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董焕军 《气象》1988,14(2):55-55
实践证明,MOS预报方法在县站的推广和使用,不但对稳定和提高县站预报质量有一定作用,而且为县站预报业务向客观化、定量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市自1984年开始向县站推广MOS预报方法,目前大部分县站都有了多套MOS方程,并已成为各站预报业务中的主要预报方法。但在引进、推广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为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工作,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县站预报”存在的几个问题:二十多年“县站预报”发展的历史,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A.县站预报技术工作长期任其“八仙过海”,自由发展。在技术管理上基本上还是空白,二十多年来,业务技术上除了三个“三结合”原则外,提不出具体措施。有些县站至今还在靠“收听加看天”发预报。B.预报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作为县站预报基础的加密观测网与情报网至今还未建成,测雨雷达在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3.
一、开展县站预报的理论研究 目前县站预报技术处于徘徊,停滞不前的状态,预报质量不稳定。这大概是由于有不少的方法缺乏物理意义,有些方法在实用上虽然还行得通,但其理论依据说不清。县站预报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它与其它科学一样,需要有理论指导,才能不断发展。县站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地总结分析各个阶段的经验。这工作分散单干,或靠少数站来做是难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人员来系统地研究。因此,建立一个省、地、县结合的县站预报科研体系,开展县站预报方法理论研究,探索有理论指导下的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4.
张之锜  陆庠 《气象》1981,7(1):14-15
一、前言 我国的气象站预报(以下简称县站预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为生产服务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县站预报的理论是什么,预报工具和预报方法应否统一,如何实现图资群结合,数理统计在县站预报中的作用以及时间剖面图和曲线图的优劣等;并且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这些,在《气象》1977—1978年举办的“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为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查阅了近二十年来有关县站预报的大量文献,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且到一些台站进行了调查学习。 我们体会,目前在县站预报领域内提出的问题虽  相似文献   

5.
县站预报是气象事业走我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产物,在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服务中,尤其在为农业服务中,显示了很大的生命力,作出了贡献。然而县站预报还年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站从七三年起,从统计预报的角度,对基本资料处理、因子的选择和预报方法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经历了淘汰—改进—使用的几个反复过程,希望能找到一套适合县站条件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官忠 《气象》1978,4(11):10-10
做好县站预报,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我国县站预报从1958年诞生以来,经过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创造了曲线图、时间剖面图、点聚图等各种县站预报工具,为我国县站预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还有待于继续开展县站预报工具的研究和改革。 为了适应县站独立制作预报的需要,一种好用的县站预报工具或方法,必须具备:①反映天气过程较明显;②反映天气系统的能力较强,③对本地未来天气(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有较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鲁青 《气象》1978,4(2):21-21
近年来,不少县站使用了统计预报方法,使县站预报进入了数学这个领域。由于统计预报可以定量计算,因此也有人把它称做县站的“数值”预报方法。从我们使用的体会来说,感到这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武延 《气象》1977,3(11):8-9
在《气象》刊物上组织《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问题讨论,是一件菲常有意义的事。它体现了广大气象工作者要把县站预报搞上去的迫切愿望。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双百”方针进行的这场大讨论,必将促进县站预报的加速发展。下面根据个人实践体会,谈谈本站资料在县站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市台分县指导预报、县站独立预报及县站临近订正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县站预报业务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指出:县级台站制作天气预报应在上级指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天气实况、经验指标等优势,重点做好临近订正预报,切实提高县站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使县站预报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重要的是总结和吸取县站预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认清今后发展的方向。笔者在县站工作中体会到: 首先要明确县站预报的重点,县站的预报研究工作,必须在这个重点上下功夫。县站预报以什么为重点,当前看法不一,县站开展长、中、短预报,是当地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以什么时效预报为主,笔者认为是根据预报对象,生产需要和当前的预报能力而定,不能脱离实际搞一刀切,就其安排生产而言,春播期天气、干旱及寒露风年景趋势,是由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大范围天气过程,以长期预报为主有一定依据,而出现在  相似文献   

