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及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确定了萨中萨零组油层有效孔隙度测井解释标准、渗透率测井解释标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储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方法及标准,为萨零组油层进一步的开发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测井相解释与岩芯观察,结合前人分析资料得知,王26井枣V油层组主要沉积冲积扇相扇中亚相.测井相解释的多解性与岩芯资料的不完整局限了精细分析沉积微相特征.借助小波理论、结合测井曲线、岩芯观察,共同分析王26井枣V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提取了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3种测井曲线,经过Daubechies小波分解后重构的...  相似文献   

3.
白噪声、布郎运动以及其它满足在双对数坐标中呈一直线的信号具分形结构、自相似性或尺度无关性。地球物理信号通常表现为多个这类信号的叠加,为多维分形特征。研究、模拟在双对数坐标中成一直线的信号以及如何将多维分形中多个这种信号剖分出来,对于理解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口井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可以初步看出,在选定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中,其具多维分形特征,不同的沉积过程相互叠加在原始测井曲线中。用滤波方法分析分解信号,可以了解不同沉积作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可能的环境变化控制机制。开发的图形界面程序使得这一过程极为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4.
测井多尺度分析方法用于层序地层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是研究地层多尺度沉积旋回的主要资料.本文阐述了小波变换及多尺度分析方法,探讨了测井多尺度分析方法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以东营凹陷某井为例,选取Morlet小波基函数对GR测井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将测井信号与深度的关系转换为与深度和尺度域的变化关系.通过研究多种伸缩尺度下小波系数曲线表现出的周期性振荡特征,并结合不同测井曲线多尺度分解后的高频信号特征,划分出各级层序界面,与传统方法所划分的界面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李大心 《物探与化探》1989,13(6):429-434
直方图技术是测井解释小一种简便、直观的分析方法。该技术特别适宜于解释人员用来检查原始测井曲线质量,选择解释模型所需的地层参数。在某些有利情况下,还可以应用该技术进行地层对比,以及沉积环境识别。  相似文献   

6.
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用于准层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其内部特征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准层序地层单元的分界面上物理性质变化明显,测井曲线表现为突变,测井数据小波变换能够表征这种突变。以东营凹陷某井为例,选取高斯小波对SP测井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得到时频色谱图和不同尺度上的小波系数曲线。选定最佳分解尺度后,依据该尺度下小波系数模极值的位置能准确识别出准层序界面。并利用测井多尺度分析方法对不同井段GR测井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尺度下的低频和高频信息能够识别出准层序内部的沉积旋回类型,建立了相应的频谱响应特征。这些探索为层序界面的定量划分及其内部特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是地质精细解释的前提,不仅能提高测井资料的准确性,并且能保障测井解释精度。本文采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在进行第一次标准化处理时,由于研究区内新老井应用多种测井系列测量,出现了由测井系列差异引起的异常点。因此,将测井系列校正纳入标准化处理流程,即当工区开发历时较久、范围较大、测井系列较多时,在测井资料标准化之前必须先进行测井系列校正;提出了测井系列校正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测井资料校正后,再进行第二次标准化处理。其结果检验表明,处理后的测井信息更加符合区域地质规律,证明该思路符合实际需求,能更加准确地完成区块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可以推广至全区及其它类似工区。  相似文献   

8.
由于存在地层缺失、井眼穿层不断变化、重点层段测井曲线较少、井眼环境复杂、测井响应值与储层参数关系较为复杂等特点,页岩气储层水平井测井解释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水平井钻遇地层模型—水平井间及水平井与直井响应差异分析—水平井曲线校正—基于直井的参数评价模型”的评价技术流程,进行页岩气水平井TOC测井评价.在测井评...  相似文献   

