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论述了冷战后资源的战略地位。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国等西方大国都相应提出了新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 ,其中 ,资源战略是其地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相对有限性这一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 ,相反 ,资源短缺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特别是一些战略性资源对全球和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是目前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中国应积极利用世界资源 ,同时 ,要积极维护自身的经济和资源主权。  相似文献   

2.
大国是全球政经版图的主导力量,其关系性质对区域、全球发展和经济合作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结构性变动、资源和市场高度对外依赖性引发了大国博弈新态势。在资源争夺加剧的地缘经济时代,如何平衡国家间的资源竞合关系是当今政治地理学的时代命题。以中日两国2000—2017年资源贸易为例,以库仑引力模型构建地缘经济合作强度指标,探讨中日资源贸易的地缘经济规律。研究表明:①中日两国资源贸易的地缘经济合作强度多为负值,总体上竞争大于合作,2008年后两国地缘经济关系进入矛盾与对抗新阶段;②按照竞合关系可将中日资源贸易货物分为强竞争型、波动竞合型以及合作潜力型,其中化石能源、稀有金属和农产品是影响中日两国地缘经济竞合关系的关键资源;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化是中日资源贸易关系变动的重要外因,对发展权的争夺构成两国在世界市场资源博弈的内在根源,稀有金属为中国捭阖两国关系提供了地缘政治杠杆。  相似文献   

3.
成升魁  刘毅  杨林生  刘卫东  张丹 《地理学报》2012,67(7):1002-100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 资源和环境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30 多年来, 我国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但同时对世界经济和资源的依存程度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中国的快速崛起过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如何从全球经济、资源和环境角度, 构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与战略, 如何建构能够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中国自己的全球地缘政治战略, 并参与全球共管, 是开展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地调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带队的"稀土、锑、铟资源储备规划及管理研究"课题组一行9人近日赴江西赣州开展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及储备工作调研,并组织召开了由赣州市政府、赣州市矿管局、5个稀土主产矿区县政  相似文献   

5.
刘大庆  白玲  张宏  郗笃刚  焦昆  吴斌 《地理研究》2018,37(2):391-403
纵观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格局的转换总是伴随着大国的兴衰交替、力量的分化与组合和权利的失衡与平衡,规律性的现象是不变的动力机制所致,这种机制对当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发展与演化依然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采用一种机制的视角,以机制及机制间的变量关系解析为主要途径,来研究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划分为一个核心机制、两个子机制和两个辅助机制。其中,力量结构的变化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标志,将其确定为演变的核心机制。大国兴衰和大国地缘战略关系的质变是引起力量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将二者确定为核心机制的子机制。资源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将其作为辅助机制进行研究。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机制间的耦合关系,得到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日记者了解到,在稀土资源整合过程中,目前,内蒙古包钢集团整合了区内全部稀土矿业权和稀土采、选、冶炼企业。据了解,中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东、四川、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9省区的20个市(州)。稀土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将持续推进。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2,(3):62-63
全球人口已经达到70亿。虽然人类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各种新兴技术解决生存问题,但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印度是个经济新兴国家,如今人口已经超过ll亿,不久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目前,印度正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忧虑。印度的国家资源亚不富有,石油、天然气需要大量进口,煤的储存量也不多。更为严峻的是,对今天的印度来说,最缺的资源还是水。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9,(9):46-47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矿产品消费国和贸易国,美国的石油和许多重要矿产的进口依赖度不算低。因此,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设法确保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持续、稳定和价格合理的资源供应。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矿产资源供应保障体系,而庞大的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是其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4,(2):61-61
<正>德国希望其企业从电子产品中回收包括稀土在内的金属,这一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正在寻找减少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稀土依赖的方法。"如果公司回收手机和电脑硬盘等电子产品,德国可以显著减少稀土进口。"在柏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资源专门委员会会议期间,德国环境部长彼得?奥特梅尔说:"德国的资源使用效率目标为,到2020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为世界镍产品生产大国,但本身镍资源稀缺,且在“碳中和”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高度依赖镍等关键金属,各国围绕关键金属的争夺日趋激烈。为深入探究中国镍资源产业链的贸易格局,提升产业链掌控力,本文基于2001—2020年相关产品贸易数据,借助进口依存度、多元化指数及相互依存模型等手段探讨中国镍资源产品对外贸易的格局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镍资源储量极低,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极高。(2)中国在全球镍资源产品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逐渐上升,主要出口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中下游产品,进口附加值较低的上游镍矿砂及精矿产品,进口市场高度集中且路径依赖效应增强,出口市场逐步分散,路径依赖有所减弱。(3)中国在全球镍资源贸易相互依存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有所强化,主要表现在下游产品的贸易中,但随着印尼产能的强劲释放和相关贸易国家(地区)的反倾销制裁等影响,中国镍资源贸易优势的保持与扩大面临巨大的压力。基于此,未来中国应该注重对海外镍矿资源的投资开发,推动构建区域供应链,并通过加强主要上游产品进口国家(地区)对中国镍产业链中下游产品的依赖来对冲中国从这些国家大量进口上游产品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贺灿飞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1447-1448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信与交通技术的发展、贸易与投资政策的自由化以及制造业的模块化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并重新塑造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国充分利用制度、资源、市场和规模优势,以投资和贸易等方式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扮演了重要角色。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发展,推动中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促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经济全球化也为中国未来的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和风险。从机遇来看,经济全球化在增强全球联系的同时促进地方力量的崛  相似文献   

