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口红树林保护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广西合浦沙田半岛东西两侧的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陆海岸发育较好、连片较大、结构典型、保存完整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保护区海岸线总长50公里,总面积8000公顷,其中海域、陆域各4000公顷。有红树林植物15种,面积800公顷。该保护区是目前广西乃至全国海洋系统唯一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和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世界双桂冠的海洋类型保护区。该保护区建区10年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总结出了一些具有自身特点的经验,同时也发现目前仍存在的制约着保护区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论述了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历史变化状况,分析了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保护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的一些措施的建议。科学规划,保护和建设红树林生态系统;制定法规,加强管理,加强监测,控制污染,宣传教育,提高保护和发展红树林的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历史变化状况,分析了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保护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的一些措施和建议科学规划,保护和建设红树林生态系统;制定法规,加强管理;加强监测,控制污染;宣传教育,提高保护和发展红树林的意识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单项因子评价法、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邹景忠法、综合污染评级法(重金属)、内梅罗指数法对2019年9月、2020年5月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简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水环境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东边英罗港海域水环境质量较西边丹兜海海域略好。  相似文献   

5.
<正>温州市乐清红树林被学界公认为中国(成规模)最北红树林。近日,温州首个“蓝色海湾”数字化项目——乐清蓝色海湾生态智治(红树林保护)应用上线试运行。该项目依托天空地态势感知综合场景,以红树林保护和监测为切入口,设置红树林蓝碳智汇、修复项目智管、生态安全智控、野生动物智保四大子场景,构建天空地一体、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让生态监管和保护更加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庞富鹏在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工作已经有8年时间了,海边出生,海边成长的他每当说起红树林的时候,总有很多的感慨,多年的从军生活把他的意志磨练得像钢枪一般的坚硬,却难以磨掉他心中对红树林的深情,这片美丽而稀有的“海底森林”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广西利用红树林资源开展的渔业捕捞、滩涂养殖、生态旅游等传统产业对红树林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凸显。如何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同时,利用红树林湿地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来促进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化升级是当前的一个难点问题。笔者在实地调研、总结、研究当前广西红树林湿地资源经济基础上,对如何发展红树林生态产业经济,解决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8.
正红树,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咸水环境中的灌木和乔木。红树林,则是这些树种所构成的海岸植被。更广义而言,红树林是所有这些植物群落及其生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一、广西的红树林分布现状及生态功能红树林多分布于北纬25°至南纬25°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发现于世界上118个国家和  相似文献   

9.
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近年来,在广西海洋局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执法监察有序开展。组建中国海监保护区支队,聘用一批护林员,开展社区参与、共建共管活动。同时根据当地民俗与文化,探索社区族头、乡村干部参与红树林保护的有效途径。开展科研与监测,提升保护区能力。目前,已配备有海水水质自动分析仪、GPS、望远镜等。与相关院所和大学合作,开展红树林群落、海草床群落、红树林虫害等11项内容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并初步建立GIS信息库,连续  相似文献   

10.
韦玲  明明 《南方国土资源》2007,(5):F0003-F0003
4月20日,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全体职工在中心主任石国玮的带领下,前往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英罗港附近种植红树林树苗。参加当天种植活动的还有当地群众以及学生志愿者约200人,种植的面积达280亩。  相似文献   

