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月球在以27天左右为周期绕地球公转,在天球上它会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对于背景星空转一周,方向由西向东。月球公转轨道平面我们称之为白道,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黄道不同,白道是在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从零开始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在地球公转一周期间,太阳穿过黄道十二星座和黄道上的二十四个节气点。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66.5°交角,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就有半年落在北半球,半年落在南半球,一年中有两次直射在赤道上,因而地球上就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天文课上要讲,地理课上更是必讲的,而且是这两门课的基本点、重点和难点。其难就难在要表现的是一个既有平面上的地球绕太阳运行和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从零开始     
太阳系八颗行星中金星和水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内圈,称为内行星。在地球上观测,内行星总是不离太阳左右,它们有几个月时间出现在太阳东侧,另外几个月出现在太阳西侧,夜半时分是看不到内行星的踪影的。当金星或水星运行到同太阳正好在同一个方向的时候称为合日,与地球各在太阳一侧的称为上合,金星或水星正好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叫下合,合日前后是看不到它们的。  相似文献   

4.
2月2~3日土星、木星合月 月亮每月围绕地球公转一周,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叫做白道。白道和黄道很接近,两者的交角平均为5°9′。行星在黄道附近运行,因此,每月都会发生月亮和行星方向相同(赤经相等)的现象,叫作“行星合月”。有时行星和月亮不但赤经相同,而且赤纬也非常接近,这种天象则叫作“月掩行星”。今年2月2日18时土星合月,12小时以后,3日6时又发生木星合月。2月初的夜空里可以看到明亮的木星和土星与月亮很接近,形成美丽的行星拱月的现象。2月1日,恰逢上弦月,黄昏时月亮出现在天空的南方,月光明亮,使夜空中的暗星淡然无光,但月亮附近的木星(亮度为-2.5  相似文献   

5.
月球以大约27.32天的周期在天球上运行一周,每小时相对于星空背景向东移动约半度,其运行轨道和黄道有大约5°09’的夹角。不同的行星其运行轨道和黄道也有不同的夹角,其中金星的运行轨道和黄道有大约3.4度的夹角。这样,月球由西往东在星空中周期性运行时,每个月都会发生恒星合月或行星合月现象。有时月球会将背景上的恒星或行星遮掩,就产生了月掩恒星或行星的现象。每次当发生这类掩星天象时,地球上只有一部分地区的人可以观测到。  相似文献   

6.
1.What can one see in the Moon’s sky moreoften?the Sun or the Earth? 译文:在月球上太阳和地球哪个更常见? 解答:由于长期潮汐作用的影响,导致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运动的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天。因而在月面上有一半的地方永远可以见到地球(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为月球的正面),而在另一半地区却永远见不到地球。月球在太阳系内的运动包括自转,绕地球的公转和与地球一起绕太阳的公转,由于月球的自转,  相似文献   

7.
2月8日 木星合月 月球每月围绕地球一周,每月都会经过某大行星,当两者方向(视赤经)相同时,称为行星合月。如果合月恰好在黄道和白道交点附近,还会发生月掩行星,这时两者不仅视赤经相同,视赤纬也近于相等。行星合月虽是瞬时现象,但发生合月的那一天夜晚可以看到行星与月亮十分靠近的行星傍月的现象,也是十  相似文献   

8.
月球卫星轨道力学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林  王歆 《天文学进展》2003,21(4):281-288
月球探测器的运动通常可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对应3种不同类型的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向月飞行的过渡轨道与环月飞行的月球卫星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实为一种地球卫星轨道;过渡轨道则涉及不同的过渡方式(大推力或小推力等);环月飞行的月球卫星轨道则与地球卫星轨道有很多不同之处,它决不是地球卫星轨道的简单克隆。针对这一点,全面阐述月球卫星的轨道力学问题,特别是环月飞行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轨道摄动解的构造、近月点高度的下降及其涉及的卫星轨道寿命、各种特殊卫星(如太阳同步卫星和冻结轨道卫星等)的轨道特征、月球卫星定轨等。  相似文献   

9.
6月3日月球距地球最近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沿着一椭圆轨道围绕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为0.0549,月球距地球最近(近地点)时平均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的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6月3日21时月球距地球的距离最近,为357240千米,是本年中距离最近的一次。从地球看去月球的视直径为33′27″。6月3日12时20  相似文献   

