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国家地震局(80)震发监字第030号文和(80)震地字第003号文的布署,“一九七九年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单位质量评比会”于三月六日——十三日在成都召开。参加对外资料交换的十七个基准地震台,北京、上海佘山、兰州、广州地磁台和武汉、乌鲁木齐、长春、拉萨以及成都、昆明、泰安、呼和浩特地磁台参加了评比;廿四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台站业务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资料汇编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九研究室的代表计85人出席了会议,还有7个地震台、4个地磁台的11名代表列席了会议;ISC国际组织的中国理事、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Ⅰ类台和Ⅱ类台的代表,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台站管理人员,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震地磁资料汇编牵头单位——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同志共160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陕西省地震局李  相似文献   

3.
全国参加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台第四届(一九八二年度)评比会暨工作会议于四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武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测震基准台和17个地磁基准台的代表,以及各省、市(区)的台站管理工作人员等,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湖北省地震局负责人朱煜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我国地震工作的老前辈秦馨菱教授和谢毓寿教授应邀出度了会议并做了  相似文献   

4.
受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由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和十室联合举办的地磁专业数据库系统培训班于1991年6月13—19日在河北省地震局北戴河技术培训中心举行。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Ⅰ、Ⅱ类地磁基本台、地磁区域台、省局监测预报部门和地震技术专科学校等单位,共59名,其中83.1%的学员来自地磁台站等一线。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沈建  相似文献   

5.
地震图和磁照图是地震事件部分地球物理场的真实反映。它是地震、地磁学研究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先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记载和仪器记录,为开展地震予报,地震研究和国际资料交换创造了条件。 1874年,我国已经安装了地震、地磁记录仪,1957年已有相当规模(具备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地震台12个、地磁台4个到1980年投入工作的地震台415个,地磁台201个),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北京(白家疃)地磁台(以下简称北京台)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建立的永久性标准地磁台之一,它创建于1953年,1957年正式投入观测工作。三十余年来,北京台已积累了大量的连续完整、准确可靠的地磁变化记录,到目前为止,《地磁观测报告》已出版28卷(1984年),截止1986年底,已记录到五级以上的磁暴585个。这些资料,在地球物理、高空物理、地震预报、无线电通讯以及高等院校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经上级批准,1979年起地磁资料参加国际资料交换。1979年以来,北京台每年参加由国家地震局召开的地震、地磁质  相似文献   

7.
1986年4月21日至27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主持的全国第七届(1985年度)地震地磁基本台站资料评比暨技术交流会议在长沙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地震、地磁台站的代表,各省地震局(办),台管部门的代表,以及技术牵头单位,局地球所和分析预报中心  相似文献   