11.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的软体动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2年7—9月,对雷州半岛主要红树林区的软体动物进行调查,计有110种,隶属3纲、6亚纲、12目、37科、75属,主要为亚热带海岸区系种类。其中全国沿海广泛分布的暖水种有36种,占32.8%;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暖水种有60种,占54.3%;分布于南海的暖水种有13种,占11.8%;1种外来种,占0.9%;具有较高经济和可以开发利用的贝类约占总数的1/2。由于人为过度采捕和环境污染严重,部分软体动物资源已遭到破坏,因此,急需加强红树林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5日,记者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采访时看到,山口红树林最近发生的林区虫害已基本得到控制,受害林区不但没有出现扩大趋势,而且大部分枯萎的树木已重新长出新芽,保护区内一片绿意盎然。通过喷洒高浓度石灰水、高压水枪喷水除虫、安装诱捕灯诱杀相结合的方式,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又打赢了一场防治病虫害的"战役"。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世界级海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能固岸护堤、养育海洋动物幼崽、为鸟类提供栖息地,生态养护功能极佳。然而,全球的红树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片在平均海平面以下的低滩涂,成长在此的红树林每天被海水浸泡时间比别的地方多三分之一,但红树林竟然在这里连片成长,一些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4.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红树林年际变化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红树林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中,但仍然存在遥感数据获取困难、数据预处理工作量大、监测时间长而周期过大等问题,影响了学者对红树林演变过程的精细刻画与理解。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遥感数据处理平台,选取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生成长时间序列年际极少云影像集(云量少于5%),利用3个红外波段反射率(NIR、SWIR1、SWIR2)和3个特征指数(NDVI、NDWI、NDMI)建立阈值规则集,实现对实验区越南玉显县红树林、红树林-虾塘、不透水面-裸地、水体4种目标地物的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和土地覆盖的制图,并基于分类结果监测该区域1993-2017年的红树林年际动态变化。结果表明:GEE平台可满足多云多雨地区红树林的长时间序列年际变化监测需求;本文阈值分类方法可以有效提取红树林及红树林-虾塘,实验区有86%年份的影像分类精度达到80%以上;年际变化监测可精细刻画实验区红树林面积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过程,也能准确反映红树林与红树林-虾塘养殖系统面积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红树林年际动态监测结果可以降低红树林演变分析的不确定性,并能更精细地量化红树林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转化过程,从而评估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对红树林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山口红树林资源利用的经济可行性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传统养殖业和生态旅游活动的现状,综合分析两者的成本效益和比较它们的经济收益,评价传统养殖和生态旅游之间的优劣性,为有效科学地保护利用红树林自然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有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即海洋、陆地和湿地。红树林就是分布在这三种生态系统边界上的特殊森林,它生长在浅海滩涂上,涨潮时被海水浸泡甚至淹没,退潮时挺立在松软的滩涂上。红树林并不是单一的树种,世界上有70多种植物组成了不同类型的红树林,全球红树林总面积在1 700万公顷左右。统计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有3.45万公顷的红树林湿地,其中红树林有林面积2.53万公顷,广西红树林有林面积为7 327.86公顷。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发生了40年来最严重的病虫害,一周之内40公顷白骨壤迅速变黄枯萎并扩大至106公顷。消息一经传出,全国上下哗然,各种猜测纷纷,红树林霎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红树林到底怎么了?红树林的虫灾引起普遍关注媒体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各种报道纷纷传出。有专家提出是保护区周边近海环境恶化引发了这次虫害。具体地说,是沿海各种养殖场内消毒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及其他药物大量排到海里,这些消毒剂和药物在杀死养殖场海产品天敌的同时,恶化了海洋生态平衡的环境所造成的。媒体…  相似文献   

18.
湛江高桥红树林区鱼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5和2006年7~8月,对广东省湛江市高桥红树林区的鱼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鱼类75种,隶属于13目38科,其中鲈形目有40种,占53.3%,是高桥红树林区鱼类主要种类。测定了主要鱼类的体重、数量、大小,分析了其食性。  相似文献   

19.
保护和发展我国红树林--海啸和台风暴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啸和台风暴潮中红树林减灾作用凸现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侵袭了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印度等国,造成30多万人的死亡.仅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亚齐,海啸横扫了15%的地区,17万生灵永远消失于茫茫大海,城区满目疮痍.灾难过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有高大茂密红树林生长的地区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显著较少.亚齐海岸原先生长着红树林,但这些红树林几乎全部被围垦为虾塘.没有了缓冲林带,巨浪肆无忌惮,是亚齐惨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广西海洋管理部门为应对红树林虫害的周期性爆发,赶在2009年虫害爆发期到来前,提前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加强对红树林的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