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发现的4个X选类星体和2个赛弗特星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1998年期间,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 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证认出4个ROSAT X射线源是新发现的类星体,2个ROSAT X射线源是新发现的赛弗特星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晚型星的磁场强度与ROSAT软X射线的相关性,用四种模型拟合了ROSAT的观测结果,讨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同时发现单星的星冕温度与磁场强度的相关性很好.因此可以认为磁场是晚型星星冕很重要的加热机制.由处理ROSAT数据得到的星冕温度,可估计晚型星表面的磁场强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了CGRO卫星上BATSE探测器对硬X天空监测过程中触发和记录到的1000多个γ暴和4000多个太阳硬X射线暴的强度和时间性质,发现它们的强度分布相似,这也许意味着硬X射线天空中两种主要的爆发现象机制相似,同时对将γ暴的强度分布作为其宇宙学起源的证据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4.
在此介绍我们基于ASCA 和ROSAT 等X 射线天文卫星,对3C397 、G327 .11 .1 、G21 .50 .9 和RXJ1713 .73946 等超新星遗迹的物理特性进行的分析,简要地讨论了3C397 的非平衡电离双热分量和双极泡结构以及G327 .11 .1 和G21 .50 .9 中隐匿脉冲星的性质,并提出RXJ1713 .73946 和AD393 客星之间可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ROSAT X射线选亮近类星体巡天的选择判据,从1995年4月至1996年10月期间,利用北京天台2.16米望远镜进行了试验观测,发现了73个类星体,27个赛弗特星系,1个BL Lac侯选体,1个白矮星和1个激变变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X射线选择BLLac天体(XBLs)的完备样品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讨论了该样品各观测量的分析,最新发现的几例X射线和ROSAT选择的BLLac天体的Hubble关系及BLLac天体的红移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7.
程凌翔  李惕碚 《天文学报》1994,35(1):109-112
脉冲星PSR1951+32的X射线脉冲辐射程凌翔,李惕碚,孙学军,马宇蒨,吴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主题词:脉冲星-X射线源1987年6月,用频率387MHz的射电观测发现了脉冲星PSR1951+32[1],同年7月,在180...  相似文献   

8.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类星体和1个Seyfert星系.此外,在扩大光谱波长覆盖范围到8500的条件下,重新观测了作者去年所发现的BLLac天体,结果发现2318+304在7259处有一很强的Hα6563+[NI]6548,6583发射线.因此,可以确定2318+304是一个类星体,而不是一个BLLac天体.  相似文献   

9.
1995年5月,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 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期间,发现8个ROSAT X射线源和5G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是以前未发现的类星体,其红移范围从0.333至1.091。本文给出了这些类星体的多波段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给出了ROSAT PSPC对NGC548定点观测的分析结果,在ROSAT观测期间,NGC5548的计数率显示出大振幅的变化,变化高达14倍,硬度比与计数率呈负相关,这是由于NCG554的软X射线辐射除幂律分量外还有一个“软超”分量,分别用黑体辐射和热韧致辐射来拟合这个“软超”辐射,得出“软超”的热温度分别为:黑体辐射模型是0.08keV,热韧致辐射模型是0.23keV。  相似文献   

11.
从ROSAT巡天和定点观测结果的对比出发,发现了几个低银纬的巡天源表中的X射线源在定点观测中没有出现.本文计算了在这些位置的定点观测中出现点源的流强上限,发现比巡天源表中这些源的流强值低很多,这表明它们的流强变化很大,可能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一类———X射线暂现源.  相似文献   

12.
从ROSAT巡和定点观测结果的对比出发,发现了几个低银纬的巡天源表中的X射线源在定点观测中没有出现。本计算了在这些位置的定点观测中出现点源的流强上限,发现比巡天源表中这些源的流强值低很多,这表明它们的流强变化很大,可能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一类-X射线暂现源。  相似文献   

13.
1995年5月,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期间,发现8个ROSATX射线源和5G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是以前未发现的类星体,其红移范围从0.333至1.091。本文给出了这些类星体的多波段特性。  相似文献   

14.
谢光中  Brink.  W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3):323-326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PSAT 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 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新从美国引进的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BL Lac天体。  相似文献   

15.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19个新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在1994年至1996年1月期间,利用北京天台2.16m望远镜对其中16个进行光谱证认,发现了7个新的X选BLLac天体及一个类星体,类星体的红外移值为:Z=0.331±0.0015。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ROSATPSPC对NGC5548定点观测的分析结果.在ROSAT观测期间,NGC5548的计数率显示出大振幅的变化,变化高达14倍.硬度比与计数率呈负相关,这是由于NGC5548的软X射线辐射除幂律分量外还有一个“软超”分量,分别用黑体辐射和热韧致辐射来拟合这个“软超”辐射,得出“软超”的热温度分别为:黑体辐射模型是0.08keV,热韧致辐射模型是0.23keV.  相似文献   

17.
周树荣 《天文学报》1999,40(2):149-155
统计分析了太阳质子事件与微波爆发和软X射线(SXR)耀斑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质子事件的峰值流量与微波爆发和SXR耀斑的峰值流量、能通量间呈正的对数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7—0.8.根据这一统计结果和观测的微波爆发、SXR耀斑的有关物理量,可以估算伴随的质子事件峰值流量.太阳质子辐射、SXR耀斑和微波爆发三者间的共生关系,可以用磁环中耀斑产生的磁流体动力学过程来解释.大约33%的质子事件没有对应的Ⅱ型爆发,这表明高能质子的加速有随机MHD湍流加速(有Ⅱ型暴)和低频快磁声波湍动加速(无Ⅱ型暴,但有γ射线耀斑)2种不同的加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分析RXTE卫星PCA探测器对CygX-1的观测数据,得到了其处于高态及高低高转换时的X射线短时标爆发(Shot)结构。在所观测到的三种态中是不对称的,并且不同的状态中Shot的结构有明显差异。Shot前后沿可分别由双指数函数近似拟合。Shot中的快时变过程是由慢的上升前沿和快的下降后沿构成。在所观测态中Shot平均宽度约为0.11秒(FWHM),比低态时的宽度窄。同一状态中高能段的Shot宽度较  相似文献   

19.
低质量恒星形成区Taurus-Auriga外围区ROSAT定点观测选弱发射线T Tauri星候选体(WTTS)的光谱证认新发现4个WTTS。本给出了目标源的USNO R星等、USNO坐标(J2000)、分类光谱型、Hα发射/吸收线和富LiX射线源,包括新发现WTTS的LiI吸收线强度等参量以及WTTS的特征光谱。并利用Hipparcos星表对部分目标源进行了视差和自行的研究。另外,本第一次给出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由Yohkoh软X射线望远镜(SXT)和日本国立天文台(NAOJ)的太阳耀斑望远镜(SFT)于1992年6月4日共同记录到的一次耀斑前相的磁重连过程.理论预言的重连所必需的磁力线被携带进入电流片的入流运动,热等离子体从电流耗散区(重连区)被排出的出流运动,出流引起的蒸发流动和H 耀斑核,以及磁力线开放等现象均在观测中得到证实.在分析观测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磁力线重连的唯象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