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火山盆地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包括下部连续沉积的早始新世—早渐新世风火山群和早渐新世雅西措群,以及不整合其上的早中新世五道梁群。风火山地区的砂岩铜矿全部产于风火山群1岩组的灰(绿)色砂岩层中。采自风火山群1岩组含矿层和非含矿层中的3个磷灰石样品,分别获得了(22.5±2.3)Ma、(33.1±6.0)Ma和(28.0±3.6)Ma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其中33.1~28.0 Ma代表了该地区砂岩铜矿的成矿年龄.22.5 Ma则代表了成矿后构造热事件的年龄。风火山砂岩铜矿的成矿年龄处在其上覆的雅西措群沉积年龄范围内.显示砂岩铜矿是盆地早期沉积物压实脱水流体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措勤盆地是西藏近年来矿产勘查的重要地区之一,其北部川巴地区是目前的煤炭资源调查远景地区。川巴地区下白垩统由下而上可划分为则弄群、多尼组和郎山组。在对川巴地区下白垩统露头剖面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共识别出浅海泥质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混积台地、潮坪、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7种沉积相。则弄群岩性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砂岩,发育扇三角洲相;多尼组岩性主要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砂岩、泥岩及灰岩,夹炭质泥岩和薄煤层,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混积台地和浅海泥质陆棚相;郎山组岩性主要为灰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发育潮坪、混积台地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基于沉积相分析的聚煤规律研究,指出川巴地区主要成煤环境为多尼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阿格桑至川巴一线及其以东一带地区,是本区主要的聚煤作用带。  相似文献   

3.
塔西南白垩系发育,可分为上、下两统。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可分4段,多以陆相沉积为主,富含棕红色砂砾岩夹少许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砾岩。上白垩统英吉沙群为海陆相并存,库克拜组可分2段,常见泥岩、膏岩和海相化石;乌依塔格组多为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依格孜牙组多见灰岩、白云质灰岩,富含海相化石;吐依洛克组为棕红色泥岩、石膏和砂、砾岩,含海相化石。通过勾勒9个岩性单元的沉积相展布,分析昆仑山前白垩纪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克孜勒苏群西区多为陆相快速堆积,东区远离陆源为三角洲和滨岸沉积,具有宽泛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相分布。库克拜组总体显示为辫状河三角洲—潮坪相变的过程;乌依塔格组以潮坪为主;依格孜牙组表现为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的演化;吐依洛克组为宽广潮坪。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下中三叠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军  张克信 《地球科学》2000,25(3):290-294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下中三叠统包括下三叠统洪水川群和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根据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的研究, 结合区域上的岩性对比, 将洪水川群划分为3个岩性单元, 即底部砂砾岩段、中部灰岩夹砂岩段和上部砂板岩段, 属于下三叠统印度阶和奥伦尼克阶.闹仓坚沟组包括闹一段砂砾岩和闹二段砂板岩, 从中三叠统早安尼锡期延续到中安尼锡期.砂岩的常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砂岩为杂砂岩, 属于复理石盆地的浊积岩范畴; 砂岩稀土元素的特征值接近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元素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5.
林建南 《广东地质》2000,15(2):36-44
广东三洲长坑矿区的小坪组和梓门桥组是金银矿的赋存层位。小坪组的岩性自下崦上为:块状细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粒砂岩夹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黑色薄层泥岩夹细砂岩→泥质粉沙岩、薄层细砂岩夹碳质泥岩→细砂岩、粗砂岩等,总体经历了河流→滨浅源→海湾泻湖→三角洲→河流的沉积环境。梓门桥组的岩性以含钙质粉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为主,上部夹角砾状硅质岩、灰岩,属于碳酸盐局限台地的近外围沉积。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查干敖包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本区出露的宝力高庙组层序齐全、植物化石丰富、划分标志明显,通过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对其进行了重新划分,即据岩性组合、生物面貌等特征划分为4个岩性段,一段为河湖相灰色、灰绿色碎屑岩夹少量中性火山岩,在粉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化石;二段为中偏碱性-酸性砖红色、紫色火山岩夹砂(砾)岩,其中粗面岩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97.0±1.2)Ma;三段为灰色、灰紫色安山质火山岩夹碎屑;四段以灰白色流纹质火山岩为特征,夹砂岩、泥灰岩等,在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群化石。据植物化石鉴定结果、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其形成时代确定为晚石炭—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7.
提要:笔者在查干敖包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本区出露的宝力高庙组层序齐全、植物化石丰富、划分标志明显,通过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对其进行了重新划分,即据岩性组合、生物面貌等特征划分为4个岩性段,一段为河湖相灰色、灰绿色碎屑岩夹少量中性火山岩,在粉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化石;二段为中偏碱性-酸性砖红色、紫色火山岩夹砂(砾)岩,其中粗面岩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97.0±1.2) Ma;三段为灰色、灰紫色安山质火山岩夹碎屑;四段以灰白色流纹质火山岩为特征,夹砂岩、泥灰岩等,在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群化石。据植物化石鉴定结果、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其形成时代确定为晚石炭—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景泰县小营盘水下石炭统前黑山组与上覆下石炭统臭牛沟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下伏上泥盆统沙流水群未见直接接触。其岩性可大致分为:下部为紫红色中粒长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石灰岩及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中部为灰黑色石灰岩夹灰绿色泥岩、灰黑色泥灰岩、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角砾状石灰岩;上部为黄褐色及黄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褐棕色石英砂岩夹灰黑色石灰岩、褐黄色粉砂质灰岩、黑色页  相似文献   

