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1988年6月28日-7月16日,“森林防火”调研小组行程约2000多km,重点了解阿勒泰林区的基本情况、各林区建立气象站(哨)和现有资料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协调林业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关系,我们还去了哈巴河气象站和青河气象站,请他们为建立林场气象站(哨)做些技术指导工作,并对拟建站的北哈巴边防站和自然保护区喀纳斯湖进行了实地考查.最后与阿勒泰地区护林办和地区气象处有关领导就今后的业务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1954—2009年藏东南林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西藏东南部原始林区9个典型气象站资料,分析林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4—2009年,藏东南林区年平均气温升高0.9℃,其中冬季升温高达1.47℃,升温突变点出现在2001年;林区年降水量增加了185 mm,其中春、秋季节分别增加83 mm、55 mm;藏东南林区气候趋于暖湿化;藏东南林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比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显著,且海拔越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气象》1977,3(6):7-7
长白山是吉林省主要木材产区,每年给国家提供上百万立方米的木材。这里是松花江上游,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如何,不仅关系到森林的开发利用,而且关系到下游洪涝问题。为此我们对长白山西北坡林区抚松县境内漫江、东岗、抚松3个气象站的降水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漫江林业气象站座落在抚松县漫江公社,位于41°51′N,127°36′E,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四川省中西部和云南省北部山地针叶林林区的55个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山地针叶林林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9—2014年,四川省中西部和云南省北部山地针叶林林区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约0.9℃,温度变化达0.168℃/10a,升温突变出现在200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更为显著,其气温变率达到了0.232℃/10a;四季气温均有所升高,其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增温幅度达到了1.42℃;年降水变化无明显趋势,主要呈现年际和年代际震荡,未发生降水突变,春季降水增加而夏、秋两季降水减少,春季降水增量为3.95mm/10a。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一年五月九日,藤县平福下了特大暴雨。日雨量407.5毫米,其中以07时到11时最大,雨量达350.7毫米。九日到十一日三天过程雨量达648.5毫米。无论是24小时雨量还是过程雨量,都突破了梧州地区的三十年纪录,就陆地降水而言,在区内也是罕见的,三十年来只记录到十四个日雨量大于400毫米的雨量点,这次是第十五个。这次降雨过程,整个桂东雨量都较大,但唯平福特大(见图一)。据统计,自五月一日到廿八日,平福累计雨量已达到1000毫米,而藤县县城只有277毫米,距平福仅24公里的太平气象站雨量只有218毫米,广西暴雨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6.
河南“75.8”特大暴雨成因的初步分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1977,3(7):6-8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活动 1小时达几十毫米的雨强,已经不是高低气压等这类天气尺度的系统所能解释,所以必须尽可能进行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首先收集河南南部全部气象站和水文站的每小时雨量记录,详细分析这几天降雨的分布及雨区的时间演变情形;同时也分析全部县气象站的压、温、湿、风资料,绘制每小时天气图,分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分析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气温的变化特点及规律,从而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兴安岭林区8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性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小波函数(Morlet小波)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长季平均气温明显增加。生长季平均气温第1特征向量呈现一致正变化,区内低值中心在北极村附近,高值中心在呼玛附近,其振幅以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区域特征明显。近38 a时间尺度上生长季平均气温存在28 a、22 a和8 a 3种明显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8.
前言陕甘两省交界处的子午岭林区气象台站稀少,降水情况不明。这里我们用该地区23个气象站、30个水文站、2个林业站和林区增设的两个气象哨(为期一年)的资料,采用小网格方法推算该地区无降水资料地区的降水分布。一、基本概况子午岭绵亘于黄土高原的陕甘边境,位于107°51′-109°30′E,35°10′-36°50′N。  相似文献   

