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0,(9):16-17
一个国际天文学小组使用位于美国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第一次发现了类星体放大遥远星系的引力透镜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中国天文学面临的挑战,对我国天文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未来发展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920年,两位美国天文学家治罗·沙普翻(Harloy Ghapley,1885-972)与希伯·柯蒂斯(Curtis Heber Doust,1872—1942)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科学院,就字宙尺度.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包括他仍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想到,这次辩论。开启了一个叫做“星系天文学“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如果让普通百姓票选"最没有用"的学科,天文学多半会名列三甲,甚至高居榜首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它的发现总是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硏究的时空尺度也远超人类本身,除了形而上的好奇心和美感之外,似乎别无用处。说得俗一点,天文学不是中小学校的必修科目,大学生拿着天文学的学历出来找工作,除非当上职业天文学家,否则多半要改行。这么一门学科,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又是为什么世界各国仍然有一大批智力上的精英,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注在它之上?  相似文献   

5.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适应、鲁棒性好、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并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处理问题能力,因此在天文学中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文学中主要应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适用于天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着重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文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由于天文数据分布的庞杂和天文数据量的急剧增加,人工神经网络将日益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一、同场竞技 随着近几年的狮子座流星雨的爆发,加上各种媒体的争相报道和炒作,对观看流星发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在许多人看来,如果能有幸看到夜空中星雨飘落,并且在流星出现的瞬间许下一个心愿,该是人生中多么美好的记忆啊。 流星天文学作为天文学的一个分支,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有待于依靠进一步的观测来不断地完善,而流星的观测,不仅仅是专业天文工作者的事情,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学术活动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召开的全国首届天文学哲学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5日至12日在济南珍珠泉招待所举行.来自全国的天文学与哲学专业工作者共60余名欢聚一堂,就现代天文学及天文学史中的哲学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钟林、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孔阶平、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以端、山东大学副校长邓从豪和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许衍梁等同志到会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8.
大学天文学是高校天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 讲授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全貌, 具有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的特点. 教材的质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天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非天文学专业的学生和天文爱好者, 天文学教材也是拓展科学知识和认知宇宙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大学天文学教材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不小差距. 梳理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大学天文学教材, 评述其特色、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 比较中外教材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通过分析国外优秀教材的编著理念、方法和技巧, 为我国未来天文学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天文学是高校天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 讲授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全貌, 具有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的特点. 教材的质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天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非天文学专业的学生和天文爱好者, 天文学教材也是拓展科学知识和认知宇宙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大学天文学教材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不小差距. 梳理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大学天文学教材, 评述其特色、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 比较中外教材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通过分析国外优秀教材的编著理念、方法和技巧, 为我国未来天文学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研究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的学科。一般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天体测量学主要包括基本天体测量、照相天体测量、时间服务、纬度服务,以及射电天体测量学和空间天体测量学等;天体力学主要研究天体摄动理论、天体形状和自转理论,以及天文动力学等;天体物理学主要包括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星系物理学、宇宙学、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射线天文学、γ射线天文学、中微子天文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文学的研究范畴和天文的概念在不断扩大和发展。自古以来天文学和人类生产和生活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编历、授时、测定地理坐标、天文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丰富的古天文史料。深入地研究这些史料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兴趣不断增长,我国天文工作者也正积极地向全世界介绍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但是,中国古天文学名词的英译法目前还相当混乱,缺乏统一的译名。因此,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提出,要整理一批已有英译名的中国古天文学名词,经征询意见后,作为《英汉天文学词汇》的补充;并且建议将来单独出版一本《汉英中国古天文学名词》。 按照以上要求,我们尽力开展了一些工作。鉴于当前需要的是对《英汉天文学词汇》的补充,因此  相似文献   

12.
十余年来年轻的分子天文学带来一系列新发现,推动了银河系结构、星系化学史、恒星物质流失、分子云物理等课题研究的新进展。 本文在简介分子天文学之后,将集中对与恒星形成有关的分子云物理问题进行综述。 内容分为 一、分子天文学的研究对象 二、分子云物理参数的导出 三、分子云的观测 四、涉及恒星形成的分子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威  朱进 《天文学进展》2002,20(4):379-383
对1995年至2001年《Natue》和《Science》上发表的天文学论文的统计表明,行星天文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明显超过天文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占天文学总论文数的1/3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星天文学是天文学最活跃和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对这些论文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给出当前行星天文学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相比之下,我国对这一重要领域的关注和投入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顾炎武《日知录》有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数、理、化、天、地、生,这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其中数、理、化、地、生在中小学都有开设,只有天文没有。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赵峥教授在谈到我国基础教育中天文学的现状时说,世界各国的中学教育,都包含着一些天文学的内容,国外的初中,大都采用中学理科(《科学》课)教学,其中天文学知识占有相当比重。美国的《2061计划》等国家政府纲要中天文学的素质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在高中物理教材中,也含有天文学内容,有些国家甚至将天文学作为中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来开。但是,我国中学教育中天文学知识教授得很少,只在地理课程中出现一点点。  相似文献   

15.
《天文爱好者》2012,(3):56-57
天文学在各门自然科学中发展最早。在古代,天文攀萱接是所谓的“带头科学”。在我国大约自有文字以来,就开始有天文现象的记录。奴隶社会,天文学就确定了它的雏形,形成了具有科学形态的天文学。到元朝初期忽必烈时代,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达到了高峰,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的进展日新月异,新的发现不断涌现,新的理论或学说也不断提出;天文学各分支学科同物理学、数学、空间科学、地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深,产生了一些新兴边缘学科,天文学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因此,从事天文学及相关学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天文学进展》2003-2007年期刊出版情况;从天文学类期刊的竞争和国家政策方面阐述期刊目前面临的问题;还介绍了为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所采取的措施;对如何办好《天文学进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明朝末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到清乾隆四十年(1775)驱逐传教士的近两百年间,西方古典天文学通过传教士的手笔在中国获得了传播,中国古典天文学开始与西方天文学接轨。  相似文献   

19.
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持召开的天文学名词审定会议于1984年7月22日至27日在昆明云南天文台召开。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接受委托承担审定工作。 会议根据我国历年出版的各种天文学辞书,选取一批现代中国天文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天文学基本名词,编成了一份《中国天文学基本名词》(初稿)。此稿将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再召开会议审定,并报请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 《中国天文学基本名词》(初稿)共分为正编和副编两部分。正编共收汉语天文学基本名词1600个,并附有其对应的英名或国际通用的其它文种词名.为了便于审阅,把名词按学科分支或天体层次共分为天文学,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学,天体物理学,天文  相似文献   

20.
一年的开始,总是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告别蛇年,马年到来。新年也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空间天文学正在不断壮大,而欧洲空间局(简称欧空局,ESA)超乎想象的“盖亚”(Gala)项目如果进展顺利,将可能对空间天文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