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生代青藏高原三维古地形再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引发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高原及邻区的气候环境、地形地势巨变,这一过程为同期形成的海洋沉积盆地、周绷前陆盆地和高原内部盆地所记录。高原隆升剥蚀区与前三种类型的汇水盆地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和半封闭体系。因而,可以根据质量平衡的原则,将汇水盆地内的沉积物按照物源方向和一发配方案回剥至隆升肃蚀区,重建任一时间段内剥蚀区的地形地势。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古地形地势演变,可以比较精  相似文献   

2.
Map GIS软件中的投影变换相比国外以及其他的软件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以"用户文件投影变换"功能的具体操作为例,介绍了在地理基础、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辅助该功能在投影图及地形地质图中大量各类数据的整理及归并示意图,讲解Map GIS投影变换系统在区域性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就如何利用Map GIS投影变换系统增加工作精度节省工作时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的初步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代,中国地形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早期的西倾地形变为现今的东倾地形,这种地形倒转可能是诱发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气候环境格局总体改变的主要根源。本文基于流线场理论和向东挤出的构造假说,采用物质平衡方法,对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进行半定量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呈现西部大幅度快速隆升,东部渐进式降低,中部变化较小的变化过程,总体地势的转变过程在50-40Ma期间内已基本完成,此后地势差距逐渐加剧,中国现今的地形格局是在近10Ma期间内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4.
地球体的一般几何形态及其表面的地势起伏,都与地球地形的全球对称以及与由全球地震层析X射线摄影法推导出的深部构造相关联。在西太平洋中,星球地势起伏的对称受到破坏,那里的地球体表面受到抬升。这一区域表现有特殊的岩石圈构造,而且显而易见地是,在后冈瓦纳地球各向异性膨胀一收缩的背景下,自晚中生代以来,这里的构造圈已发生了一些最为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马廷英 《地质论评》1941,6(Z2):314-316
由生物的分布及化石植物生态方面看起来,亚洲在第三纪与第四纪之间应有过一次地势的高起,当时亚洲大陆本部与外缘诸群岛完全以陆地联起来,黄海与东海底皆成为高原,当时地势高起之量,据日本的学者由海底地形及植物生态研究的结果,约为七  相似文献   

6.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东北约20公里处。地貌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主峰三茅宫海拔284.4米。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点,素有  相似文献   

7.
秦翔 《冰川冻土》2003,25(4):477-478
Grove山地区(73~76°E,72°~73°S)位于南极内陆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腹地,距中山站400~500km,面积约3200km2.该地区地形复杂,地势以东南高,西北低,相对高差约1200m,其间散布大小冰原岛峰64座[1].  相似文献   

8.
MGT6是基于Map GIS67平台二次开发技术形成的软件,在原Map GIS67平台输入编辑系统基础上吸收了Auto CAD软件的精确捕捉技术和图元筛选技术,极大地扩展了Map GIS67输入编辑系统的制图功能;在属性库管理方面,MGT6对图元属性采用类似Excel电子表格的管理方式,具有完善的数据编辑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MGT6软件还提供了与Excel的数据的交互功能,在Map GIS中可以像Word一样进行Excel表格的插入操作。本文简要介绍MGT6软件的上述功能应用在基础地质图件编制时的步骤及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洪水坝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新生代以来,伴随祁连山强烈隆起而塑造的水系流域地貌,其典型特征指示了该区域的最新构造活动.以发源于祁连山中部的洪水坝河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提取了整体流域与5个亚流域的河网分支比、地势起伏、平均高程等地貌参数,并对整个流域地形做坡谱分析,获得了洪水坝河水系流域地貌特征.研究表明,洪水坝河流域整体地形起伏大、坡度陡、水系发育程度低,并且流域内部从南向北,河网分支比和地势起伏显著增大.在分析地层岩性和冰川作用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这种变化表明流域所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从南向北显著增强:南部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微弱,地势平坦,可能是残存的古侵蚀面,亦或是受山间盆地的沉积作用影响;中部区域由于被昌马断裂东段切穿,断裂带附近区域较弱的抗侵蚀能力与河流的快速下切共同造成了地势起伏的增加;北部区域受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西段逆冲活动的影响,坡度及地势起伏大幅增加,表现为地势起伏骤增和强烈的河流下切等地貌特征.上述地貌分析研究,为认识和理解祁连山造山带地貌演化以及控制因素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地质局309物探队是1957年組成的,担負着四川西昌专区境內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工作地区山多地形陡、地势一般在海拔2000米以上,气候较恶劣,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比較艰苦。这些困难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盆南山地地貌类型,其行政区划属四川省宜宾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4°52′28″~105°21′23″,北纬28°04′28″~28°27′18″。由于仙峰山隆起横亘区域东西,区内南北地势差异明显。北部地势起伏小,为丘陵槽坝区;中部为低山中谷区,地势北低南高,多单斜峰丛及长岗山体;南部为中山窄谷地貌,为一系列单斜山、环状山,群峰耸立,河流深切,地形起伏较大,海拔501~1795·5m,相对高差1294·1m。区域地层以奥陶系页岩夹泥质粉砂岩、三叠系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灰岩、白云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以及…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中部之地文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陈梦熊 《地质论评》1947,12(6):545-556
(一)引言民国卅二至卅三年间,作者曾先后到甘肃北部及渭河上游与洮河流域从事地质调查,因见诸河流两岸阶梯地形发育完善,引起作者对地文现象之注意,爰将观察所及,作一简单之叙  相似文献   

