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恒 《测绘学报》2017,46(4):534-534
正构建高速铁路三维场景,将多领域数据整合至同一时空基准下进行可视化展示与管理分析,有助于提升高速铁路信息化建设能力和综合化管理水平。现有高速铁路场景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方面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增加了建模的难度,难以保证复杂场景的规范性;在建模知识与建模操作方面,缺乏统一的表达方法与存储机制,不能实现建模知识与建模操作的有效重用,难以适应多类型铁路场景的构建;在场景绘制方面,建模输出与图形引擎固化集成,导致三维场景的应用受限。面向领域众  相似文献   

2.
在虚拟地理空间中开展复杂科学实验和管理分析,是目前及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对高速铁路场景中的线路、地物和地形对象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空间关系描述的虚拟高速铁路场景建模方法。通过XML标记语言对线路、地物和地形的空间关系进行统一描述,引导和规范场景建模过程中的模型点位计算和地形处理过程。详细讨论了虚拟高速铁路的场景建模流程、场景对象空间关系定义、模型点位计算方法以及地形处理方法,并选择案例区域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理清虚拟场景中各种对象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快速建设符合现实标准的、具有高度仿真感觉的虚拟高速铁路场景。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变形监测项目有着数据量大、数据类型丰富、工程庞大复杂等特点,BIM技术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铁路工程沿线监测点、线路构筑物、基本设施设备等实体信息。本文在对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可视化研究中,验证了BIM技术可用于高速铁路监测数据可视化分析、管理,并在Microstation平台下初步建立了高速铁路沉降监测BIM建模流程,可用于高铁沉降监测点成果录入、表达和管理,并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小波分析法高铁沉降变形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  谢先武  刘胜 《测绘科学》2016,41(4):161-164
针对传统高速铁路沉降变形预测模型未对观测数据采取合适方法进行预处理,从而导致变形量被误差所污染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利用小波分析对监测序列进行去噪处理后,再运用自回归模型进行建模预测变形量。通过高铁实测数据验证得出,采用小波去噪后利用自回归模型建模预测的精度更高,更符合实际情况,便于实时掌握高铁变形规律,并进行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CPⅢ)测量原理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是一种自由设站的导线测量。针对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名称问题,建议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改为自由设站导线测量法。  相似文献   

6.
明祖涛  刘军  夏力  黄文华 《测绘科学》2015,40(4):137-140
针对目前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沉降预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善原始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来提高灰色模型预测精度的方法,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改进灰色模型在高速铁路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为今后高速铁路的沉降预测评估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高铁总里程超过了2.5万km。由于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为了确保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对高速铁路的养护。本文简单阐述了高速铁路的特点以及高速铁路精测系统以及CPⅢ精测网和轨道检小车在高速铁路养护中的具体应用,希望为高速铁路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总体方案的基础上,以高速铁路为试点,研究建设高速铁路GIS平台。通过建设高速铁路专业专用地理信息数据,为铁路相关业务系统提供一种获取铁路专业专用地理信息数据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高速铁路GIS平台与业务系统的交互,进一步验证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总体方案中与铁路业务系统信息交互方案的可行性。文中给出了平台的逻辑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和空间数据组织模型设计,并简要介绍了平台实现过程中采用的3个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国内某高速铁路,实现了该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王强 《北京测绘》2013,(1):102-103,110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加强高速铁路交通的建设力度,使得高速铁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结合近几年承接的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的测绘工作,以京石高速铁路北京段14~48千米拨地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谈谈在建设高速铁路过程中的测绘工作的应用,简单介绍作业方法、基本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经验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如火如荼,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近年来也持续开展。对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项目组织、项目管理以及技术难点重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可供相关工作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