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登陆台风短时定量降水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登陆台风的GMS-5 IR1 TBB资料及地面自动站逐时雨量资料,初步建立了适用于登陆台风的定量降水估计(QPE)方法,基于QPE结果,采用外推法,初步实现了对登陆台风未来0~3 h的短时定量降水预报(QPF)。应用于0104号登陆台风“尤特”和0414号登陆台风“云娜”两个例表明:对单站逐小时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h的QPF准确率分别达20%~70%、30%~80%、30%~70%、20%~60%;对于单站过程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 h的QPF准确率基本都达60%~80%;对未来0~3 h的面雨量也具有一定定量预报能力。0~3 h QPF结果对实际短时登陆台风降水业务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个台风过程雨量的定点、定量预报方法。方法应用台风初始参数、历史过程的天气形势场和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产品,构造预报区域内当前时刻至未来时刻环境要素场的多元客观相似判据。通过定义非线性的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历史台风样本与预报台风在多元判据下的连续动态相似程度,以此找到相似样本。应用相似样本的历史雨量记录进行相似指数的权重综合,得到台风未来雨量的定点、定量预报值。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6-2018年南宁市台风暴雨过程的日雨量(20-20时)和小时雨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台风暴雨发生频次、持续时间、最大小时雨量进行分析,揭示南宁市台风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影响南宁的台风暴雨次数年变化呈减少趋势,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8月;各月台风暴雨过程平均持续时间在1~3 d之间;各月台风暴雨过程的最大小时雨量呈"W"型分布,峰值出现在6月、9月和11月。(2)南宁市城区及横县既是台风暴雨中心,又是暴雨及大暴雨的高频区;台风暴雨小时最大雨量空间分布呈东北高、西南低,四周强于中间的特征。(3)2006-2018年从Ⅱ类路径进入广西的台风造成南宁市台风暴雨次数最多;台风强度与台风暴雨强度不存在明显的单一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台风预报尽可能满足生产和实际的需要,在台风影响本地7到10天以前,能做出定性预报,我们设想在西太平洋台风进入125。E时,就做出较肯定的预报结论、发布台风消息、报道台风对本地可能造成的影响;当台风进入南海119°E 时,发布台风报告,并视实际需要,预计登陆地点,这样一般离台风登陆尚有一到二天时间,可较主动地进行防台工作。以后,随着台风的接近,继续补充订正原来的预报。这样做既考虑实际的需要,又照顾我们的能力,看来119°E 是一道关键的防线,我们除作出登陆地点的准定量预报外,还试图作出过程总雨量以及过程大风的定量预报。我们初订的预报方法,经历了1974年台风预报的  相似文献   

5.
2016年台风尼伯特、莫兰蒂和鲇鱼均在闽南登陆,尼伯特对温州影响轻,莫兰蒂和鲇鱼给温州带来严重影响。利用温州国家气象站及区域站雨量探测资料、NCEP 2.5°×2.5°日平均再分析资料、逐3 h NASA可视化GEOS-5模拟资料、逐6 min洞头风廓线资料和浙江省短临天气监测和预报产品显示平台逐10 min降水预报产品对3个台风短临雨量影响进行分析。尼伯特对温州影响小,莫兰蒂和鲇鱼给温州西部带来了严重影响;闽南登陆的3个台风对温州的雨量影响主要集中在登陆后;莫兰蒂和鲇鱼登陆时500 h Pa在蒙古一带存在低压,导致了冷空气侵入台风环流,强盛的副高和逐渐靠近的台风之间加大的气压差利于急流产生和加强,温州850 h Pa出现东风急流和大范围≥90%的湿区的时间提前量均在24 h以上;莫兰蒂和鲇鱼在温州短时强降水发生前,伴随着低空急流的突增过程,短时强降水结束前急流已经消失,急流风向转南或者西南方向并不能确认短时强降水结束;浙江省短临天气监测和预报产品显示平台逐10 min更新的3 h雨量预报在3个台风影响期间对≥50 mm/3h的强降水预报起止时间基本准确,落区基本准确但略有偏差,形态基本吻合,预报雨量中心极值比实况偏小约65%~70%。  相似文献   

