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别——桐柏山区综合科学考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83)科发字第0804号文下达的“我国亚热带山地丘陵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途径”这一重点课题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第一分队(河南省科学院牵头主持、地理所、生物所业务人员组成)承担。 该项工作从1983年开始,经过1984、1985年两年的艰苦努力,基本上完成了大别——桐柏山区鄂、豫、皖三省四十多个县(市)的野外考察和收集资料工作。1986年转入补点调查和分片总结。最近完成了皖西片的总结,撰写出皖西山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分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商品  相似文献   

2.
一、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巴彦淖尔市境内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矿种多、储量可观、质量较好。特别是化工原料、建材原料非金属资源有明显的优势,是自治区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地富集区之一。现在我市境内共发现的非金属矿产有44种,其中硫、沸石、伴生磷、珍珠岩、红柱石、长石、云母等非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矿山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矿产综合利用率低,无序开采,导致资源浪费。为此,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桐柏大别山区是一相对完整的地质单元,区内大中小型矿点、矿床1000余处,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约有30多种,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都有分布。全区以化工、建材原料为主的珍贵非金属矿床特别突出:贵金属金、银矿的储量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能源矿产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煤炭资源相当贫乏。 一、金属矿产 桐柏大别山区金属矿产品种较多,但多小型矿床,开采价值较大的金属矿藏有铁、银、金、铜、钛、钇等。 1.铁矿 本区东端庐枞铁矿为一大型内生矿床,其储量达61779吨,品位Fe35.82~45.58%,矿石主要是磁铁矿、矿体赋存在喷出岩中,埋藏较深,平均在400米以下。此外,鄂北黄梅城关附近有菱铁矿,品位一般都在50%,工业储量4960万吨。信阳、桐柏,泌阳、确山一带分布有多处小铁矿。区内外生矿床主要分布在皖西金寨、霍山、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宜昌地区、宜昌市、巴东县、万县地区、涪陵地区、黔江地区,共计31个县市,本区位于长江中游,居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全区总面积83804Km~2,总人口1760万。 一、三峡地区资源供给水平与结构 1.三峡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查明本区矿产44种,主要分布在宜昌、涪陵地区,有经济意义的矿产地共664处,有34种矿产已探明一定的工业储量。其中,探明储量丰富、有开发利用优势的矿产有磷矿、铝土矿、汞矿、盐矿等。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市及毗邻地区矿产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之称的呼伦贝尔,不仅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同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科研单位及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呼伦贝尔市已发现矿产9类65种,占自治区已发现矿产总数的49%,探明或初步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49种,矿产地300余处,累计探明总资源量317亿吨。按照资源赋存状况,我市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一盆两带”上,即:海拉尔盆地、得尔布干成矿带、大兴安岭成矿带。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海拉尔盆地;有色金属、贵金属则主要分布在得尔布干成矿带和大兴安岭成矿带上。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本文综述了我国33种主要矿产的供需现状,通过对主要矿产90年代初静态保证年限与2010年预测需求保证年限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认为未来30—50年内我国矿产资源中对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的部分大宗矿产面临的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必须尽快寻找和采取有效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并分类提出和论述了我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非金属矿产实现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秦岭-大别地区矿产开发与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秦岭-大别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提取价值 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提出了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5条措施:即强化矿产勘查工作,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综合性矿物原料基础和加工产业基础;综合开发、综合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实行统筹管理、保护性开采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使工业发展具备了资源基础。但矿产资源做为耗竭性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用一点儿就会少一点儿。而目前我区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的问题日渐突出,若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导致矿产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利用,从而影响到我区及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内蒙古矿产资源特点1.1我区为矿产丰富的资源大省(区)经过地质工作者多年的努力,我区发现的矿种达135种,查明有一定储量的上表矿产93种,其中有68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29种矿产的保有有储…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1,(5):36-37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直至清代,寻找、开发利用它们的方式始终变化不大,以小规模手工业的方式进行。其矿产种类也只限于金、银、铜、铁、锡、铅、锌、镍、汞以及少量的非金属矿产如煤、硫、硝、碱、盐等。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矿业的迅速发展,自19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引进科学的普查找矿方法与地质科学理论,有目的地开展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和开采,  相似文献   

11.
分析秦岭—大别地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划分该区矿产资源经济区和测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提出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境内)能源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划定各类能源资源有利富集区域,确定能源矿产资源叠置组合类型,结合能源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叠置能源矿产综合勘查开采的相互影响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能源叠置区进行划分,提出各区块叠置能源矿产的开发时序和综合勘查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秦岭-大别地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划分该区矿产资源经济区和测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提出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经济振兴的基础。根据全省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可将全省矿产资源划分为现实优势矿产、潜在优势矿产、有一定储量的较重要矿产和现实劣势矿产四部分。矿产资源是一种潜在的财富,在未开采出来变为商品之前,它具有复杂的可变因素,因而要有正确的认识和预见,制定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矿产资源的强力开发要有计划性,在“放开”、“搞活”的同时,还要做到“管好”,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区域经济价值法研究推算,全国潜力评价的铁等23个矿种的总价值达244.4万亿元,其中查明的为85.4万亿元,仅为总价值的1/3。"日前,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子项目——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项目组得出上述结论。该项目组专家称,这一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找矿前景依然广阔。区域经济价值法是一种根据已知地区的单位区域矿产量和单位区域价值去类比、估计研究区资源概况的资源评价方法,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九十八项推荐的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加工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河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翟培  王俊 《西部资源》2012,(2):37-40
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在勘查区矿产普查阶段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为下一步详查阶段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对减少矿产勘查开发投资风险、提高矿产勘查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据普查区地质、物化探工作成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普查区锡矿(化)点地质及矿化体特征,对矿区内化探次生晕元素异常组合特征及物探激电剖面异常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推测矿区隐伏构造及矿化体规模,并结合本区域地质、矿产分布、物化探特征,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对其规模进行预测,预测资源量(3342)。  相似文献   

18.
由内蒙古国土资源信息院编制的《内蒙古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投资指南(2005)》,现已完成印制出版工作,将正式向社会推出。——该书依据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的政策法规,结合当前的矿业权市场情况,全面收集、分析和研究全国及自治区的各类矿产资源及信息,主要内容分为“投资环境”、“矿产资源及其潜力”、“投资项目”三个部分,包括地质矿产勘查项目113项。——本书的推出不仅宣传了我区的能源矿产优势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向,为我区各地招商引资工作搭起一个平台,而且对我区的矿业权市场化建设,加快实现我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将起到…  相似文献   

19.
赤峰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70多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有43种,矿产地1200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500亿元。贵重金属(金、银)、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矿产是赤峰市的优势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20.
郝俊峰  高征西  闵慧 《西部资源》2015,(2):86-88,91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以石墨、电气石、萤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且矿石品级好、质量高,潜在开发利用价值极高。但是国内长期以来在非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与经营管理方面相对粗放,产品低端,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低,开采消耗量大,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经济转化效益不高,优势无法较好的释放。特别是对非金属矿的潜在优势估计不足,节约利用与有效保护方面重视不够,一直存在"低出高进、外国以购代采"的现象。笔者试图通过乌兰察布市较具代表性的几类非金属矿产的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当地的潜在资源优势等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潜在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对策:一是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清醒地认识到非金属矿的潜在优势,有必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限制性开采和必要的储备与保护;二是针对非金属矿山的资源整合,应以产业链的延伸和新兴矿物利用技术为准入门槛和发展方向,促进矿山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三是发挥政府的职能,借鉴我国近年在稀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有必要成立潜在优势非金属矿物开发利用的专门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