9.
地震波在沙丘中的传播速度与沙丘厚度密切相关.利用延迟时反演高速顶界时,采用常速或插值方法求取表层速度,不能正确反应这种变化关系,使反演模型底界存在误差,影响静校正精度.利用微测井成果数据拟和得到时深曲线,再利用延迟时从时深曲线求取表层速度和厚度可有效解决此问题.方法为:解释和分析地震微测井数据→应用地震微测井或有代表性表层结构线段拟合时深曲线→利用野外单炮初至时间获取表层延迟时→应用延迟时与时深曲线反演近地表结构模型→静校正量计算.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在M10JQ3D中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CCSD-1井第一阶段0~2 000 m钻进完成后,前后2次测井的深度值差异较大,必须对事故后测井的深度值进行校正,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首先对该测井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预处理,然后使用多种方法对比分析进行深度校正.在大多数井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事先要求的精度.校正结果表明,相关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曲线形态差异较大的井段处理还有待研究.全部过程采用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Fractal Correction of Well Logging Curv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RODUCTIONBecausewellloggingmeasurementsgiveanaverageresultsnearbyconcurrentdepthpointsoftheprobesasshowninFig .1a ,wellloggingcurvedoesnotsupplytherealgeophysicalpropertiesatconcurrentdepthbutadisturbedresultofadjacentlayersandboreholeenvironment .Ho…  相似文献   

12.
BP神经网络识别塔北低阻油气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贺铎华 《物探与化探》2002,26(2):122-125
简要介绍了塔北低阻油气层岩性剖面、低阻油气层地球物理测井曲线特征,分析了塔北地区低阻油气储层成因,重点论述BP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方法原理。识别实例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识别低阻油(气)、水层的结果与实际相符,明显地提高了测井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3.
浅谈测井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测井应用于工程勘察中,能够较好地解决用钻探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有效判别薄夹层、寻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判断孔内土层稳定性以及测定土层的速度等。其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判定含砾粘土夹层及软弱薄粘土夹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声波、井径、自然γ、视电阻率等测井方法可有效查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特别是声波测井曲线异常更为明显;另外跨孔实测剪切波速还可进行地基土加固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北京市地热井的性质以探采结合为主,首先是“探”,其次是“采”。地质录井是地热勘探过程中获得原始资料最直接的方式,地质录井成果的质量对成井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顺史区后沙峪地区顺后热-8地热井为例,针对地质录井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岩样采集、钻进异常、地球物理测井和试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并评价其蕴藏量。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探测与储量评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以勘探天然气水合物为目的的钻井的增多,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较少的现状,综述了国外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常规测井方法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方法和技术,基于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模型以及成像测井在含天然气水合物井段的测井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龚劲松 《江苏地质》2005,29(3):178-181
多功能测井解释理论通过对测井学、渗流力学、油藏物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突破了以往测井解释主要以含油饱和度高低判别油水层的传统观念,认为相对渗透率的大小或束缚水饱和度的高低才是决定储层产液性质的原因,它的出现是测井解释理论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7.
刘妍  田博宁  王伟 《地下水》2013,(6):105-106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套管测井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套管井测井是油气井测井技术的系列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套管井测井的几项主要技术及其一些应用实例,包括注入剖面、产出剖面、储层评价以及固井与套管质量评价等方面主要测井技术的简要介绍及其应用。套管井测井技术涉及探井、开发井和生产井,可分为直井、水平井和井间等测量方式,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为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和增储上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小波神经网络概念和油水测井曲线段的频率特性。以小波分析为数据预处理工具,首先用小波分解高频成分对测井曲线进行分段,然后应用小波分析提取出测井段的分频能量特征向量,以此向量代表井段的信息,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神经网络的测井解释,实现了小波神经网络的测井分段油水解释。  相似文献   

19.
<正>In recent years,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constantly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Lungud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However,progress has been slow in the evaluation of its main oil-producing horizons-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on the various data such as drilling,geology and oil tes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each single-well imaging and conventional logging data,and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in imaging and conventional logging for four type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in this region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Calculation formulas for four reservoir bed parameters,i. e.shale content,porosity,permeability and oil saturation in this region are proposed;and reservoir beds in this region ar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Ⅰ,ⅡandⅢ) by combining oil test data and logging data,The lower limits of the effective porosity of reservoir beds and the fracture porosity of effective reservoir beds are determined as 1.8%and 0.04%,respectively.The phy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by conventional logging curves,and the most advantageous areas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are predicted comprehensively.On the plane,the high-value zones of reservoir bed parameter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S-trending strike-slip fault,the Sangtamu fault horst zone and near the LG38 well area;vertically,the reservoir bed parameters of the Yijianfang Formation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Yingshan and Lianglitage form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