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2.
研究了新试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与Cu^2+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nitonX-100存在下,于PH8.6的Na2B4O7-HCl缓冲介质中,Cu^2+与该试剂生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4*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3.
4.
5.
Fe—Mn—Co—Cu体系尖晶石的结构和红外辐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庆  陈文  袁润章 《矿物学报》2001,21(3):385-388
采用XRD、SEM/EDAX、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Fe2O3-MnO2-Co2O3-CuO体系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测试了该体系的红外辐射性能,分析了该体系的结构特征与其红外辐射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合成过程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立方尖晶石固溶体。尖晶石结构的四面体位置主要分布有Fe^3 、Mn^2 、Cu^2 等离子,八面体位置主要被Mn3^ ,Co^3 ,Cu^2 ,Fe^2 ,Fe^3 等离子占据。体系组成的变化对过渡金属离子在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的分布状况产生影响。由于在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上均存在多种过渡金属离子,Fe-Mn-Co-Cu体系立方尖晶石固溶体在2.5-25μm波段内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率。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评价和优化有关热力学数据,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建立了钢铁冶金中最为重的Fe-Si-C三元体系与CO-CO2-SiO混合气体间硅,碳迁移的热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相关热力学数据并计算机绘制了该体系的Pco2-Psio和lgPsio相平衡图。该模型的可靠性1873K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的平衡实验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在黔滇桂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研究及前人实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75℃含碳的“Fe-Au-Sb-S”热液开放流动体系实验,测定带出溶液之pH及Au、Fe,Sb含量,研究Au,Fe,Sb的迁移条件及相互关系,探讨本区主成矿期之后叠加热液活动中金与锑的行为及金异常与锑异常既密切共生,在空间上又有所偏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谷树起  郭志强等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1991,10(3):232-243,T001,T00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picaromerite in the five-component brine system K-Na-Mg-Cl-SO4-H2O and the process of isothermal evaporation-crystallization of picromerite from brines.The metastable phase fields of picromerite at 15,10 and 5℃and its stable equilibrium phase field at -5℃ have been established.In addition,the phas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s have also been established for other salt minerals.The lower limit of 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picromerite has been deduc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isothermal evaporation crystallization path of the invariant assemblage(point D) of picromerite,epsomite,sylvite and halite at 25,15,10 and 5℃ has been revealed.Furthermore,some controversial problems are approached concerning the 25℃“solar” diagram and the 25℃ metastable phase diagram of this system.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主要由麻粒岩相变质的孔兹岩系组成,经历了初期、主期、峰期和晚期四个变质阶段。采用多种矿物对地质温压计方法估算,各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分别为650-700℃,0.5GPa;670-837℃,0.53-0.74GPa;687-911℃,0.34-057GPa;650℃,0.35GPa。温压条件的变化反映了变质作用 的动态力学过程,表现为顺时的P-Tt轨变。具有典型大造山带环境的变质演化特点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冀东角闪石成分环带纪录的P—T—t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Sm—Nd—Rb—Sr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新水溶性显色剂 2 - ( 2 ,3,5 -三氮唑偶氮 ) - 1 ,8-二羟基 - 3,6-萘二磺酸与钴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建立了测定钴的新方法。在 pH 9.9的Na2 B4O7 NaOH缓冲液中该试剂与钴形成 1∶1蓝色稳定络合物 ,λmax为 5 88.8nm ,Co的质量浓度在 0~ 1 .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46× 1 0 4 L·mol- 1 ·cm- 1 。所拟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及维生素B1 2 注射液中的微量钴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 ,5次测定的RSD <1 %。  相似文献   

17.
一种尚未定名的Ni—As—S—Se矿物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家军  卢文全 《矿物学报》1995,15(4):425-427
Ni-As-S-Se矿物相首次发现于西秦岭南亚带拉尔玛-邛莫金-铜-铀建造矿床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硒汞矿、硒铅矿、硒梯矿、硒硫锑矿、硒硫锑铜矿、自然金、重晶石、石英等。该矿物颗粒细小,粒度小于10μm。在反光显微镜下呈白色,无内反射现象,为一均质矿物。两个点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WB%):Ni24.123 ̄29.378,As27.574 ̄33.895,Hg7.591 ̄5.359,S13.939 ̄1  相似文献   

18.
19.
任志华  何应律 《岩矿测试》1991,10(2):103-106
本文研究了邻溴二甲基二羧基羟基品红酮与Al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pH为4.6—5.6时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在6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6×10~5L·mol~(-1)·cm~(-1),Al量在0—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用于石英和石灰石的分析可以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具有细晶粒显结构的镍-钴-金刚石分散体—硬化复合镀层,可在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镀液中沉积出来.该文重点阐述加有添加剂、分散剂的金刚石复合镀层.以金刚石微粉为分散相(W_1~W_(2.5))的复合镀层,镀层厚度可根据被镀件的不同要求任意选择,一般可在5~100μm范围内.其硬性变化随复合层中微粒的性质、粒度、含量的变化而不同,这种复合镀层最高硬度Hv720~740Kg/mm~2.经thare磨损仪测定,其耐磨性高于镀铬层;超过该文试验的陶瓷材料为分散相的复台镀层.这种镀覆层在机械工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必将越来越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