9.
基于1970—201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和温度资料, 提取降雪数据, 采用趋势分析法、距平法、M-K突变法、滑动t检验法等, 分析了大兴安岭林区降雪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大兴安岭林区总降雪量和各等级降雪量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小雪和暴雪的降雪量增加趋势较小; 小雪和中雪量在21世纪00年代达到最大值, 大雪和暴雪量在21世纪10年代达到最大值; 各等级降雪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为小雪>中雪>大雪>暴雪; 各等级降雪量年内月变化均呈M型分布, 总降雪量高峰出现在11月; 总降雪量在1995年有显著突变, 小雪、中雪、大雪、暴雪降雪量无显著突变年份。空间上总降雪量和各等级降雪量(除暴雪外)大体呈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变化趋势。大兴安岭林区降雪初始日呈延后趋势, 终止日呈提前趋势, 雪季长度呈每10 a缩短2.3 d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7,(7):33-33
今年五月下旬,粤东沿海地区出现一次广东省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这次过程的主要特点是雨势凶猛,雨量集中,持续时间长,并伴有极其强烈的雷暴。陆丰县气象站5月27日08时起五天里过程雨量达1,169毫米,比年平均雨量的一半还多;暴雨中心位于县城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4,(3):55-56
我县历年7月份雨量多寡分布不均,多至330毫米,少则仅降100毫米。雨量多时,山洪暴发。雨量少时,易发生夏旱,造成粮食歉收。气象站能否较准确地预报出7月份的降水趋势,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增产的大问题。也是落实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的实际行动。同志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去年5月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分析、制作汛期雨量预报的工作,报出了1973年7月份为雨量高峰月的正确预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百分位法,分析了河南省林区火灾的气候特征及防火关键期高火险日数的月、季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林区火灾次数年际波动较大,主要出现在每年的冬春季(12月次年4月),3月出现的次数最多,2月的次之。火灾峰值主要出现在13-16时。3月高火险日数存在显著增加的线性趋势,12月和1月高火险日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月和4月高火险日数处在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林区春季高火险日数存在显著增加的线性趋势,在桐柏-大别山林区尤其明显。选取河南省防火关键期各月、季高火险日数与海温、积雪、环流场等130项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最好的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基于林区内各个气象站点的预测方程。通过回代检验和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对回归方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回代曲线和历史曲线吻合好,表明预测方程预测结果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13.
光荣榜     
红旗单位三个:掖县革委气象局 威海市革委气象站 安丘县革委气象站先进标兵四名:  相似文献   

14.
优胜集体:秦安县气象站会宁县气象站东乡族自治县气象站山丹县气象站阿拉善右旗中泉子气象站兰州中心气象台预报科一长期组定西地区气象局预报组平凉地区气象局气象台预报组优胜个人:杨善恭李伯文武威地区气象局预报组长永昌县气象站气象员林日暖民乐县气象站气象员 赵思超民乐县气象站气象员 高前吉文县气象站气象员天气预报业务服务优异工作者 蔡浩金塔县气象站气象员 许亦彭山丹县气象站气象员 陈镜海宕昌县气象站气象员 王启炳清水县气象事业管理局气象员 李升元灵台县气象站气象员 郭启民会宁县气象站副站长 杨雁鸣央阳地区气象局预报…  相似文献   

15.
光荣榜     
团体总分:第一名梧州地区代表队第二名河池地区代表队第三名南宁地区代表队个人全能:第一名欧阳旭卿(苍梧县气象站观测组长)第二名吴树阳(都安瑶族自治县气象站观测员)第三名邓泽慧(那坡县气象站观测员)  相似文献   

16.
彭光宜  殷显曦 《气象》1981,7(6):18-19
二十多年来,气象站预报在探索着前进,有了很大发展,它已经成为我国天气预报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份。 在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天气预报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将处于重要地位。那么,作为天气预报服务体系一部份的气象站预报,今后又将如何发展呢?有人认为:将来各地的天气预报可由大台用电子计算机算出,气象站制作预报已无必要;有人认为:气象站预报有它自己的优势,在天气预报现代化中将得到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林区是我省主要的林业基地之一,森林资源蕴藏量大,但是由于其地处我省的西北部,年产量较其它地区偏少,季节分配相差悬殊,年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各月降水量平均只有60-80毫米,冬季更少,只有20-30毫米,因而冬旱或春旱并不少见,冬春连旱,秋冬连旱,甚至秋冬春连旱也时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森林火险中长期预报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西岳华山,岭峻峰险。在二千多公尺高的西峰顶上,有一个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先进集体的气象站——华山气象站。全站15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共同战斗,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情报。在气象站门前的石崖上,有一幅醒目的对联:“身居高山干革命,誓叫全球一片红”。气象站的同志,把观测风云的日常工作和世界革命紧紧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19.
最早的气象站是北京气象站,创建于1841年。站址前后变动8次。最高的气象站是温泉气象站,位于青海省的温泉,海拔4888.7米。最北的气象站是漠河气象站,位于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20.
蔡尔诚  余自雄 《气象》1981,7(4):27-29
1980年10月25—27日,受渤海低压北上影响,黑龙江省中部和东部出现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雪,降雪中心在三江平原。48小时过程降水量最大约90毫米(图1),是本区自190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的最大降雪量。由于雪量特大,造成火车停运,电力电讯中断,建筑物倒塌,农作物被捂等严重雪灾。 在雪前12小时,597农场气象站用云系演变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