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简称攀西地区)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内带(马玉孝等,2003),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成矿类型丰富,其中尤以钒钛磁铁矿床最为著名,区内从北到南主要分布有太和、白马、红格、务本、攀枝花等多处大型-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形成我国著名的攀西钒钛磁铁矿矿集区。关于钒钛磁铁矿的地质特征,前人做过大量研究,但对于与钒钛磁铁矿相关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的成因以及成矿过程仍存在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区域(尤其是深部)找矿潜力的认识,区域面临着"有没有找  相似文献   

2.
红格地区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 地球物理找矿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斌 《地质与勘探》2012,48(1):140-147
[摘 要]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是我国大型的钢铁生产基地。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床赋存于层状基性和超基性的辉石岩和辉长岩岩体中,仅限于攀西裂谷的古隆起带分布,含矿岩体沿安宁河深断裂、昔格达-元谋断裂、攀枝花大断裂侵入。含矿岩体在时间上仅限于华里西期时段的基性-超基性岩。“三位一体冶(基性-超基性岩、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的岩性组合,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必要条件。攀枝花含矿岩体的一级韵律层由岩体上部的辉长岩、中部暗色层状辉长岩、下部中粗粒暗色辉长岩夹橄辉岩和橄榄型矿层组成。准确把握攀西钒钛磁铁的矿床特征,是寻找该矿床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在红格钒钛磁铁矿及外围发现了多处矿点,为这次整装勘查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的Sm-Nd年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富含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对其已进行过详细研究。但是岩体的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Sm-Nd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攀枝花、白马、红格岩体的年龄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年龄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晚海西-印支期,年龄283~197 Ma。红格岩体283±38(2σ)Ma,白马岩体197±60(2σ)Ma,攀枝花岩体上部岩相旋回210±43(2σ)Ma,下部岩相旋回282 Ma左右。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大致形成于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4.
岑况  钟玉芳 《现代地质》1999,13(4):408-414
攀西地区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从下到上具有套叠式韵律结构的特征 ,这种韵律由岩石的颜色、矿物的成分、结构等表征。在长期的地球重力作用下 ,物质的液态分异或固相结晶分异为层状岩体韵律成因的关键。提出用类似于 Cantor分形集合法构筑重力分异时空分形集合 ,结果以色谱条带图和直方图表达 ,并与攀枝花层状岩体的野外岩石观察的颜色韵律以及岩体实测的矿物成分、长石的 An号码进行了对比 ,表明岩体实测数据与构筑的重力分异时空分形理论图式很相似 ,揭示了攀西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的套叠式韵律结构在成因上具有时空分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的红格岩体是我国典型的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之一。该岩体存在明显的韵律现象。本文在介绍红格岩体韵律特征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的大韵律成因作初步探讨。 一、红格岩体的地质概况 红格岩体所在的攀枝花—西昌地区,地处“康滇地轴”中段。该区广泛出露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安宁河谷、雅砻江河谷缺失志留—石炭系地层;晚二叠世的“溢流玄武岩”和中、新生代的沉积则在全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磁场特征及已有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推断出石头肯德地区8个基性—超基性杂岩体,重新划分了区内的断裂构造、岩体分布。重力高、磁力高为石头坑德铜镍多金属矿识别赋存铜镍矿体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重要标志,赋存铜镍矿体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7.
四川西昌阿七基性超基性岩体同时赋存有铬铁矿和钒钛磁铁矿,这在攀西岩带同类岩体中是很少见的。因此它除提供了在攀西地区寻找铬铁矿的新线索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仅涉及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基于攀西基性岩-超基性岩体主要分布在扬子克拉通西缘,隶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体与峨眉山火成岩省玄武岩形成世代均为晚二叠世,有一定的相关性。攀西地区攀枝花和红格两个区域的基性岩-超基性岩岩体作为典型代表,解释岩浆演化的过程及与成矿的相关性。研究区的含矿岩体在岩相带划分上略有不同,总体上表现出典型的韵律旋回特征。  相似文献   

9.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岩浆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攀西层状岩体有两种类型:基性岩型和基性-超基性岩型。岩体韵律结构发育,具多旋回特征。其岩浆是直接来源于上地幔低度熔融的过渡型碱性橄榄玄武岩浆。岩浆演化具有周期性和铁钛早期富集的特点,与铁晚期富集的斯凯尔加德趋势明显不同。在上部岩浆房中,压力差别控制着岩浆演化途径,使岩浆结晶出不同类型的岩石组合。当压力超过5×10~8Pa时,形成红格型基性-超基性岩体;当压力小于5×10~8Pa时,形成攀枝花型基性岩体。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省红格钒钛磁铁矿床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枝花市以东的红格地区,所处区域为我国典型的钒钛磁铁矿床集中分布区。红格钒钛磁铁矿矿床位于峨眉大火成岩省的内带,属典型的"攀枝花式"铁矿床,矿床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关系密切[1]。本文基于最新整装勘查和综合研究成果,从岩石学、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总结了红格钒钛磁铁矿床所赋存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1红格岩体的地质特征红格侵入体呈层状岩盆,出露面积达60 km2,厚度达1 700 m。红格侵入体从上到下分为3个岩相带  相似文献   

