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陈生东  简文彬 《岩土力学》2006,27(Z1):1188-1191
旧城改造中由于周围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对土层产生扰动,并引起围护结构的变形,有可能造成基坑失稳。以复杂环境下基坑开挖为例,讨论了基坑开挖监测方案,分析了现场监测结果,并指导现场施工开挖,确保了围护结构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信息化施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锚拉桩在某深厚填土基坑中应用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锚拉桩支护结构设计参数、计算方法。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施工监测的情况表明,该支护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为类似场地的基坑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软弱土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围护桩采用灌注桩和SMW工法桩组合支护,据监测结果和现场施工反馈,组合支护型式满足基坑安全要求,有效降低基坑支护造价,显著缩短施工工期,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施工易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结合上海某基坑工程的逆作法施工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逆作法施工能有效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可为地质条件不良、施工场地狭小、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区域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施工中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扰动,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甚至引起基坑失稳。以深圳地铁中心公园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讨论了基坑开挖监测方案,并结合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选用合理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进行实时动态控制,确保了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许磊  陈宝义  龙翔 《探矿工程》2016,43(9):75-78,84
深基坑工程支护体系施工存在较多难点,在复杂地层下施工,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相适应的施工方案。在太原万达广场B2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现场遭遇流砂地层后,常规锚索支护出现施工难点,改用扩大头锚索工艺后有效控制了涌水、涌砂现象,最终常规锚索与扩大头锚索结合使用效果显著,确保了支护结构的安全,减少了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降低了基坑支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江苏国际图书中心基坑开挖面积及支护深度都较大,通过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与施工,从基坑开挖到地下室施工到±0.00 m结束,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可靠。详细介绍了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技术以及沉降位移监测和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润  闫澍旺  张启斌  王翠 《岩土力学》2007,28(7):1511-1517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施工中,确定合理的基坑安全的控制标准至关重要。由于不可能通过现场的全比尺试验确定这一控制标准,为此以大量的工程实测数据为基础,准确确定模拟基坑施工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计算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实现对基坑破坏过程的研究。分别计算当基坑即将发生整体稳定破坏时,支护结构变形量与地表最大沉降量和坑深的比值,确定适合于天津地区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基坑自测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方监测单位的数据共享,判断基坑安全状态,能够有效的为基坑安全保驾护航。本文基于华新城居住区615地块职工安置住宅项目,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锚索内力监测点数据报警的相关情况。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支护桩施工后局部场地未夯填密实,基坑周边也未做硬化防水处理,形成了雨水下渗通道,短时暴雨诱发的深层土体沉降引起了锚索内力监测数据报警。文中对监测数据报警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他相关监测数据均进行了系统分析,藉此对基坑当时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同时,施工现场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加强排水、基坑周边硬化防渗、加强仪器观测及人工巡视等措施。并介绍了类似情况可能用到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保证了基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安外小关东街住宅楼工程的基坑开挖线局部与既有6层宾馆扩大基础外缘重合,为确保宾馆的安全,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3种应用较普遍的基坑支护设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复合支护措施,保证了基坑顺利开挖和宾馆的安全。从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结果来看,该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观测基坑及其周围建筑物在基坑施工阶段的沉降,对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坑施工沉降观测一般采用固定基准,因此要求有稳定的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稳定与否也直接关系到联测和有关沉降计算。研究了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结合基坑施工沉降观测实际,利用基准网观测数据进行水准基点稳定性分析,利用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的联测数据进行工作基点稳定性分析,保证了基坑及其周围建筑物沉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朱迎宇 《探矿工程》2006,33(12):26-29
基坑的稳定性与其水平位移的大小密切相关,施工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控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基坑的安全。通过对某地铁站基坑的水平位移监控数据的整理,揭示了影响基坑水平位移大小的因素,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天河北商旅12区-2,3基坑施工条件及部分地质情况都较好,只在北边紧临马路和和一条水沟,所以除北边基坑采用了土钉墙和桩锚护壁外,蓁减边采用放坡施工,相地于其它们于市中心的基坑而言,该基坑已经很安全,施工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叙述了出现的问题和处理过程,同时也希望各方人士能引以为诫,地基坑的施工要慎重以斋 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4.
孙海燕 《地下水》2009,31(6):170-171
以西安地铁2号线深基坑开挖施工监理为例,对深基坑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介绍。从深基坑施工的基坑开挖、支撑安装及制作、降水控制、监控量测结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深基坑安全监理控制要点,以解决深基坑的施工安全监理问题,保证基坑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基坑围护结构是基坑安全的重要保证。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模拟,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及结构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某湖底明挖隧道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受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的不同部位对基坑开挖的响应规律并不一致;水平向支护结构受开挖影响,向坑内倾倒,竖直向桩体随开挖应力重分布影响中段发生弯曲变形,总体稳定。模拟变形结果与监测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基坑围护结构的有效性和模拟计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基坑后续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岩土力学》2015,(3):702
<正>著者:徐日庆,小16开本,平膜,212页,定价:42元,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第1版,出版时间:2015-01,标准书号:ISBN 978-7-112-16772-2,征订号:25535。内容简介:本书共有7章,包括绪论,基坑工程的安全勘察,基坑工程的安全设计,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基坑工程的安全监测与控制,基坑工程的安全分析与决策,信息化在基坑工程安全中的应用。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坑工程中涉及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安全技术,收入了最新的设计计算理论、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读者对象:道路、桥梁、隧道及地下工程等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目次:第1章绪论;第2章基坑工程的安全勘察;第3章基坑工程的安全设计;第4章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第5  相似文献   

17.
梁勇彪  徐霞琴 《岩土工程师》2003,15(3):42-43,54
本文讨论了极软土地区土钉墙支护基坑的设计计算模式和应采用的计算参数。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通过抗拔试验和现场施工监测,表明土钉支护在该类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欧孝夺  全守岳  彭远胜  江杰  吕波  蒋华 《岩土力学》2018,39(9):3433-3439
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临时支挡设施,如何做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速度是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结合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一种施工安全快速、造价低、可回收利用、绿色环保的新型基坑支护型式--十字形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介绍并设计了该支护结构格构单元的结构选型和计算方法。依托南宁市五象新区某项目做了基坑支护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值与计算值相近,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在该基坑支护结构支护下,基坑稳定性、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在类似的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某建筑深基坑滑塌为例,在现场实物和相关资料调查的基础上,从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基坑滑塌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导致该基坑支护工程滑塌的主要原因是土钉和锚索抗拔力不足.最后针对目前深基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查、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土钉墙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坑施工在控制基坑长边效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坑施工通过把一个大的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基坑,利用时空效应,先后施工,能有效地控制基坑长边的变形,确保基坑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通过一分坑施工的基坑实例,采用Plaxis3D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基坑分坑施工和不分坑施工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分坑施工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和实际基坑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坑施工能有效减小基坑长边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