11.
范东光 《气象》1977,3(11):3-4
图资群结合的县站预报方法,普遍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要发展这一预报方法,不仅是县站的事,也是整个气象部门的一项重大技术课题。从“图”的角度,气象台为县站提供哪些天气图表资料,才更有利于县站实行图资群结合呢?长时期来,各省气象台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形势预报口语广播;播发简易天气图,由县站点绘、分析;或通过天气形势分型,抓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2.
近来,对县站是否作长期预报问题有些争论。 有人说,“今后可以充实加强省、地两级的长期预报业务,县站只对大台发布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我是不同意这种主张的,因为县站如果不再制作长期预报,就难以对大台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也就不能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叶子祥 《气象》1977,3(12):8-8
看了《气象》第8期《怎样做好县站预报?》讨论栏的编者按及两篇文章后,很有启发。佘修平同志的文章讲得具体,观点鲜明,看了以后有所教益。但对该文中的两个问题有不同看法: 1.该文对统计方法的看法存在一定片面性。 我认为统计方法在县站预报中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就拿我们温州地区来说,目前县站中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14.
张宝元 《气象》1982,8(3):35-36
由于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广泛开展,逐步健全了我国的气象服务体制,增强了预报服务的针对性、广泛性和及时性。为了提高县站预报的水平,当前人们比较关心县站预报技术的特点及其改进和提高的问题。对此问题已有不少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仅对县站预报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局长会议精神,我区县站预报的管理,又从业务科调整到气象台来管,具体由我负责.因多年不管县站预报,情况不熟,不知如何来管.所以我在接受这个任务后,急忙跑了几个站,了解了一些情况,谈一点看法. 县站预报搞了几十年,县站预报建设和准确率到底提高了多少?不可否认,近10年来是我国气象事业大发展的年代,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按预报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内发达地区正在调整预报台站的布局,部份县站成为中心预报站,多数县站变成服务站.这在发达地区可能是对  相似文献   

16.
县站天气预报是我国独创的单点预报。预报方法是比较多的。如天气学、气候学、统计学、数值预报、点聚图、模式法、指标法等方法。目前,县站预报普遍采用的是指标法。这种方法制作不难使用简便,效果较好。所谓指标法是指某气象要素现象的出现或达到了一定标准时,对应在一定的时  相似文献   

17.
于达人 《气象》1978,4(1):9-10
县站天气预报是大跃进的产物,是我国县站气象工作者的一种独创。近廿年来,广大气象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县站预报工作总的来说,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最近,《气象》开展了“怎样做好县站预报”问题的大讨论,我想就自己的体会和了解,对当前如何提高县站预报水平的问题讲几点认识。 一、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天气中的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县站预报工作中必须用这个规律来观察、分析天气气候的变化,研究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理地形、大气环流、各种天气系统、单站气象要素等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形成当地天气气候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 有人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只能用于“天气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借这次讨论机会,结合我地区预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县站预报应如何在调整中加强,谈几点看法。一、对县站预报任务进行调整。现行的三级预报、逐级具体的预报业务体系,使区(省)、地、县三级台、站各自发布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造成了预报层次重叠,预报内容重复和预报服务混乱的现象,同一服务单位同时收到几份预报,有时是相矛盾的预报,造成服务上的矛盾。三级预报任务有必要进行调整。目前县站预报人员在数量、质  相似文献   

19.
预报基本建设是提高预报质量的基础工作和有力措施。实践证明,我省自一九七三年开展预报业务基本建设以来,凡认真抓了此项工作的县站,预报质量都稳步上升。不重视预报基本建设,没有认真搞的县站,则预报质量徘徊不前。提高不快,就是有所提高,也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预报基本建设包括那些具体内容?各地提法不一致,内容不统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局蹲点工作组与长安县气象站研究,并征求部分县站意见,提出我省预报业务基本建设统一提法应是:“建立和健全基本资料,基本图表,基本方法,基本档案。”并且拟出了具体内容。以便各站执行。在执行中应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按照“三个三结合”的原则,主攻实害性,关键性天气,力争在一两年内完成“四个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白肇烨  陈敏连 《气象》1981,7(9):15-16
二十多年来,气象站天气预报在我国气象服务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因此,现在人们对于县站预报的发展和前途问题都十分注意,尤其是许多在基层台站工作的同志对此更为关心。我们现就县站预报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