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LiDAR技术已经成为DTM的主要生产方法。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DTM的精度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由于亚热带森林植被覆盖区LiDAR激光点云少,生成的DTM更复杂,需要分析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林下DTM的精度影响。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对象,从森林郁闭度和坡度两个方面探讨了地面误差对机载LiDAR数据生成林下DTM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程误差会随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坡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坡度为15°时成为误差的分水岭,其前后误差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而言,郁闭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一个数字城市项目用 LiDAR 点生成等高线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 LiDAR 点生成等高线及其相关要素的方法,主要包括 DTM 数据采集、LiDAR 数据的运用方式和生成等高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将图形生成技术与图像处理相结合,对DTM数据进行最优三角划分的简化DTM数据的算法。依据一定的分辨率条件,将DTM数据转化到二维图像空间,找到它的局部特征点,并将二维空间的特征点利用Delaunay剖分三角化,再映射到三维空间,从而在简化数据的同时,得到一个满足保真性要求的TIN模型。最后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正射影像在进行数字纠正时通常是将地物纠正在DTM上,致使城区造成屋顶和树木的坐标投影差。若利用LiDAR生成的密集DSM则可以制作真正射影像。阐述LiDAR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以及真正射影像的制作原理,详细介绍从LiDAR数据中获取DSM,再结合同步采集的数码影像进行正射纠正生成真正射影像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尤红建  刘彤  李树楷 《测绘工程》2003,12(2):14-16,33
机载三维成像仪是集成GPS、姿态测量装置、激光测距仪和光谱成像仪的新型航空遥感系统,它能同步获取地面目标的定位、定性数据。本文简要介绍了机载三维成像仪系统,在计算出扫描激光测距点三维坐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DTM快速生成算法,包括DTM的快速内插和航带间的自动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6.
基于等高线的DEM生成算法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锦中  马辉 《现代测绘》2004,27(3):34-35,48
数字高程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数据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DEM在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速度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系统介绍生成DTM过程中等高线的离散化方法,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和基于等高线数据的TIN的建立,以及对产生的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CH991061 三维显示中的DTM数据简化算法/刘玮(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16(1)。—40~43 提出了一种将图形生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DTM数据简化算法。依据一定的分辨率条件,将DTM数据转化到二维图像空间,此时DTM数据的冗余就表现为具有某种一致性的区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找到区域轮廓并将其轮廓线用多边形在满足一定的误差要求下逼近,从而得到DTM在二维空间的特征点,然后将这些二维空间的特征点利用Delaunay部分三角化,再映射到三维空间,这样,在简化数据的同时,得到一个满足保真要求的TIN模型。实验数据采用1024×1024的DTM,在误差小于5%时得到6681个TIN三角形,结果证实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图4参8(李慧典)  相似文献   

8.
GIS中DelaUnaY三角网的快速建立及拓扑自动生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Delaunay三角网(TIN)是GIS中DTM模型的重要表示方法和分析处理手段。提出了一种构网、自动生成拓扑关系的整体思路,并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具体设计了算法,具有建模快、误差小、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DTM作为地理空间定位的数字数据的集合,在GIS空间数据库中,能够反映地理基础、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和地形等多方面的信息。本文在综述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应用DTM进行坡度分级和区域设计模型叠加模式,探讨了三维地表模型在土地整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获取堤防中心线、堤顶堤坡和断面等特征信息对于堤防破损检测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LiDAR技术为堤防检测工作提供了便利,LiDAR生成的DTM是一种连续化的地表数据,用于堤防特征信息提取具有工作量小、数据精度高的极大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机载LiDAR生成的DTM数据开展堤防特征信息提取方法,采用圆环探测实现堤防中心线生成,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很好地规避堤防因侵蚀、垮塌等原因造成中心线数据变形、截断等缺陷;在此基础上,基于堤防坡度分类标准,给出了堤防堤顶、堤坡形态数据生产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圆环交线数据生成等距离堤防断面线,并自动提取堤防剖面.最后,对洞庭湖区共双茶垸蓄滞洪区120 km的堤防开展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堤防工程特征信息的精确提取,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