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风 《天文爱好者》2009,(10):56-59
从天文风景摄影开始 初学天文摄影,你不要去想马上就拍到多么精美的天体照片,这是不现实的。你也不要担心需要购买昂贵的天文望远镜或者其他装备,这暂时还用不着。我认为,最初步、最易上手的天文摄影门类是天文风景摄影。它不需要你有任何专业的装备,哪怕是一台最普通的相机都能拍摄许多题材的天文风景。而如果你的器材再稍微专业一点,那你将获得令人惊讶的漂亮天文照片。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天文摄影高手基纳德和沃夫冈 有些疯狂的天文摄影迷—看到别人拍的“好”照片,立刻就开始研究那个人用的是什么望远镜。用的是什么CCD和滤镜。然后充分发挥其善于模仿的技能,最后以能拍到类似的照片而自娱。于是,个人的创造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好手与高手的一步之距,永远难以跨越。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观测天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摄影观测,拍出漂亮的天体照片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摄影是一门艺术,拍摄出一幅好照片并不容易,除了要有好的观测摄影设备和拍摄技术以外,还要有好的艺术把控能力。对于初学者和缺少“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怎样安排好画面,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练习的过程。这里介绍一个摄影的快速构图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丁 《天文爱好者》2008,(10):34-39
反射式望远镜的老祖宗——牛顿式反射镜,几乎被天文摄影爱好者们所遗忘。相对于用APO或者RC系统进行天文摄影的人而言,用牛顿式反射镜进行摄影的非常少。牛顿式反射镜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但用来进行摄影的却很罕见,这是什么原因呢?牛反是否真的就不适用于天文摄影呢?  相似文献   

5.
李昕 《天文爱好者》2014,(11):64-66
遇到美丽的风景,谁都想把它记录下来,面对璀璨的星空则更应如此。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扛起“长枪短炮”,加入到了天文摄影的队伍中来。 要想欣赏到最好的风景,就要站在最高的地方,天文摄影往往也是这样。随着城市光污染的加重,我们要想拍到好的星空照片,就必须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到山里去。但当你抱着沉沉的单反相机行进在山间时,不知是否想过,如果能有一台轻便小巧,但功能和画质与单反不相上下的相机该有多好!而这种可以替代单反相机,同样可以用于天文摄影的微单相机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了。  相似文献   

6.
在业余天文观测中,行星摄影是观测行星比较常用的方法。我们经常能看到天文爱好者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行星摄影作品。同时,还有-些国际上的天文组织定期发布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行星影像(例如日本的“月惑星研究会”),这些行星影像不仅为天文科普提供精美的素材,而且还能为专业的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支持。然而,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影像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即便是天文观测的初学者也存在着不少误解。下面就来谈谈这些精美的行星影像到底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7.
和一些天文摄影爱好者聊天,问到未来天文摄影该何去何从时,很多人都说,或许尝试远程控制是天文摄影的一个选项。这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8.
算起来,我接触天文也有10多年了,可一直没有尝试过天文摄影。在我眼里 摄影(更别说天文摄影了)是一个奢侈的爱好,总觉得复杂的摄影技巧不是我这种到20多岁都还没摸过相机的人玩得转的,昂贵的摄影器材也不是我这样的工薪一族玩得起的。想是这么想,但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到新疆伊吾观测日全食,无论如何也得给自己留下点回忆。  相似文献   

9.
1前言 折射镜和反射镜在使用上的争论一直是业余天文界历久不衰的话题。反射镜虽然口径大、价格又便宜,但在拍摄业余天文照片时常会感觉到,反射镜照出来的照片总是比不上折射镜。虽然分辨率好像差不多。即很接近的两颗星可以分得开,但反射镜照出来的色彩总是没有折射镜来得饱和。但若使用大光圈摄星镜时又似乎没这个现象,到底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0.
山风 《天文爱好者》2009,(12):66-69
我需要什么样的相机? 上一次观测攻略文章已经谈到,要进行天文摄影,可以有各种级别的相机可供选择(CCD、光敏摄像头等其他形式的摄影摄像器材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但是,要想很好地进行天文摄影,或者说要想对各种类型的天文摄影做到几乎通吃,那还是需要上一台数码单反(简称DSLR)。  相似文献   

