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耀斑研究的时变结构在射电波段已进入亚秒甚至毫秒级时标。微波段的尖峰辐射有高至10~(15)K的亮温度,硬X射线爆发也可能与电子加速过程有密切关系。1981年5月北京天文台第一次在十厘米波段取得微波爆发毫秒级的精细结构。1983年开始国内联合成立太阳射电爆发高时间分辨率研究课题协调组,并决定建立全国性的观测网。各有关单位设备的配置及计划见表1。该联测网将有从约2厘米波长到21厘米波长的大于10:1的波段覆盖。爆发的不同时标结构可能来自不同的机制,与光学高时间分辨的同时观测可能取得重要的结果,来间接证实精细结构尖峰源的位置。北台正在更新2840MHz的1ms采样设备;研制时间分辨率达约10微秒的十厘米波段多通道偏振计,可以轮流在2600 60MHz及2600-60MHz上相距10MHz的两点上同时接收,预计89年底至90年初投入观测;另一研制的设备为高速采样六厘米波段强度干涉仪,可发现日面上有无角径大于0.01"源的存在。云台已有1420,2840及4000MHz三波段同步观测设备,并将增加2160MHz的设备。紫台将使用13.7毫米波段天线进行高灵敏度的毫米波爆发高时间分辨观测研究。北京大学正在研制21厘米波段快速采样自相关频谱仪。各波段、各种形式的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设备用时间同步系统联系起来。联测网的资料可进行如下研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1990年7月30日伴随日面2B级光学耀斑发生的射电爆发,在2840、2640、和1420MHz波段上同步观测结果,其中包括射电爆发在以上波段的秒级时间轮廓和毫秒级时间尺度的spike辐射活动.对它们的形态和频率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同时对spike辐射的迴旋电子脉塞增长率、相对辐射频宽和准周期振汤的某些特征及辐射源区的某些物理参数,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量级的估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快速采样射电望远镜在1990年1月至1991年3月间记录到的毫秒级尖峰辐射事件。结合此期间S.G.D.公布的米波射电大爆发资料,给出了毫秒级尖峰辐射的各种特征,总结出毫秒级尖峰辐射同Ⅲ型、Ⅱ型和Ⅳ型太阳射电爆发的关系,最后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10月起,国家天文台怀柔射电频谱仪增加了新的超高分辨率观测模式:在1.10~1.34 GHz频带其时间分辨率为1.25 ms,频率分辨率为4 MHz。报告了3个超高分辨率下观测到的太阳射电精细结构事件,包括射电尖峰辐射、鱼群结构和重叠的精细结构,在射电精细结构之后8~14 min,在米波段都发现射电II型爆发,3个事件的米波II型爆发(示踪着日冕激波)都有相关联的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  相似文献   

5.
1990年5月21日世界时01~h23~m—25~m,我们用四波段(1420MHz,2000MHz,2840MHz,4000MHz)快速采样射电望远镜观测到类尖峰辐射结构(见图1 a、b、c、d、e、f)。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分米波(700—1500MHz)射电频谱仪”和“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分别于2001年6月24日和1990年7月30日观测到了两个稀少事件,前者是一个小射电爆发,其上升相伴随有短周期(约29、40和100毫秒)的脉动,后者是一个射电大爆发,在2840MHz上产生了周期约30毫秒的射电脉动,还着重讨论其甚短周期(如29—40毫秒)的脉动现象,甚短周期脉动可能是归因于起源在日冕深处不稳定区域的哨声波束周期链对射电辐射的调制,或沉降电子束驱动的静电高混杂波,经由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甚短周期的射电脉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北京天文台1991年的2840MHz波段微波爆发中精细结构(FS)事件的观测.从FS的时间标度、强度、共生的微波爆发的峰值流量、FS发生在微波爆发的相位和FS与Hα耀斑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统计分析.发现约67%以上的FS其持续时间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85%以上的FS幅度小于200sfu.讨论了FS的时标、强度及22周太阳峰年期与21周FS出现率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北京天文台观测到的太阳射电10厘米波段的毫秒级快速精细结构(FFS)中一类有长持续时间的尖峰(我们称毫秒时标记录上陡升陡降图形为“尖峰”,称秒级时标的记录上的陡升陡降图形为“脉冲”)群事件。这一类微波毫秒尖峰群(MMS)事件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 1)它在秒级时间常数的慢速记录上常常对应一8S型(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的脉冲)的爆发。因而利用脉冲的频谱特性,对这一类微波爆发中的毫秒精细结构的特征及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以弥补目前只能在一个波段上观测FFS事件的缺陷。 2)这一类脉冲爆发具有从低频向高频的频漂(正的频漂),而且频漂的速率随频率带增加而增加。 3)脉冲的幅度在波长8—10厘米间受到强烈的衰减。 4)脉冲群中的每一脉冲的极大频率及起始频率从高频逐渐移向低频,意昧着激发源逐渐上升。估计上升速度约为50公里/秒。 5)这类脉冲常常出现在有δ型磁结构、最大磁场强度大于2500高斯的复杂活动区中,可能有不同级别的耀斑与之对应。 6)这类脉冲与硬X线爆发事件、分米波段快速频漂事件及“BLIPS”事件见文[7]有密切的关系。 7)这一类微波快速尖峰群事件可以解释为来自耀斑-爆发事件中形成的电子加速中心的快速非热电子流向下运动穿入一耀斑环激起的电子迴旋脉泽辐射。  相似文献   