8.
《地磁台网标准化问题的研究》技术交流和阶段成果验收工作会议,由中国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主持于1987年10月26日—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有关研究单位和北京、佘山、琼中、泰安等地磁台站近30名代表。中国地磁和高空物理委员会主席刘庆龄先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鹤龄同志也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特邀来华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尼麦克(Niemegk地磁台 V·Auster 博士作了地磁矢量测量仪器方面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认为通过尼麦克地磁台和北京地磁台地磁比测工作的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对今后国际间建立地磁测量标准的合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度地震地磁基本台网小型评比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十日至二十日在北京白家疃地震台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五个地震台、六个地磁台站的区域代表和资料汇编单位人员,其二十九人。会议是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主持召开的。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林庭煌同志、科技监测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磁台是我国解放后首批新建的台站,已有二十多年的连续工作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能提供完整的地磁观测报告的老台站;从一九七九年起,经国家批准正式参加国际资料交换,被国外同行视为全球主要地磁台站之一。随着仪器装备的更新和补充,急需进一步改善观测条件和增建第三观测室,遂于一九八○年根据国家地震局(80)震发计字第012号文件下达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第二观测室设计和建筑。在设计中参照国家地震局编制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有关对地磁台建筑的技术要求,并吸取了兄弟单位一些地磁台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同意,由全国地磁基本台网牵头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地磁组举办的地磁资料与应用培训班,于1992年9月15—21日在江西省地震局九江培训中心顺利举行。参加本届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Ⅰ、Ⅱ类地磁基本台、部分地磁区域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各省局(办)监测预报部门、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总人数达52名,其中81.8%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八届〈1986〉测震、地磁基本台资料质量评比会于1987年5月5日至12日在广东省地震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震台站、地磁台的代表,以及国家地震蜀科技监测司和地球物理所九室的有关同志。评比工作分三个组进行,经过五天紧张的工作,按规范和评比标准逐项检查、复算、认真评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台站达到了优秀标准,并且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评出国际资料交换基准台站(Ⅰ类台)第一名,长春地震台;第二名,西安地震台;第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十届(1988年度)地震地磁基本台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交流会于1989年8月1日至5日在北京白家疃地震台召开。参加评比会的代表70余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蒋克训、副处长修济刚、地球物理所所长陈运泰、科研处处长陈英方、九室主任陈培善以及我国测震学老前辈秦馨菱、谢毓寿两位老先生应邀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陈运泰所长在开幕式上强调地震及地球科学的研究离不开观测,而观测本身就是一门学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9日至14日在大连召开了地磁学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地震系统等有关单位的代表9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与报告一百多篇。  相似文献   

15.
1987年6月4—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了全国(1986年度)大震速报质量评比会。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个地震速报台站的代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以及技术管理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代表。对26个地震速报台站的速报质量进行了评比。  相似文献   

16.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的专业科技刊物,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地震地磁观测分析、解释、资料汇编,仪器设备、观测操作、技术革新和专题研究方面的报告、总结和论文,亦刊登对地震地磁工作有指导意义或有参考价值的设想建议等.该刊读者对象主要是直接从事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的观测、分析、资料汇编与解释的广大科技人员和从事地球物理专业、从事观测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协会(IAGA)授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锦屏以“长期服务奖”,以表彰他长期从事台站工作,为中国地磁台站的建设、观测、资料处理及台网技术管理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目前,IAGA中国委员会已正式致函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通报了这一决定。自1989年以来,该奖共评选了三次,周锦屏是荣获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周锦屏于1955年参加工作后不久便被派往兰州,参加了兰州地磁台的勘测和选址工作。1956年他又奉命去西藏,参加了拉萨地磁台的建设、仪器安装、调试和日常观测工作。他曾…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9日至14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国地磁学术交流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地震系统等有关代表90人参加了会议.辽宁省地震局局长岳明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许绍燮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是继1984年重庆会议后的又一次地磁学术界的盛会,共收到论文与报告一百多篇.会议安排了许绍燮研究员、安振昌副研究员、陈忠义高级工程师、蒋邦本副教授和林云芳副研究员分别作了"地磁与地震"、"卫星数据处理技术、"构造磁效应观测数据的净化处理方法"、"关于震磁前兆研究及其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几点意见"和"南极考察"的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2月20—21日,地震科学基金会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了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鉴定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省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十多名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的刘庆龄教授提供了书面意见。会上由6名成员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并推举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蒋邦本副教授为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具体组织鉴定事宜。地磁台网标准化研究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合作,1986年9月至1990年3月由地震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历时3年半。课题组成员经过数年的努力、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期间,他们在北京地磁台做了大量的测试、仪器比测工作,并到琼中等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地磁台担负着监视全国地磁场变化,为地磁学、震磁关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地磁数据,为区域磁测提供通化数据,部分台站参加国际资料交换等任务。我国地磁台的地磁观测系统由绝对观测和相对记录仪器所组成,这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状况。地磁台提供长期、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主要体现在:①产出连续可靠的地磁信息磁照图。②精确测定地磁场绝对值。③编制地磁观测报告、磁暴报告等供资料交换使用。近年来,由于地震监测、地磁学科研究工作的需要,对地磁观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