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连云港市地籍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宝锋  焦明连 《四川测绘》2006,29(2):87-88,54
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测量坐标系统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立适宜于连云港市地籍测量的新的坐标系统的具体方法,为该市地籍测量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
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市海州区作为国家土地局批准的地籍测量试点区,在1994年7月运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新技术,成功的建立了海州区GPS地籍测量控制网。本文较全面介绍该网的方案布设,选点要求和作业方法,就网的内外符合精度和平差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3.
吴贵才 《测绘科学》2011,36(5):184-185
本文通过对全站仪数字地籍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有关问题的探讨,详细说明了全站仪数字地籍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时的精度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探讨了数字地籍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可作为制定地籍测量规范和地籍测量工作者的一个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王依、廖元焰主编的《地籍测量》(第二版)一书,近日已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是经教育部审定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共分11章,依次为:地籍测量概论、初始地籍调查、地籍控制测量、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始地籍测量、变更地籍调查、面积量算、航测法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并有两个附录。  相似文献   

5.
由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地籍测量正逐步被数字地籍测量所取代,本文从数字地籍测量的内涵着眼,详细阐述了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总结了数字地籍测量的各种模式,论述了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作业流程,并分析了数字地籍测量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数字地籍测量的内涵着眼,详细阐述了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总结了数字地籍测量的各种模式,论述了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作业流程。并分析了数字地籍测量必须满足地籍管理的各类属性及面积统计要求,保持与地籍信息系统接轨。  相似文献   

7.
地籍测量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籍管理的基础。本文在作业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籍、地籍测量基本原则、地籍测量方法以及当前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生产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8.
变更测量与地籍信息系统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淼 《现代测绘》2006,29(3):36-36,40
地籍测量是指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测量仪器,采用科学的方法,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量每宗地的地籍要素的过程。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形成各种数据库,就可以建立规范的地籍信息系统。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变更测量与地籍信息系统维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地籍、房产测量在城市发展、土地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籍、房产测量要求测量成果具有法律属性,要求测量成果精确可靠且及时迅速地更新.综合考虑后认定采用GPS技术应用于地籍、房产测量中能够满足上述要求.本文叙述了在地籍、房产测量中,从首级控制网建立到地籍测图整个测量过程中GPS技术的应用方式,总结了GPS技术在地籍、房产测量中的应用注意事项,为GPS技术在地籍、房产测量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籍测量中常用的4种控制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精度差异,结合潮州地籍测量工程案例,重点探讨了基于潮州CORS的地籍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1.
移动激光扫描技术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测绘技术,也是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可用于工程测量和制图等诸多领域。地面3D激光扫描仪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以奥地利RIEGL公司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VZ400为例,研究将其作为移动测量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联机控制、时间基准统一和空间基准统一三个方面:解析了激光扫描仪的接口定义,并结合联机控制的开发库——RiVLIB实现的仪器的联机控与数据通信;给出了基于GPS秒脉冲信号的时间同步原理,实现了系统时间基准的传递与统一;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中的坐标系,并根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单站的参数标定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验,使测量系统实现常见移动测量的二维帧扫描模式以及针对重点区域的三维全景扫描模式,同时,当它闲置时还可将激光扫描仪拆卸进行静态的扫描,丰富了系统的测量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与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韩棚举  崔胜涛 《北京测绘》2021,35(2):275-279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自主建立、适应现代空间技术发展趋势的地心坐标系。辽宁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的建立,可以实现与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无缝对接,对测绘事业的发展和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辽宁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建设取得的进展,介绍了坐标框架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对辽宁省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和测绘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着重分析了我国新一代似大地水准面模型CQG2 0 0 0的实际分辨率 ,给出了该模型的精度估计 ,得出总体分辨率为 2 0km ,精度为± 0 .4m ;60 %地区分辨率达到或优于 1 0km ,精度为± 0 .3m。介绍了目前精化大地水准面的国际先进水平 ,指出了进一步精化我国大地水准面的必要性和途径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的实现过程,包括空间坐标基准、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和全球卫星定位测绘服务系统建设。基准体系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达到设计要求,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测绘基准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参考线法,即建立一个自由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放样点位的相对位置进行放样.分析参考线法与传统放样方法的不同之处,介绍参考线法实施步骤,并以实例说明了参考线法测设在大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我国新一代现代测绘基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提高测绘基准现代化服务能力方面意义重大。文中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原有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介绍了基于北斗的区域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应用服务关键技术,构建了现代测绘基准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为充分发挥北斗在现代测绘基准应用服务中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近期回归的黑瞎子岛测绘工程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实现测绘生产的全过程,对以后测绘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燚 《东北测绘》2012,(10):205-207
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籍测量的工作经验,以地籍测量中控制测量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籍测量中常用的四种控制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精度差异,希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化测绘的传统城市测量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今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存在着非空间信息采集的缺失、数据成果难以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诸多问题。为此,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对如何在信息化测绘中更好地完成城市测绘工作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绘生产信息采集系统与数据编辑处理平台,为各城市在信息化测绘发展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测绘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