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W波段和Ka波段云雷达同时探测回波的差异,验证了W波段云雷达初样机的探测性能。结果表明:1)W波段云雷达初样机工作稳定,两个波段雷达都可以探测云层、云的边界、云厚等宏观参数,也可以反映出云的精细结构及云内微物理参数的变化,回波强、速度小、谱宽大的冰晶云含有上升气流及较多过冷水。2)增强模式的W波段云雷达在近地面探测雾、霾的能力比Ka波段云雷达强;两部云雷达对云层较薄的云探测能力基本相当,对多层云、云层较厚、含水量较多的云及降水的探测,由于强衰减的作用,W波段雷达所测云厚度小、云顶低、回波强度小,并且非瑞利散射也会造成W波段雷达的回波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广东气象》2021,43(3)
为检验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XPAR-D)的探测性能,以广州XPAR-D观测的层云降水过程为例,与附近直线距离3.8 km的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CINRAD/SA-D)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XPAR-D与CINRAD/SA-D探测的反射率、径向速度的回波结构、位置基本一致,回波强度偏弱5 dBz左右;XPAR-D的灵敏度明显比CINRAD/SA-D低,难以探测到远处的弱回波,造成弱回波面积偏小;XPAR-D观测的层云降水的差分反射率接近于0,相关系数接近于1。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由于大气降水引起的衰减在波长较短时变得越来越显著,因此普遍认为降水的定量测量至少应当使用10公分波长的雷达,但是,出于雷达的成本、设备的可移动性方面的考虑,同时又要兼顾波束宽度要窄的要求,结果,作为一种折衷解决办法,使C波段雷达近年来不断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4.
设计开发了一种太阳紫外线探测系统。该系统分为紫外线传感器、A/D采集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DZZ1-2数据处理中心以及计算机监控中心等5部分。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探测传感器,能够感应UVA、UVB两个波段的紫外线并且产生电压信号传输到采集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利用采集到的紫外线信号电压计算紫外线强度并且根据气象行业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记录。数据处理中心可以控制多个单片机模块,具有了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并且利用液晶面板和软键盘方便现场操作和参数设置。计算机监控中心使用户能够远程获取探测数据并且遥控探测现场仪器。最后给出了探测系统运行的部分分析结果。本紫外线探测系统具有运行稳定,遥控以及遥测操作便利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济南市的S波段天气雷达与泰山山顶处的C波段雷达相距67 km。为了定量分析两部雷达扫描观测的回波强度在不同个例中的差异程度,从2007—2010年两部雷达观测中选出10次有明显回波的个例,对3个高度的CAPPI及相同观测区域的格点化回波强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0次个例的整体对比中,两部雷达在3个高度(2、3、4 km)的CAPPI回波强度资料的概率密度有较好的相似性;两部雷达回波强度均值随着选取高度增加而增大,每个高度上S波段均值较C波段大2 dBz左右。其中,6次降雨个例3 km的CAPPI资料对比中,一次平均强度小于30 dBz的降水过程,且强回波所占比例较小,C波段雷达衰减小,两部雷达测量回波强度一致性最好;其余5次过程中,S波段雷达测量的平均回波强度值均在30 dBz以上,且强回波所占比例较多,C波段由于衰减等原因,两部雷达的测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L波段雷达观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观象台自2008年9月1日使用L波段雷达─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气象探测系统,综合探测已2个多月了,在工作期间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各位同行交流。1  相似文献   

8.
放球前40min,启动放球软件,打开雷达的电源、驱动箱、示波器及发射高压。放球前30min基测,基测完毕可浸泡电池,使电池电压在18~20V之间,冬季可略高一些。装配仪器的,使仪器同气压表槽面尽可能在同一高度,高差不超过4m。放球前10min,打开视频开关,摇动方位、仰角,将悬挂在放球点的仪器调至视频窗口的中央位置;打开小发射机开关,调整频率使凹口信号清晰度到最佳;摇动手轮使探空仪偏离一个角度(大约30);将天控开关切换为自动。这时如果探空仪迅速回到视频窗口的中间位置,说明频率已经调好,雷达工作正常,能自动跟踪。放球前5min,读取瞬间要素值;天控为自动;距离开关为自动;打开放球键,等待放球。  相似文献   

9.
张旭  罗泳平 《四川气象》1999,9(3):46-48
将射频波段大气湍流模型的精细结构模式转换到激光波段,计算结果表明:湍流常数的量级和高度变化趋势与我们对已有的了解是一致的,但是它随气象条件的变化很大,其起伏可以达到数个量级。  相似文献   

10.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目前中国气象局高空探测业务正在使用的新型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该软件系统采用Bor-land C 语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编制,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符合现行的高空气象观测规范,主要包括放球程序与数据处理程序.该软件系统已经成为中国气象局高空气象探测网的骨干软件系统.业务运行表明系统软件稳定正常,操作方便,用户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基本上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从软件系统所包含的基本功能、异常情况处理予以介绍,并举出了一些典型示例,同时针对软件的发展提出了今后的设想,提出设计标准接口,编制网络化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