10.
月球物理天平动对环月轨道器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巍  刘林 《天文学报》2005,46(2):196-206
月球物理天平动是月球赤道在空间真实的摆动,会导致月球引力场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变化,从而引起环月轨道器(以下称为月球卫星)的轨道变化,这与地球的岁差章动现象对地球卫星轨道的影响类似.采用类似对地球岁差章动的处理方法,讨论月球物理天平动对月球卫星轨道的影响,给出相应的引力位的变化及卫星轨道的摄动解,清楚地表明了月球卫星轨道的变化规律,并和数值解进行了比对,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姓名____出生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所在学校、年级:__________每题10分 cos X=1-X2/2(X以弧度为单位)可能用到的常数或者数值: 1.水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387天文单位,2003年5光速c=3×108m/s 月7日发生了一次水星凌日,请问在此之后,水星第一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m3/kg/s2 次到达东大距和西大距各是大约多少天之后?地球半径6400km 2.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黄道只有一个非  相似文献   

12.
胡小工  黄珹 《天文学进展》2001,19(2):289-294
讨论满足约束条件的月球卫星飞行轨道的设计问题,将约束条件分类为只与太阳,月球,地球,飞行器和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的运行学约束条件以及涉及到飞行器轨道运行的动力学约束条件,在考虑月球卫星轨道的受力情况后,给出一种准确快速地计算和设计满足约束条件的标准飞行轨道的方法,并应用于不同约束条件下月球卫星的轨道预设计,初步讨论了轨道设计的误差分析,轨道跟踪及实时精密定轨等正在进行的其它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实验原理:太阳系中有各种各样的天体,九大行星是其中的佼佼者。除地球外的八大行星根据其轨道在地球轨道的内外不同,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内行星轨道靠近太阳,因此总在太阳附近出现,只有傍晚和凌晨才能见到,分别称为“昏星”和“晨星”。外行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之外,可与太阳分处地球的两边,这种现象称为“冲”。在每年的冲日前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观测到外行星。这些不同决定了内行星和外形星的观测是有差别的。当天空中同时出现几颗行星时,它们总是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线称为“黄道”。这是因为可见的  相似文献   

14.
12月7日 金星最亮 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内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当内行星上合时,行星的亮面整个朝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满月相);内行星大距时,行星亮面的一半朝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上弦相或下弦相);内行星下合时,亮面背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朔月相)。从地球看来,行星的亮度除与行星的位相有关,还和行星与地球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与周围数千亿颗恒星一样,我们的太阳也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成员。它沿着一条近圆的轨道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速度超过250千米/秒,轨道半径约为8000秒差距(26,000光年)。太阳在这个轨道上走完一圈,需要2.5亿年多一点,这称为一个“银河年”。从诞生以来,我们的太阳已经走过了20-25圈,也就是说,它的年龄已经有20-25“银河岁”了。  相似文献   

16.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它的赤道平面与其轨道平面之间存在着一个23°27′的夹角(黄赤交角),因而使得地表气候出现一年四季的更替.当黄道倾斜增大时,高纬度的冬季半年更加寒冷,夏季半年则更加炎热;反之,则出现年温差小的气侯.但是,通常认为:黄赤交角的摆动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17.
“肮脏的雪球” 彗星(Comet),像“肮脏的雪球”,是由冰块、尘埃和冻结了的气体混合而成。在中国古时,彗星又称为扫帚星。一如太阳系其他主要成员,它们围绕着太阳公转,不同的是它们的轨道偏心率特别高。即是说它们长时间逗留在遥远太空的深处,只有极短的时间走近太阳。  相似文献   

18.
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登月飞行轨道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珹  胡小工  李鑫 《天文学报》2001,42(2):161-172
讨论满足约束条件的登月飞行轨道的设计问题,将约束条件分类为只与太阳,月球,地球,飞行器和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的运动学约束条件以及小及到飞行器轨道云动的动力学约束条件,在考虑登月飞行轨道的特征后,给出一种设计满足约束条件的标准飞行轨道的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我国登月飞行以及月球卫星的轨道预测计。  相似文献   

19.
月亮趣谈     
《天文爱好者》2008,(12):88-89
月球是怎样来的? 很多学者认为,月球是由大碰撞而来的。在太阳系演化初期,原始太阳附近的星际空间形成大量的物质环,在地球轨道上开始形成原始地球,在附近也形成了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天体。  相似文献   

20.
太阳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改变的长期影响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阳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2的长期影响。太阳质量损失包括太阳因光于辐射和太阳风流失两方面产生的质量损失。利用二体问题的中心体变质量的Jeans理论估计了太阳目前在主序阶段和将来后主序(红巨星_阶段由于上述两种机制造成的质量损失对地球轨道改变的长期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质量损失在主序阶段对地球轨道改变的影响较小,但在后主序阶段对地球轨道改变的影响甚大,且此估计只是一种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