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野外实际地质资料及室内研究工作,对青龙沟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深入地阐述了东矿区和西矿区的金矿化带及矿体特征,明确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于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应向该矿区的NW和SE方向加强深部找矿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红柳沟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该矿床已经资源枯竭。为了更好地开展该矿床今后的找矿工作,综合分析了红柳沟金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金矿体展布规律及找矿标志;并根据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与形成阶段、金的赋存状态及围岩蚀变特征,简要地分析了矿床成因。研究认为,红柳沟金矿床的矿体受SN向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空间上具有向南侧伏现象,结合化探异常,加强沟南构造破碎蚀变带的深部找矿,将会大幅度提升该矿的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3.
金厂沟金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滨一浅海一陆棚相复理石建造中的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过渡带。金矿化严格受次级背斜和向斜两翼的层问挤压破碎带控制。赋矿主岩为斑点状板岩、黄铁矿化板岩、砂质板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通过对金厂沟金矿床控矿特征的系统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进而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团结沟金矿床地质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床地质模型是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基础。本文从团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团结沟金矿床的控矿地质条件,探讨矿床的成因,进而建立起团结沟金矿床的矿床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5.
龙尾沟铜、金矿床是在青海省柴北缘成矿亚区内所取得的重大找矿突破,该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Pt1dk)地层内,并受F6断裂破碎带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及花岗斑岩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首次提出龙尾沟铜、金矿床是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斑岩型矿床.从已查明铜、金矿床(体)的控矿因素和矿化特征分析,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矿化体的前景,应进一步加强该地区深部勘探及研究力度,以期获得找矿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团结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团结沟金矿床的地质找矿模型,矿床原生晕特征及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矿床的定量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7.
红旗沟金矿床是青海省五龙沟矿集区Ⅸ号含金破碎蚀变带中的典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床元素组合、元素相关变化特点及主矿体赋矿构造中原生晕分布、组分分带、垂(轴)向分带序列变化规律、原生晕叠加特点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床成矿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规律和找矿标志模型,圈定了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及矿化带深部有利盲矿赋矿空间,预测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金矿带潼峪矿集区金的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研究了小秦岭金矿带潼峪矿集区金的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指出潼峪矿集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太华群,并受晚期岩浆和构造的控制,尤其是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及其剥离(滑脱)构造控矿特征非常明显。综合研究认为,区内佛头崖-狮子包地段、东交沟—佛头崖一带、岳王庙-王排沟地区与复背斜倾伏端是重要的找矿靶区,值得进一步深入工作,并可为老矿区找矿提供示范。这对在老矿区深部寻找金矿,把小秦岭西段的深部找矿工作推向新阶段,实现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在较全面地介绍了五龙沟金矿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和化探异常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五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认为该金矿床属与焦家式金矿相似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湖南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床划分为微细粒浸染型金属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等三种类型,描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总结了微细粒浸染型(高家坳式)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龙山式)金锑矿床和石英脉型(古台山式)金矿床的找矿标志。认为该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应依托穹窿构造来开展,并提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较全面地介绍了五龙沟金矿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和化探异常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五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认为该金矿床属与焦家式金矿相似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井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太多金属矿集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区内已知矿床的系统分析,把凤-太多金属矿集区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即泥盆纪碳酸岩盐容矿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泥盆纪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成矿系列和中生代与造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提出长沟-洞沟地区、凤州七里坪地区、苇子坪洞沟-剪子沟地区等为近期的找矿重点地区,并对长沟-洞沟地区、梯子崖—三角崖地区指出了具体的找矿方向,认为长沟-洞沟地区的已知铅锌矿带与八卦庙金矿床处于同一次级热水沉积盆地中,其范围大致与河-2异常吻合,成矿条件良好,长沟背斜南翼(倒转翼)、倾伏端和洞沟背斜长沟—八卦庙段是下一步铅锌金的重要找矿地段。这些对该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全国金矿重点调查区调查评价”项目围绕甘南—陇南金矿金资源基地建设,在甘肃李子园—花崖沟金矿重点调查区围绕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开展调查评价工作。调查发现:九条沟—八卦庙地段金矿找矿潜力较大,区内中部花崖沟—大水沟一带发现一条矿化蚀变带以及余家塘、花崖沟西、麻地沟、大水沟4处矿点;其中花崖沟西经地表及钻探施工验证,估算金潜在资源量为10.88 t,具大型远景潜力。下一步将加强这一区域的综合研究,加大查证力度,开展深部验证,以期实现找矿突破,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4.
根据祁雨沟北西部金矿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内金矿床类型主要为蚀变破碎带型和爆破角砾岩筒型,在成因上具有多时代、多期次、成矿物质多来源特点,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甘肃赵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岩 《黄金地质》2004,10(2):17-20
赵沟金矿是继李坝金矿之后近年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矿床产于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浅变质碎屑岩中,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且强烈,是一受断裂、岩浆活动和蚀变带控制的蚀变岩型(工业类型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F1断裂破碎带为主要导矿构造,次级的F29断裂破碎带为容矿构造。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控制因素的研究表明,今后找矿的重点应在1级导矿及其旁侧的2级容矿断裂破碎带,中川岩体周边5km的热变质圈内和化探异常发育的地段。  相似文献   

16.
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信息对金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矿床原生晕特征反映了矿化的元素组合特征。团结沟金矿床主成矿期元素组合为Au、As、Sb,是矿床的直接指示元素。矿床次生晕及分散流特征也对找矿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青龙沟金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是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分析和研究滩间山地区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模式,对于在该区进行进一步找矿工作和寻找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研究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模式,笔者首先收集了青龙沟金矿床大地构造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的资料,对青龙沟金矿床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地层、岩浆岩、构造等3个方面对成矿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认为青龙沟金矿床具有沉积变质变形,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先后富集、叠加等特点,其成因应属岩浆期后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成矿模式经历了:(1)早期黑色含金岩系沉积期。(2)金元素初步富集期。(3)金矿化富集期。(4)金矿化叠加富集期。该研究对于该区进一步深部找矿工作和寻找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具有借鉴意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营里金矿床产于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与三叠系和尚沟组长石砂岩的外接触带蚀变矿化破碎带中,褐铁矿化强烈是本区寻找金矿的重要找矿标志。金矿体赋存在三叠系黄褐、灰紫色长石砂岩中是我省金矿床类型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文中论述了金矿床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体赋存的空间方式,初步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控制因素。此外提出了一些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礼县赵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平 《甘肃地质》2003,12(1):70-77
赵沟金矿床位于礼—岷金矿带东部 ,是李坝大型金矿床外围的中型金矿床。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 ,发现本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与李坝大型金矿床有相同性 ,矿 (化 )体受构造及岩脉的控制。据控矿因素分析 ,已知矿体深部及西部找矿潜力很大 ,应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本矿床有望成为礼—岷金矿带继李坝、金山大型金矿床之后的又一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东昆仑五龙沟矿田岩金沟金矿床成矿时代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柏林  王永  韩玉  陈建林 《矿床地质》2019,38(3):541-556
五龙沟金矿田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段,矿田内金矿床主要沿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3条NWW向构造破碎带发育。文章以岩金沟金矿床为例,在补充开展金矿石流体包裹体测试和显微鉴定的基础上,运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测年——直接测定被封闭的成矿流体年龄的方法,测得成矿年龄为237 Ma,结合成矿构造、成矿地质体、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确定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早期。金矿床属于远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温度为195~319°C。综合控矿构造和成矿地质体等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进一步找矿方向是红旗沟脑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成矿地质体影响范围之内有NWW向偏脆性构造破碎带发育的部位,或者是有隐伏成矿地质体的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