11.
邢长明  王焰  张铭杰 《矿物学报》2011,(Z1):179-180
四川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出露攀枝花、红格和白马三个赋含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这些含矿岩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量的块状和半块状矿石发育在岩体的偏下部位,不同比例的硅酸盐矿物(斜长石、辉石、橄榄石及磷灰石)和磁铁矿组成的韵律条带发育在偏上部位。这一韵律特征与南非布什维尔德  相似文献   

12.
<正>蜂子岩钒钛磁铁矿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属攀枝花-西昌成矿带,为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床,矿床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关系密切,矿体赋存在含矿岩体之中,为晚期岩浆分异矿床。本文主要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成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西昌地区是著名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区。铁矿赋存在层状侵入体中。岩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以辉长岩为主;另一种类型由辉长岩及超镁铁岩组成,其上部为辉长岩,下部为超镁铁岩。韵律层是本区层状侵入体的主要特征之一,两种类型岩体都发育有不同类型的韵律层。铁矿赋存于韵律层的一定部位。本文分别对三个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进行了初步探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攀西地区不同类型的岩体。  相似文献   

14.
<正>红格地区位于攀枝花-西昌成矿带,属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是我国铁、钒、钛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区内"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床与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区内铁矿床的形成与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在含矿层状岩体下部超基性岩带部分。含矿岩体的展布严格受到岩体西部南北向的昔格达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大体呈南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超基性杂岩带的综合研究,在奥尔塘地区发现了磁铁矿-磷灰石矿床,该矿床产于隐伏的辉长岩杂岩体中。对该含矿岩体特征、岩矿石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与矿床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超基性杂岩带铁磷矿成矿条件好,找矿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6.
桂北元宝山地区是广西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之一,该地区广泛出露基性—超基性岩体,而基性—超基性岩体与铜、镍、钴、铬等多金属矿产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开展1∶1万高精度重磁测量和岩(矿)石物性参数统计,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确定了磁力高、重力高为该铜镍多金属矿区识别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关键标志,重磁综合研究成果表明两者异常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利用不同的数据处理和异常分离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厘清了断裂构造展布格架;深入分析了局部重磁异常特征,并对重点异常25号岩体进行了2.5D人机交互反演拟合计算,获取了岩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利用界面反演计算获得了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埋深分布与走向展布规律,提出了研究区内的有利找矿地段。该研究成果对今后利用重磁方法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的铜镍等多金属矿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攀西地区基性-超基性含矿岩体以赋存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而闻名于世,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和重要的钒钛资源基地。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构造与围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认为红格钒钛磁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玄武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有地壳物质混入地幔物质。矿床的形成对时间与空间要求严格。基性-超基性岩、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和峨眉山玄武岩是形成红格钒钛磁铁矿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引言攀枝花—西昌地区(包括北起康定,南至云南元谋、永仁,西自弥渡向东南延至新平一带)。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即黄汲清教授所称的“康滇地轴”,本文以中段为主要研究地区。全区为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地层与岩浆岩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岩浆岩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基性、超基性岩,岩体总数超过200个,其中部分岩体经勘探,取得了铁、  相似文献   

19.
钪是飞机、宇航器、原子能电站、高效多功能激光器、固体电解质、特种陶瓷、汽车、船舶、大功率金属卤素灯、太阳能蓄电池、体育器材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矿产资源。滇中地区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位于西昌-元谋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南端。这些岩体均属于热侵位的"阿拉斯加型"基性超基性岩,其成因与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在成矿特征和构造背景上均不同于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内的冷侵位的"阿尔卑斯型"基性超基性岩(如双沟超基性岩)。滇中地区的基性超基性-碱性杂岩体的成矿作用,除了以往关注的铁(钒钛)矿化以外,普遍富含钪。尤以西昌—牟定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含钪性好。二台坡杂岩体分异作用明显,由暗色端元和浅色端元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浅色端元,是一个由深灰色-浅灰色-灰白色的含磁铁矿正长辉石岩-角闪正长岩-二长岩组成的杂岩体,底部含磁铁矿正长辉长岩,磁铁矿含量20%左右,全铁(TFe)含量达9%,含Sc2O360~110g/t。目前,二台坡岩体已初步控制钪(Sc2O3)资源量720余吨。此外,在二台坡、凹溪河、碗厂等矿区也初步控制Sc2O3资源量6500吨。牟定-绿汁江基性-超基性岩带南北全长130余km,共发现同类基性-超基性岩体(群)60余个,含钪情况相当。由此推算滇中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带中Sc2O3的资源远景有数万吨之巨,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四川攀枝花地区Sc2O3的资源量(3.87万吨),潜在经济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层状含钒钛磁铁矿岩体的韵律特征及其铁质量分数变化规律,探索性地应用瑞利分馏模型模拟四川攀西地区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岩体成矿元素富集过程,分别建立了各岩体的统计模型和理想模型,并据此估算了铁矿石以及伴生钒、钛资源量。其中:攀枝花、红格、太和等岩体的数学模型比较一致,可能与这些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比较彻底、成矿性好有关;而白马岩体的模型参数有较大差异,充分体现了该岩体结晶分异不彻底、成矿性相对较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