12.
《西部资源》2015,(2):21
<正>据悉,2015年前2月,内蒙古出口稀土量增价跌,出口66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0%,但出口平均价格下跌了一半。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内蒙古是中国"稀土大省"。尤其是位于包头市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共生矿床,不仅稀土储量居世界之最,而且稀土元素含量高,种类多,具有重要工业价值。据呼和浩特海关提供数据显示,2015年前2月内蒙古出口稀土660.8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0.8%;价  相似文献   

13.
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的基本保证,耕地资源安全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我国耕地安全是基本态势是:人均耕地不足、后备资源有限、地域分析布失衡。世界粮食态势同亲不容乐观,中国粮食问题全球瞩目。要保证我国耕地与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解决“藏粮于库”问题,有必要实施“藏粮于土”计划,全面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力。其主要战略内容是:切实保护耕地,建立国家级耕地保护区;实施土地整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元素(REEs)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技术和绿色创新应用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其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争端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挑战。面对各种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一直采取各种产业重组和规制改革的措施,旨在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本文系统整理和分析了稀土产业发展及其改革政策的相关文献,结合相关宏观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国稀土产业现状、产业重组的进展及稀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稀土政策从"放开生产和开放供应"到"限制低质量开发,鼓励高质量稀土出口"再到"整合稀土资源贸易"的演变历程,对出口配额、出口关税、环境法、资源利用技术、行业整合、资源储备等六种关键政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国小型稀土矿治理的政策建议,包括:继续保持打击稀土非法开采的高压势态、加快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加强重点环节管理、支持技术创新和应用产业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同时,也提出了完善矿产资源法修订的有关建议,包括:提高稀土行业准入门槛、抑制低端产能过剩、严格稀土企业的环保核查、严格遵循"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上述建议可为促进中国稀土行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有色金属储备比较丰富,其总体储量在全球范围上也是一个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大国。由于有色金属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且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性资源,再加上我国社会和经济对于有色金属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加大对有色金属的勘查力度,以此来增加我国有色金属的勘探量。这也为有色金属勘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勘查工作大多集中在野外,这就需要有色金属勘查单位加强野外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来为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稀土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建成具有中国资源特色的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稀土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都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稀土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第一、生产规模和生产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的国家。然而,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且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中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在发展中的尤其重要工业化是中国走向经济现代化不可逾越 阶段,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存在着现实与潜在的约束。要解决这一现实与潜在的矛盾,只能在强化科学技术与教育地位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资源高效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0,(11):62-62
“未来之国”和“永远的潜力大国”是世人给巴西的两张国家名片。“未来之国”意指巴西是上帝生活的国度,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永远的潜力大国”则在承认巴西拥有大国潜力的同时,指出巴西大国之梦几经起伏,实力仍不足以支持巴西发挥大国的作用。自2003年卢拉执政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巴西正在从南美大国成长为全球性大国,步入世界主要事务的决策圈。  相似文献   

19.
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内蒙古挖掘煤炭、有色金属、稀土等资源潜力,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稀土对外贸易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美贸易摩擦到“科技冷战”以来,被誉为“高科技命脉”的稀土,日益成为国际博弈的前沿领域。在此背景下,厘清中国稀土进出口贸易流动态势、把握中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中的地位变动,对中国资源安全格局的整体优化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长久维持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稀土进出口贸易数据、相关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指标及联合国投票数据,借助相互依存指数、地缘亲和度模型、GIS空间技术以及负二项面板回归等手段,探讨了中国稀土产品对外贸易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稀土贸易存在较大波动,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整体呈现“升—降—升”发展态势。② 中国稀土进口市场高度集中且路径依赖增强,出口市场逐步多元且路径依赖减弱。中国主要出口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中、下游产品,进口具有较低附加值的上游矿物类产品。③ 中国在全球稀土贸易相互依存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整体强化。中国与多数友好型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呈现优化态势,但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分歧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呈现恶化态势。④ 国家主体属性、国家间邻近性以及中国的贸易政策、贸易环境等对中国稀土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