9.
伊宁盆地三叠系的岩性、沉积相和孢粉组合特征与准噶尔、吐鲁番和塔里木北缘基本一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为冲积扇—河流相紫红、灰紫色砂砾岩、泥岩夹砂岩,厚340~474m;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为河流—湖泊相粉砂质泥岩与砂岩旋回沉积,厚58~121m;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由湖泊相的深灰—黑色泥岩与粉、细砂岩组成,厚140~263m。  相似文献   

10.
河北兴隆地区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沉积环境与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串岭沟组常以页岩为其主要岩性组合。兴隆地区串岭沟组据岩性、岩相组合、垂直相序及厚度变化可划分为3个区:西北区、过渡区和东南区,其中西北区岩性组合为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厚49-62m;过渡区为泥岩、细砂岩夹两套厚60-240m不等中粗粒砂岩,厚度达600m;东南区以泥页岩为主,厚度大于530m。它们在横向上呈指状交错关系,其沉积环境隶属于小潮海岸型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羌塘盆地北部赛多浦岗日地区,侏罗纪雁石坪群下部雀莫错组有大面积的出露,岩性主要为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其下、上段的岩石薄片鉴定为砂岩及粉砂岩。雀莫错组上下段的粒度分析均反映岩石组分由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构成,并且跳跃组分总体的含量占主导地位,反映样品的分选较好。最终认为雀莫错组的沉积环境总体是三角洲相,以三角洲前缘相的砂岩、粉砂岩沉积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细粒岩屑砂岩、长石砂岩、石英砂岩等;其中下段是三角洲前缘相靠近前三角洲的部分,上段是三角洲前缘相靠近三角洲平原相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粤东地区广泛出露上白垩统叶塘组,根据其露头剖面岩性、岩相和古生物地层学特征判断其为盐湖相沉积。沉积组合与在潮汕坳陷海域钻井LF35-1-1揭示的上白垩统沉积可以进行对比,它们都属于干旱炎热环境下形成的含膏盐沉积岩系,主体岩性均为泥岩、粉砂岩及砂岩,泥岩与粉砂岩夹薄层膏盐岩或砂岩中发育石膏联晶。潮汕坳陷为中国海域中生代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坳陷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粤东中生界盐湖沉积具有与潮汕坳陷相似的沉积背景,岩性、岩相的相似为海域与陆上露头区沉积对比奠定了基础,对比研究有利于初步解决海域油气勘探过程中钻井揭示的有限性,其研究成果对南海北部海域含膏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伊宁盆地的三叠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宁盆地三叠系的岩性,沉积相和孢粉组合特征与准噶尔,吐鲁番和塔里木北缘基本一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为冲积扇一河流相紫红,灰紫色砂砾岩,泥岩夹砂岩,厚340~474m;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为河流一湖泊相粉砂质泥岩与砂岩旋回沉积,厚58~121m;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同湖泊相的深灰-黑色泥岩与粉,细砂岩组成,厚140~263m。  相似文献   

