更适合于同时存在内插和外推高程异常值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求解高精度的高程异常时,多面函数在理论上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复杂曲面,但其核函数与平滑因子的选取,以及定权的方式都会对拟合效果产生很大影响,而移动最小二乘(MLS)多面函数法通过对权函数合理的调整,使不同的待定点建立不同的多面函数模型,有效提高高程异常的拟合逼近精度.  相似文献   

13.
数字高程模型广泛应用于测绘科学各个领域,如何建立模型并高效率地进行内插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文中以辽宁省黑山市调兵山地区三维坐标采集数据为基础,使用多项式曲面内插法、加权平均法和组合方法进行内插,对比内插精度,验证加权平均对多项式内插精度的影响,研究组合方法的可行性,找出适合实验区域的内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域使用多项式和加权平均内插方法时加权平均方法内插精度最高;加权平均方法能较好地优化多项式内插精度;组合方法中加权双三次多项式内插方法能较好地削弱地势对精度的影响,是一种适合实验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面模型中多面函数内插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数字地面模型内插法中较为知名的多面函数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选用了十分简单的三次曲面作为多面函数的核函数,其效果优于Hardy 所采用的双曲面方法。这种三次曲面法具有无需任何待定参数且适应于各种地形等优点,示于若干实际算例中。  相似文献   

15.
地壳垂直运动的研究中,多面函数法是一种传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通过首都圈和晋冀蒙两个地区的实例,对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与多面函数模型等几种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在拟合精度上优于其他几种模型,拟合残差更稳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多面法核函数,迄今所见到的文献都是针对旋转面母线函数进行分析讨论,所得到的结论也多是针对由核函数所构造的系数矩阵的,而未能直接给出核函数本身的必要条件。本文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把核函数表达为复平面上的实值函数,即三维空间的曲面函数,其线性组合即为多面法的插值函数,也就是说,我们把基准平面OXY看成为复平面π,复变  相似文献   

17.
用数值拟合法确定GPS正常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论述了用数值拟会确定GPS正常高的几种方法,研究了多项式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拟会和三次样条函数曲线拟合的模型选择、水准点布设及拟合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供GPS水准参考,软件可供选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的介绍,阐述了基于EGM2008"移去恢复"法的原理,应用工程的实例数据,对比直接构建的一次曲面、二次曲面以及多面函数数学模型的精度,分析检查点的内符合与外符合差值,结果该方法较常规方法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程拟合是GPS高程测量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二项式曲面拟合法和多面函数拟合法的基本原理,在较小区域内设计相关试验分别对二项式曲面拟合法和多面函数拟合法的拟合精度及分别选取不同的已知点时二项式曲面拟合法的拟合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得出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移动法是数字地面模型DTM中广泛使用的数值逼近方法。本文讨论了移动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最后以坐标变换为例进行的实际计算表明:1)移动法在大地测量某些领域内是一种方便理想的内插方法;2)可以得到每个数据点上的“真误差”,因而解决了许多拟合法难以给出可靠精度估计信息的缺陷;3)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来探测和剔除粗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