9.
1987年5月19日UT 05~h50~m17~s至05~h50~m25~s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点频式频谱仪收到了来自太阳微波辐射的谐波结构(Harmonic Structures)。这是目前世界上时间分辨率为1ms的频谱仪首次观测到。该频谱仪由1420MHz、2840MHz和3670MHz构成。  相似文献   

10.
1989年8月12日至19日,AR5629活动区产生了一系列的射电爆发。以8月15日0300.0UT发生在日面西边缘(S20,W81)的微波爆发为最大。该微波事件有X1.0/SF的太阳X射线耀斑相伴随,并产生了射电Ⅳ型大爆发,引起了一系列的地球物理效应。然而,这次射电大爆发并没有毫秒级尖峰辐射相伴随。本文分析这次微波事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天文台三架单频射电望远镜,工作频率分别为4000MHz、2800MHz和1420MHz,天线口径各为3.2米,2.5米和3米。能同时接收太阳射电和秒级和毫秒级总流量。辐射计的终端接在一个公共的YEE80微处理机上。信号经过调制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放大器、同步积分器和同步解调器之后被分成两路、其秒级信号被送到接收机;毫秒级信号被送到A/D板。采样之后送到计算机,如果有毫秒结构计算机便贮存。 1988年12月16日收到一个特大的射电爆发,图1是经过衰减6dB之后的三个波段的秒级爆发曲线,其主要参数列在表1。图2给出了Goes卫星同期观测到的X射线及其质子流量。该爆有下列特征: 1、每条曲线有五个峰。2、相领峰之间的时间间隔近似相等,它们的准周期分别为12.5分、12.4分和12.5分。3、各条爆发曲线的第一个峰是尖的、陡的、复杂的,并带有亚峰。4、三条曲线第一峰上的大厂亚峰的平均周期分别为1.5分、1.2分和1.0分。 本文得到下列主要结果: (1)由表3给出的三波段峰—峰之间的时间差,得到射电大爆发期间,原区中心的运动。 (2) 源区的运动,牵动着“冻结”在等离子体中的日冕磁场,产生主峰的12.5分准周期振荡和亚峰的1.5分、1.2和1.0分的准周期振荡,是日冕环的整体行为。 (3)这次事件有IV型射电爆发相伴随,这  相似文献   

12.
一个含有丰富快速精细结构的射电大爆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1990年7月30日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2」所观测到的太阳射电大爆发进行了分析,对在1.42GHz,2.00GHz,2.84GHz三个波段上观测到的大量尖峰辐射作了关于寿命和强度的统计,最后,针对本次爆发中的ms-spikes的特点做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仪1.10~2.06 GHz、2.6~3.8 GHz、5.2~7.6 GHz从2000年~2005年同时在3个频段上观测到复杂型频谱事件(45C爆发:双峰或多峰结构,单频辐射流量小于500 sfu)158个,有139个事件对应高能事件,其中对应X级耀斑3个,对应M级耀斑86个,对应C级耀斑44个。36个爆发对应发生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事件,29个事件对应有II型爆发,20个事件对应IV型爆发。在76个事件中显示了丰富的毫秒级精细结构,有尖峰辐射(Spike)、鱼群结构(Fish)、斑马纹结构(Zebra)、纤维结构(Fiber)、漂移脉动结构(DPS)、准周期振荡(QPPS)、M型结构以及II、III型爆发等。举两例说明复杂爆发的观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天文台高分辨率射电频谱仪观测到10毫秒级变周期振荡,带宽约10MHz,叠加在一个持续时间约500ms的射电频谱上.在德国Weissenau的太阳射电频谱记录上找到了对应的爆发;同时SESC(美国空间环境服务中心)发表了同一时刻获得的245MHz总强度射电爆发记录;还在日面城到了相应的H_α亮点.  相似文献   

15.
在1989年3月至1990年4月间,我们对太阳射电辐射进行快速采样观测.发现三厘米波段射电爆发亦具有快速精细结构,时标尺度在0.1至2秒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三波段(1.42GHz、2.84GHz及3.67GHz)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巡视太阳,在日面上有活动区时所观测到的一些快速精细结构特征,特别注意到在毫秒级尖峰辐射中可能存在谐波结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国家天文台分米波太阳射电频谱仪用新的观测模式获得太阳射电频谱的一些新的观测现象。新的观测模式频率在1.1—1.34GHz范围,时间分辨率是1.25ms;正常的观测模式下频率在1.1—2.06GHz范围,时间分辨率是5ms。在两种模式下频率分辨率为4MHz。发现窄带Ⅲ型爆发(“blips”)斑马纹(Zebra)和纤维结构(Fiber)中的超精细结构和一些新的精细结构。这些新的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在太阳耀斑期间低日冕中能量的释放和转移,也为拟建中的太阳射电频谱日像仪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90年7月30日云南天文台四波段(1.42GHz、2.00GHz、2.84GHz和4.00GHz)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2]所观测到的太阳射电大爆发进行了分析,对在1.42GHz、2.00GHz、2.84GHz三个波段上观测到的大量尖峰辐射(ms—spikes)作了关于寿命和强度的统计,最后,针对本次爆发中的ms—spikes的特点做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云南天文台(YNO)0.7~1.5GHz太阳射电频谱仪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取得的158个射电爆发,发现其中约有65%存在4类不同类型的快速精细结构(FFS):毫秒尖峰辐射、Ⅲ型爆发、准周期脉动、慢漂移结构。给出了其中6个典型精细结构的介绍和相关的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20.
太阳射电快速活动的观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描述了目前国际上在太阳射电天文学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高时间分辨率的仪器设备,取得了太阳射电辐射毫秒级快速活动的精细结构方面的宝贵资料。此外,本文对太阳射电快速活动的观测特征作了一个初步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