14.
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带下石炭统杂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对杂多群进行了重新划分,自下而上分为下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和上碳酸盐岩组。下碳酸盐岩组为深灰色中层状生物屑灰岩、鲡粒灰岩夹泥岩、细粒石英砂岩,属于台地边缘浅滩相;碎屑岩组为灰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泥岩夹灰岩、玄武岩,属于三角洲相、陆棚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上碳酸盐岩组为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屑灰岩,见燧石结核和条带,为陆棚相和台地相沉积。丰富的筵类、非筵有孔虫、珊瑚化石,表明杂多群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根据岩性组合、生物群面貌杂多群与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地区杂多群、西藏东部昌都地区马查拉群可很好地对比。  相似文献   

15.
喜马拉雅山地区重大滑坡灾害及其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是高原隆升最快的地方,这里内外动力作用异常活跃,是我国重大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大滑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本文在对研究区的地质、地理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该区重大滑坡灾害的分布及其与地层岩性的关系,将本区地层岩性大致划分为13个工程地质岩组:松散岩组、软弱岩组、软弱岩夹较软弱岩组、软弱岩夹较坚硬岩组、较软弱岩组、较软弱岩夹软弱岩组、较软弱岩夹较坚硬岩组、较软弱岩夹坚硬岩组、较坚硬岩与软弱岩互层岩组、较坚硬岩夹软弱岩岩组、较坚硬岩夹较软弱岩组、较坚硬岩组、坚硬岩组,发现重大滑坡更容易发生在软弱岩组、较硬岩夹较软弱岩组以及坚硬岩组中,而软弱岩夹较软弱岩组、较软弱岩夹较坚硬岩组中无重大滑坡灾害分布。重大滑坡灾害的上述分布特征,反映出地层岩性与重大滑坡灾害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岩性软弱,比较容易发生滑坡灾害;另一方面,岩性越坚硬,地形越高陡,也容易发生重大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6.
固体沥青在喷出岩中是很少见到的。发生这种矿化的地区是由上石炭纪的喷出沉积岩的两组岩系组成的。下部岩系通常发育着成互层的透镜体夹层,其岩性为黑色页岩、泥质碳酸盐页岩、合沥青的碳质页岩以及紫红色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和凝灰熔岩。这些岩石常挤压成为褶皱,并夹有喷出的流纹斑岩岩墙。后者部分地转为上复层。  相似文献   

17.
寺沟金(铜)矿主要赋矿地层为中泥盆统大枫沟组和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其中金矿体赋存于大枫沟组上岩段第二岩性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中,铜矿体赋存于星红铺组下岩段第一岩性层厚层状砾岩中。  相似文献   

18.
<正> 1963年,刘鸿允等在云南马龙县牛头山地区南沱组冰碛泥砾岩之下,发现了一套上部为绿黄色细砂岩、粉砂岩,黄褐色页岩,夹有凝灰岩及硅质岩,下部为绿、黄、紫等杂色泥质岩、粉砂岩、细砂岩,有透镜状硅质岩夹层,厚410米的岩系,建立牛头山组代表之。认为其层位与澄江组紧相关连,且较澄江组为高,在柱状图上的位置应位于南沱组与澄江组之间。由于牛头山地区的澄江组岩性不甚标准,标准剖面的牛头山组与澄江组的关系不甚清晰,虽然不少学者承认牛头山组是一个新的地层单位,也沿用牛头山组一名,但对其  相似文献   

19.
胶南地区原划胶南群被肢解为三个地层系列:其一,下部晚太古代大山沟岩组、为黑云变粒岩、浅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岩石组合;其二,中部早元古代胶南岩群,包括下部变粒岩为特征的邱官庄岩组和上部片岩、变粒岩夹长石石英岩、大理岩为特征的于家岭岩组;其三,上部震旦纪朋河石组,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砂岩夹石英岩、变质砾岩和千枚岩等浅变质岩岩石组合。  相似文献   

20.
山东胶南岩群重新厘定及朋河石组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胶南地区原划胶南群被肢解为三个地层系列:其一,下部晚太古代大山沟岩组、为黑云变粒岩、浅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岩石组成;其二,中部早元古代胶南岩群,包括下部变粒岩为特征的邱官庄岩组和上部片岩、变粒岩夹长石石英岩、大理岩为特征的于家岭岩组;其三,上部震旦纪朋河石组,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砂岩夹石英岩、变质砾岩和千枚岩等浅变质岩岩石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