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计算机系统中除计算机的通用设备外,还有一些地震传输台网专用设备,如地震触发器、编码遥控设备、SZ—3回放定位装置、SC—60型光线示波器等。这些设备必须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联接。而这些接口电路是由台网用户自己设计,因此在设计和联接时必须注意计算接口的有关约定,不然不仅会影响专用设备的可靠性,还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就是以地震专用设备与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联接时应解决的问题为例进行简要地讨论,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可供台网联调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短周期地震计主要用于观测地方性的微小地震,用速度传感器设计的反馈式短周期的地震计的工作参数稳定性不好,是国内外观测实践都证实了的问题。借鉴位移传感反馈地震计工作参数偏差较低的思路,介绍了通过采用函数变换方法设计速度传感反馈地震计的解决方案。用函数变换方法设计的速度传感反馈地震计,既实现了加大负反馈深度又不降低噪声指标的双重目标,有加深负反馈和由闭环反馈生成的闭环周期位于通带外的优点。即便是机械摆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或随时间推移而出现了漂移或老化,其对通带内的幅频特性的影响亦较小。由函数变换电路生成摆函数的工作周期及工作阻尼与机械摆的参数完全无关,仅取决于变换电路中的两个电阻和两个电容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杨峰  李锰 《内陆地震》2010,24(3):241-246
为研究介质非均匀性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编制开发了模型可定制的二维细胞自动机模拟软件。针对软件设计中出现的非均匀断层结构模型的建立、系统模拟数据记录结构设计以及内存管理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改善了模拟系统所需的几种关键算法,使研究人员能根据需要灵活设定模型的介质参数。并利用内存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型模拟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硬件瓶颈问题,从而提高了细胞自动机模拟系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能在搜救地震受困人员时,实时监测灾区情况,增强实时性及降低搜救误差,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地震受困人员应急搜救中的应用,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地震应急搜救系统,采用RFID识读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上,再反馈至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中的监测防御模块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开启射频模块,命令现场报警装置响应报警应急搜救信号;通过蚁群算法获取最优搜救路线,及时搜救地震受困人员。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系统可有效搜救地震受困人员,且系统的吞吐率高达90%,搜救准确率均值高达97.6%,耗时均值仅为0.88 h,具有较高的搜救准确率和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的区域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38°~43°N,104°~116°E)。通过对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系统(简称"数字系统")、模拟地震观测技术系统(简称"模拟系统")同步观测记录的对比,可以看到,数字系统在判断震相初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检测地震的能力明显高于模拟系统;在测定地震发震时刻、震中位置等方面,与模拟系统存在一些偏差,但差异并不很大,因此数字系统目录与模拟系统目录能够基本衔接。  相似文献   

6.
地震反射走时拾取是反射走时层析成像的首要环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炮点域、共检波点域、共中心点域、共偏移距域的多域人机交互反射波走时拾取方法。通过分析地震记录在不同域的特征,选择最佳的域进行反射波同相轴的拾取,在人机交互的环境下采用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提高拾取的准确度和效率。利用Qt语言编程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多域显示及反射波走时多域人机交互拾取软件。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的走时拾取结果表明,该软件操作灵活方便,对复杂地震资料的反射波走时拾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松  康英  黄文辉  刘军 《中国地震》2011,27(2):155-164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自动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之内自动确定出地震的3要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282个4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的人机交互速报结果(CC)匹配;70%的地震震级误差≤0.3;69%的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20km,73%的国外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50km;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平均速报时间为3.5min,国外地震平均为11.1min,该系统速报速度明显高于人机交互速报速度.全球6级以上地震中有284个的定位结果与欧洲-地中海地震学中心(EMSC)的实时定位结果匹配,其中49%的地震震级误差≤0.3;73%的地震水平误差不超过50km,68%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50km,对于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深源地震,90%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不超过50km.另对未匹配及误差较大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768遥控装置发送机部分电路的研制与应用1引言768遥控装置由发送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组成,主要用于遥控检查和检验地震遥测系统。768遥控装置每天发出的标定指令和野外拾震计的标定响应脉冲,直接反映了地震遥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度。显然,该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山西数字地震台网地震自动定位系统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山西地震台网速报软件的自动定位结果与"十五"Jopens系统人机交互处理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速报软件自动定位地震参数与人机交互处理的编目结果基本吻合,可以作为地震速报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建造行业逐步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高层结构地震响应和健康监测技术所涉及的传感器数目、待处理的数据量以及系统的复杂性都在不断增加。针对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和健康智能化监测需求,将物联网LoRa扩频通信技术引入到高层结构智能化监测系统中,设计实现基于LoRa的高层结构地震响应和健康监测软硬件平台方案。该系统由多个LoRa终端节点、LoRa网关、OneNET服务器和用户4个部分组成,监测数据通过LoRa网络传输,LoRa网关通过ESP8266模块接入云平台,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形成可视化监测界面。经测试,在城市空旷环境下该系统3 km内的丢包率小于8%,可实现高层结构地震响应和健康监测数据远距离、低功耗的可靠传输,帮助用户进行地震作用下振动反应资料的累积、建筑结构的状态评估和设施管理。  相似文献   

