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琼州海峡海面风场特征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检验资料可靠性的基础上,利用船载自动站、浮标站与岸基自动站测风资料分析了琼州海峡海面风速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秋冬季节的海面风场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琼州海峡海面风速平均比沿岸风速大3~4 m/s,当沿岸风速≥8.0 m/s(5级)时,海面风速比沿岸大5~6 m/s;(2) 海峡海面阵风系数随着风速加大而减小。沿岸风速<5级时,海面平均阵风系数在1.4~1.5之间,风速≥5级时,平均阵风系数为1.35左右;(3) 秋冬季节,海面的平均风速日较差与风一致率均小于沿岸,当海面出现≥10.8 m/s(6级)强风时,海面与沿岸的风速日较差减小,风一致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粤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我省台风灾害最频繁而严重的地区。例如,7619号台风,9月20日在湛江市登陆,造成了粤西罕见的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水位猛涨,鉴江下游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洪水包围了城镇。9615号台风于1996年9月9日中午11时在吴川市沿海地区登陆。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穿过湛江市区、遂溪、廉江等市、县,进入广西省境内而减弱、消失。受其影响,南海北部海面、珠江口以西我省沿海海面,先后出现8级以上大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出现11~12级大风。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  相似文献   

3.
利用现有气象资料对0905号热带风暴"苏迪罗"路径变化特点、经过北部湾北部海面时,带来北海地区的风、雨量级较小的天气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原因,对提高预报热带风暴准确性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8217号强台风于9月6日14时生成于菲律宾东部洋面、向西南西移动,之后又折向西北西移。到12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我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以东大约200公里的海面上,移速突减,折向偏北移。14日08时前后又折向西北西移,于15日06时在徐闻县登陆,10~11时进入北部湾北部海面,17~18时穿过涠洲岛东北部(距岛约10公里)海面向偏北方向移动,但两个小时以后又折向西行,于16日l~2时在防城县东兴镇到中越边界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登陆后,向偏西北方向移动,14时前后消失在龙州县境内。这个台风是解放34年来,登陆我区沿海最强的台风。受这个强台风影响,我区东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狂风暴雨天气:钦州地区沿海风力都在8级以上,其中西部沿海9~11级,北部湾北部海面达12级且持续15~18个小时之久;钦州、南宁两地区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河  相似文献   

5.
1 过程概况 2008年第9号热带风暴"北冕"于8月5日中午在南海东北部海面生成,然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8月6日凌晨,"北冕"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傍晚在广东省阳西县溪头镇沿海登陆,"北冕"登陆后移向转为偏西南,经过茂名、湛江后穿过雷州半岛地区,于8月7日早晨在21N°附近进入北部湾海面,中心强度为8级,移向又转为偏西北,风暴中心经过涠洲岛附近海面,14时50分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再次登陆,18时前后"北冕"从广西进入越南境内,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6.
一次强冷空气影响广东海面8级强风的物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朝霞 《广东气象》2009,31(1):29-31
对强冷空气影响下的一次广东省海面8级强风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冷平流的增强,使地面正变压场及变压梯度增强,是导致这次海面强风过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聂高臻  黄彬 《山东气象》2022,42(1):74-82
2021年秋季(9—11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为:极涡整体呈单极型,中高纬环流呈5波型分布,欧亚地区西风带环流形势季节内调整大,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偏强,西伸明显。秋季我国近海大风过程主要由冷空气、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影响造成。在12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中,冷空气影响8次,温带气旋影响6次,台风影响4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9个台风,其中5个台风进入我国近海,在东西带状分布的副高影响下,近海台风主要活跃于南部海域;全球其他海域共命名热带气旋18个。我国出现2 m以上大浪过程的日数为74 d,约占总日数的81%,大浪过程与大风过程联系密切。秋季我国近海海面温度整体偏高,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北部海区和沿岸海域海面降温迅速,沿岸海面温度梯度加大,我国近海海域中,海面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出现在东海。  相似文献   

8.
李月洪  李维亮 《气象》1987,13(7):19-22
本文根据1986年2月8—14日中国“向阳红14号”考察船以及其它的船泊水文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西太平洋热带海面(140—160°E、18°S—14°N)的能量收支各分量。计算结果表明,这个期间内该海面所获得的热量净收入的大小与赤道辐合带低值系统的增强或减弱有关;海面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主要是以潜热通量输送方式进行的;考察海域内相当部分海面,供给大气能量大于它从大气接收的能量,其中最明显的地区出现在西太平洋热带地区(10°N附近),而不是在赤道地区。  相似文献   

9.
1968年2月1日北部湾海面受一次极锋南下影响,涠洲岛出现6—7级阵风8级的偏北大风,一天后减弱到5—6级,时强时弱,一直持续长达十天之久。10日会商时一致认为“高空500mb西风环流平直,无新的波动东传;地面受变性冷高压脊控制,强风过程基本结束”。11日降下强风信号第一号风球。就在刚刚降下风球的第三天(13日)下午两点钟海面突然又刮起7级阵风9级的偏北大风,6级以上大风持续了26小时。幸时值春节,渔民收帆返港度假,否则会酿成一次海上事故。  相似文献   

10.
粤东海面冷空气强风的统计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粤东海面强风日数比过去偏少,分析粤东海区不同季节强风天气形势,气压差与海面风的相关性表明,随着时间后延,相关系数极大值从东南沿海向西北方向延伸,6、12、24、48 h相关性最好地区分别位于福建沿海、浙江沿海、长江中下游、河套地区.确定强风预报指标,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强风的回归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