6.
我们把西北太平洋可能影响鄞县的台风,按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分为南区和北区两类。本方法以北区为例,用台风中心进入起报区域时的本站风向和气压变化特征,来预报北区台风的过程雨量。经1978—1980年试报和预报五个台风,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今年第9号台风在冲绳附近的洋面上形成后以毎小时15—2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于8月19日8时抵达黄海中部然后转向北偏东方向穿过山东半岛于19日下午进入渤海。这次台风给山东半岛各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我县19日雨量达162.6mm,瞬时最大风速25m/s,雨量之大、风力之强、灾情之重是多年来所少见的。本文试图从这次台风暴雨的预报总结中,寻找台风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用以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台风预报程序表(以下简称程序表)是实现预报方法客观定量的初次尝试。它集中地概括了我站台风预报改革成果,将分散的各种台风预报方法和工具,归纳在一览表内,使之有条不紊,便于实际应用。程序表的制造分为“一警”、“二警”两部分(详见表一),每部分从环流形势、气候概率、资料图表和台风天气四个方面,选取效果较好(机率一般在70%以上)的预报图表,按台风进入“一警”、“二警”两部分分别设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预报统计表明,每当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时,往往在2~3d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大到暴雨出现的机率也明显增大。文章对2000—2011年6—9月登陆我国的68个台风和对应的实况降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锡盟降水与登陆台风的关联,从远距离台风活动中探索锡盟较大降水的预报信息,将有助于今后的暴雨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T639和EC产品资料及卫星云图,结合梧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12年7月24~25日台风“韦森特”造成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韦森特”台风是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SE气流引导下西行影响梧州的,台风结构对称,水汽充足,影响时间较长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2)850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较大区是梧州“韦森特”台风暴雨强降水区;(3)EC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韦森特”台风的路径预报比实况均偏南,但时效越近偏差越少,雨量预报则存在量级偏小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种场相似计算方法的试验比较,提出环境场特征的场相似分析方法,建立台风相似预报系统。利用1950—2006年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关键区域的物理量场特征值;设计图形识别程序,获取每个台风过程的天气形势场各种特征值;建立环境场特征数据库和相应的台风过程实况资料库。预报时,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计算特征值,采用逐步相似筛选的方法,在特征数据库里选出相似历史个例作为预报参照。检验表明:该系统对2007—2009年的台风预报,尤其是台风暴雨雨量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56—2013年台风历史资料和江山站气象资料对影响江山的台风(包括热带气旋、热带风暴等,以下统称台风)进行了时空分布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把影响江山的台风归类为主汛期类、高温期类、盛夏期类、初秋期类和深秋期类5大类和分型为东部型、南部型、西部型和北部型4大型。并且发现:1)只有登陆闽浙沿海的台风才有可能影响江山;影响江山的台风主要是降水影响,台风活动主要集中在7—9份,其中8月份最多,过程雨量也最大;北部型台风最少,但过程雨量最大;2)东部型台风最多,西部型和南部型台风次之,但东部型和西部型台风过程降水也比较大且均衡,南部型台风过程降水相对较小;3)南部型和北部型台风过后多有西风带系统东移(北面系统南压)途径台风残留低值区再次发展加强多产生二次回头明显降水;4)紧擦江山而过的台风降水更加明显,距离江山越远降水越小。这为今后台风降水定性、定量预报分析及其防御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功能 台风预报中,常常要寻找路径相似的历史台风作为预报参考,用人工翻阅历史路径找相似的办法,不但不客观,而且难以从历史相似路径中归纳出一个定量的预报结论。我们把相似法应用于PC—1500计算机,建立了南海范围台风路径相似预报系统。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只需输入台风的初始资料(包括所在月份、现在位置、前6和前12小时的位置),机器根据给定的相似条件,在历史台风资料库中自动选出相似台风个例,打印其名称;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近年来,用逐步回归的统计预报方法作台风路径的短期预报,已成为许多气象台预报业务中常用的工具之一,这个方法结合了预报员们的实践经验,经两年的使用结果证明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目前的改进主要采取以下几个途径:(1)提高预报因子的质量,着重在各个因子的天气意义方面和台风移动之间相关性的提高。(2)对统计样本先作天气  相似文献   

15.
台风是夏秋两季影响我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作好台风长期预报对渔、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围绕影响我县台风的总次数(台风进入24°N以北、129°E以西,测站出现阵风≥17米/秒,平均风速≥12米/秒或台风过程总雨量达≥20毫米)、初台出现的迟早、各次影响台风出现的时段及影响程度等几个内容,以群众经验为线索、单站资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6.
1.前言人们很早就知道“台风具有持续运动的性质”,并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台风预报(即外推法)。就现在而言,台风路径的气候学持续性方法(PG法)与空间平均法(Space Mean)、平衡正压模式(BalanceBarotropic Method)和动力-统计学方法(StatisticalNumerical Forecasting Technique)一起,成为气象厅预报台风的支柱。其中的动力预报在台风预报方法中所占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将来可能成为台风预报的主要手段,但是该方法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因而其他方法还不能舍去。动力预报方法大体还存在两个问题。由于缺乏太平洋上的观测资料,因此确定初始值是很困难的;其次是在组合现已明确的台风物理过程方面电子计算机能力的局限性。仅仅依靠目前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7.
台风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晶  李伟华 《气象》2009,35(8):42-48
台风的特大暴雨可以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高分辨率资料的应用是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的基础.选定频繁遭受台风袭击,同时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浙江乐清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雷达联合雨量计估计降雨技术,以0414台风云娜、0505台风海棠和0509台风麦莎导致的群发性地质灾害为例,研究雷达估计降雨在监测地质灾害方面的适用性以及台风降雨和地质灾害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雷达估测降雨较好地反映地质灾害触发雨量特征.台风诱发地质灾害需要的持续时间短,有效雨量更小,临界雨强大.  相似文献   

18.
台风路径预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日本和美国所发布的热带气旋(台风、飓风)路径预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路径预报的误差与台风移动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比较稳定的西行或西北行台风,预报误差较小;对于转向台风,预报误差稍大;很大的预报误差发生在近距离内同时有几个台风出现的情况。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台风移向的转折性变化和移速的显著变化仍然缺少预报能力。因此,台风移向、移速的明显变化问题仍应是今后台风科研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转向台风路径的预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贤雄  杨平章 《气象科学》1993,13(2):131-136
本文以大气动力学为基础,结合经验公式提出一个预报台风路径的模式,並应用於8605(Nancy)和8615(Vera)两个转向台风路径的预报。预报结果和对预报结果的分析对台风路径业务预报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台风路径的预报,根据目前的水平,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形势稳定阶段的大概率路径 各种客观预报模型或诊断预报对这类路径的预报效果都较好。即使用惯性预报(即外推预报),其结果一般也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