11.
深空天体摄影作为天文观测的一个重要手段,被普遍应用在广大爱好者的天文观测中。看着动辄数万元的高级赤道仪、望远镜(AP0)、天文CCD(冷冻CCD)、自动导星系统。对于很多天文爱好者来说犹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那么,一架简易的赤道仪、一支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一部廉价的入门级单反相机,这些简单的器材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深空天体摄影吗?可以,完全可以。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适当的改造和精细调试与操作、以及精心的后期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期我们要谈到的是拍摄流星时相机设置,并介绍几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就在我们日常的拍摄中,但经常被忽略。我们都很熟悉ISO、光圈、快门,但是数码单反的ISO具体原理是怎样的呢?曝光时间对照片又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这些概念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您更好地运用器材。如果还能对其他天文摄影或测光观测提供参考,笔者就会欣喜不已了。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由国际著名天文图片网站TWAN(The World At Night)组织的第三届“地球与星空”国际摄影大赛正式落下帷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天文摄影师参加了这次角逐,提交的作品数量超过了600幅,创下新高。此次大赛的主题分为两个:“美丽星空”和“拒绝光污染”,要求提交的照片内容符合两者之一便可。  相似文献   

14.
“诗意星空”系列天文科普活动的核心内容为“诗意星空天文摄影大赛”,该赛事是中国首个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全球天文学促发展战略首批支持的大赛,旨在通过摄影方式诠释中国古诗词中独特的天文意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天文科普事业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关注天文这一领域了。不少天文爱好者是被那唯美的星空景色吸引而来的。的确,不论是“观天巨眼”哈勃,还是业余天文爱好者们,他们的“窥天之作”总能让我们感到兴奋,那一幅幅锐利的天体照片,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中学生天文教育实际,设计了一套远程望远镜系统安装于新疆阿克苏市,能够用作天文教学中的准专业观测和业余天文观测及摄影.系统提供了实时操作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自动化功能,通过新设计的TABLET语言,能够以批处理方式执行观测任务.在安装调试时,利用此系统测量了系统所在地阿克苏三中的白光和Sloan g'r'i'通道下的天光背景.另外提供了一次自动化测光观测实践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12,(7):F0003-F0003
“2012天文爱好者星空大会(发烧版)”活动将于2012年8月11日至8月15日在云南东川红土地举办。该活动由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主办。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承办。本次活动将邀请国内外顶尖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天文专家、科普教师共同参与。地点选择在云南东川红土地进行天文器材操作、观测指导、星空摄影、摄影心得交流。相信每一个参会者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摄影家和画家一样可以预见影像和画面,然后藉由相机或画笔把它们呈现在世人面前。 全世界玩风景摄影的人不知有多少,而玩天文摄影的人就少了很多,这是因为天文摄影的“技术与知识”门槛很高,一般人很难入内登其殿堂。而且如果您是玩天文摄影里的星云星团项目,更是有如“美俄军备竞赛”一样,被要求用大13径、尖锐星点高解像力的光学器材,追踪精确且高承载重量的赤道仪,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诞生了很多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制造了一大批天文观测仪器,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就注意到了众多天文现象,并有相当数量古老、丰富的天象记录,这些对日后研究天文学做出了很多宝贵的贡献。可惜能保存下来的古代天文仪器数量较少,现存的古代仪器主要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  相似文献   

20.
高爽 《天文爱好者》2012,(10):48-50
天文爱好者们经常陶醉于带有银河的天文照片。北半球观赏银河通常选在夏季,在没有灯光干扰的户外,天气晴朗的夜晚,奶白色的飘带跨过天空。我们肉眼看到的银河,有黯淡的分叉,也有较亮的核心。从这篇文章开始,笔者将带你游览我们自己的银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