13.
地下采矿是地面塌陷失决条件,自然重力及其他外界触发因素是其发展动因,地面塌陷受覆岩时代及岩性,采空区尺寸大小,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及开采深度,重复采动,水文条件变化,地形地势和松散盖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江西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构造概况 (一) 地势与气候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为鄱阳湖低地,西北及西部为幕阜,九岭、武功等山脉,西南及南部有万洋、诸广、大庾、九连等山脉;东部及东北部有武夷及怀玉山脉。境内兼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类地形,尤以丘陵分布最广。地势自南向北,由边及里徐徐倾斜,主要河流全汇入鄱阳湖,注入长江。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五大河。境北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全省平均气温为16——19度。一月平均气温4——8度,赣南  相似文献   

15.
贺兰山地质     
贺兰山位於宁夏的东部,黄河的西岸,是一个南北延展的孤立山脉。依照地形上来看,可以约分为三段:北段为壮年期地形。山高谷深,坡度甚陡,分水岭狭窄。三关以北属之。三关至野猫子山为中段,地势平坦,孤山远布,为老年期之地形。野猫子山以南,在广阔的平顶山中,常有狭深的山谷,显为另一侵蚀循环的幼年期地形。贺兰山的地层,大部为华北式的,就是各地质时代地层的岩石性质及所含化石,完全与华北所见地层相同,譬如老的变质岩就与桑乾系相同;震旦纪的石灰岩就与南  相似文献   

16.
桓台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太沂山北坡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下部,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坡降一般约为1.4‰—0.5‰。面积五百一十六平方公里,耕地五十四万亩,土地肥沃,是一个盛产小麦地区。 本区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4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以其极大的海拔高度和特殊的自然景观而称著于世,多年冻土的广泛分布亦为其自然特色之一。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面积,我们曾依据有关地形高程,地势变化、气温对比以及多年冻土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地形图上圈划所得的统计数为  相似文献   

18.
小河流域地处四川省攀枝花仁和区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山脉走向近南北,岭谷相间。总体为中-大起伏中山地貌,较复杂的地形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空间,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区内23处地质灾害点的分析,讨论了流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及发育、分布规律,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与可能造成的危害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运动的热驱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在下渗过程中,受地温梯度的影响,水温度会逐渐升高,从而相同压力下的密度就会降低。这种由于温度不同所导致的密度差异会引起地下水的运动,将该种机制称之为地下水运动的热驱动机理。基于此种机理,给出地形变化较小的丘陵地区地热水近源补给的模型,解释同一或相近海拔高度上补给区与排泄区(地热水温泉)共存的现象,提出并论证在地势低洼地带得到补给、而在地势较高处出露温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横断山脉地区位于北纬21°-33°、东经96°-102°31′之间,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西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为邻,西北及北部接青藏高原,东与川西边缘山地相连,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绰斯甲—道孚—甘孜—邓柯连线以北,地势高寒,海拔3000—4000米,河谷开阔,地形平缓。此线以南多为高山峡谷,山脉南北走向,并与河流相间自北向南平行排列,山坡陡峻,形成我国著名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区。这一独特地形对本区气候、水文具有明显影响。主要山脉自西向东有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南部尚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一般山高4000-4500米,以大雪山区的贡嘎山最高,达7590米;南部山脉海拔2000米左右。区内地形极其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