11.
应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结合福建省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一套福建省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日报自动编辑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模式,可将前兆观测台网每日收集的观测日志进行自动编辑,形成符合规范的监控日报,实现人机交互的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斜交网格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双防线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双防线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采用剪切耗能段和特定梁端塑形铰进行集中耗能,使主体结构构件保持弹性。剪切耗能段不承受和传递重力荷载,易在震后修复或更换,使建筑可迅速恢复功能。为实现目标耗能机制,对等效能量塑形设计法进行改进以适用于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并进行结构设计举例。采用OpenSees软件对所设计结构建立详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以验证双防线耗能机制并评估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结构顶部位移角分别为0.28%、0.8%和1.7%,与性能设计目标基本相同;(2)中震时剪切耗能段屈服,特定梁端未出现塑性铰;(3)大震时,特定梁端出现塑性铰以增加结构耗能能力,剪切耗能段屈服且处于延性范围内。因此新型可恢复性能斜交网格结构具有有效的双防线耗能机制,在中震后可迅速修复,在大震中可保持延性,实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震专题图在地震应急方面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开发一套能够在地震应急中快速成图的软件,使得没有任何GIS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也能够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快速产出地震应急专题图件,从而为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地震会商业务信息化需求,支撑地震业务数据加工、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工作,设计地震会商技术系统软件平台。该系统以自定义流程为驱动,灵活适应需求变更,引入低代码开发技术策略,通过开放平台,提供专业用户参与开发和自定义云端部署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为适应地震分析预报的科研型业务特点,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引入敏捷式开发理念,有效填补了科研成果到业务应用转化的鸿沟。经3年建设实践,该系统于2019年在地震系统业务单位试点应用,试用结果证明,系统设计模式和使用方法符合地震会商业务特点,行业内现有用户已突破2000人。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地震会商业务信息化需求,支撑地震业务数据加工、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工作,设计地震会商技术系统软件平台。该系统以自定义流程为驱动,灵活适应需求变更,引入低代码开发技术策略,通过开放平台,提供专业用户参与开发和自定义云端部署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为适应地震分析预报的科研型业务特点,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引入敏捷式开发理念,有效填补了科研成果到业务应用转化的鸿沟。经3年建设实践,该系统于2019年在地震系统业务单位试点应用,试用结果证明,系统设计模式和使用方法符合地震会商业务特点,行业内现有用户已突破2 000人。  相似文献   

16.
传统基于数据融合的地震预警网络系统在对地震进行预警时,需要分析大量的地震数据,存在地震预警偏差高和动态监测性能差的弊端,因此本论述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地震预警网络系统,采用SaaS技术设计系统总体架构,通过核心是STM32F103RET6单片机的地震监测传感器模块,采集地震波信息。系统采用多地区地震数据并发过滤接收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接收和处理。系统实现过程中设计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基于Web页面的地震震波仿真显示模型,用浏览器中的High Chart JS软件模拟显示地震波形,给出了系统软件进行地震事件触发检测管理线程流程以及系统台站误触发判断实现流程。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系统能够准确的对地震发生作出预警,动态监测性能强。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地震局利用Arcgis平台开发震情灾情分析和输出系统,该系统具有用户管理、震情灾情信息汇总、震情灾情信息查询与分析、震情灾情信息输出4大功能。通过该系统,地震应急和指挥部门能充分利用震情灾情信息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并为政府提供科学的救灾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灾害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部门的现场工作要求,设计了区域现场地震工作系统。提供可靠的地震现场调查和通讯手段,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信息,有效地进行应急指挥与调度。本文详细介绍了区域现场地震工作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流程、设备功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震后第一时间获取震中的人口情况对于开展应急处置决策非常关键。获取海量移动互联网人口分布数据,采用分布式集群进行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网格化,为确保震后系统能够达到秒级产出的效率,设计了多级的多策略抽稀计算并基于HeatMap实现可视化展示,震后实现秒级震中周边指定范围的热力人口数据计算和分布图的自动绘制。以泸定 MS6.8 地震为例进行应用,体现出基于海量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据获取震中人口分布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云南地震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卫星通讯技术系统的三类设计方案。实现了卫星通讯技术系统与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集成。该系统集成在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和模拟应急演习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最后分析了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