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我站测报质量统计来看,观测错情比电码错情和报表错情多,而且观测错情绝大多数是属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有的观测错情还会造成电码错。因此减少观测错情,测报质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至于如何才能减少观测错情,通过多年的测报实践,我认为运用多种方法校对记录,是可以减少观测错情的。下面谈谈我在当班过程中是怎样校对观测记录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了提高测报质量我们采用了不少方法,编制“地面气象观测各班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我们把编制的地面气象观测各班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贴在值班室墙上,让同志们在当班过程中按照各班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去做,这对于防止错漏,提高测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新同志或者隔较长时间不当班了的同志起的作用更大。自1978年以来,我们站年年都有新同志参加测报工作,测报人员调动也较为频繁,三年多来调出调进达15人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测报任务。下面以小夜班为例介绍地面  相似文献   

3.
气象站长期观测积累的基本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一个从事测报工作的气象人员都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但要有~个好的劳动态度,而且要有切实的劳动技能。大气监测无论从理论水平、操作技术、观测方法还是管理方式上,都要求观测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高,有敬业爱岗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测报错情率只能体观测报质量考核的一个方面,其局限性是大的,只重视可比质量,片面强调错情百分比,只重器测和编报而忽视内在质量的提高,这是测报实际质量的最大隐患和损失。记录、电码、报表无错固然是件大好…  相似文献   

4.
安塞县气象站是一九七○年建立的新站,绝大多数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新同志,而且女同志多,有的还有吃奶娃娃,家务负担较重。但是,几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具体帮助下,全站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知识,钻研业务,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都有一定提高。特别是测报工作,几年来杜绝事故,到一九七六年九月底,报表连续三十六个月出门合格。去年测报站错情率千分之零点  相似文献   

5.
阿勒泰地区有9个台站,其中发报站7个,非发报站2个。1989年以前,地面测报质量不稳定。1988年出现了严重滑坡,跌入最低谷;全年总错情345.6个,错情率为3.9‰;出现重大差错10起,其中丢失原始资料两起,在全疆通报中倒数第三名。1989年测报总错情115.8个,错情率为1.3‰,重大差错减少到三起,居全疆第三名。1990年总错情96.4个,错情率为1.0‰(站组质量考核1.2‰)跃居全疆第一名。我们走出了低谷,两年向前跨了两大步。所以能取得这样好成绩,除了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是和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薄弱环节,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今年,省气象工作会议提出测报错情率小于等于0.4%。的要求。上半年我区测报错情率为0.2%,从表面看超额完成了省局规定的指标,为了解其真实情况,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我们对全区十二个站组的气簿—1,气表—1,压、温、湿、风、雨量自  相似文献   

7.
曹梅  高娟  仇娜 《陕西气象》2012,(2):41-43
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应用,地面测报工作出错的概率明显减小。但由于自动气象站故障和台站观测人员对观测规范和技术规定理解不透彻、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地面测报错情时有发生。根据《自动气象站测报质量考核办法》,结合工作实践及业务检查中发现的测报错情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8.
陈发喜 《山西气象》1995,(1):39-40,49
强化测报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陈发喜(晋城市气象局048000)我们晋城市气象局,组建于1986年,所属国家一般站4个,国家基本站1个。全市现有地面测报人员23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名,中专文化程度15名,跟班带徒的5名。建局以来,测报工作年年完成省局...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测报质量,消灭错情,严禁重大差错发生,地面观测工作是关键。即观测工作是提高测报质量的基础,实现测报高质量目标,是搞好观测工作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从事地面测报工作20多年来,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消灭错情,提高测报内在质量,关键要坚持做到:严格,认真,虚心。1 严格  气象是一门技术性强的科学,气象观测数据都要准确无误。为获取具有较强的“三性”气象资料。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技术规定,认真进行每次观测与操作,是搞好地面观测,提高测报质量的可靠保证。2 认真气象观测工作,项目多,时…  相似文献   

10.
台站在观测记录中,特别是目测项目,往往存在着较多的传统性习惯性错误。某一项目的记录“传统”,随着新老交替通过跟班永远地承袭下去。新观测员在独立当班之初,为了不出或少出错情,将复杂天气简单化是一种责任心不强,或技术上难以处理造成的。但久而久之,形成了“模式”。严重地影响了观测记录的准确性,随着资料年代的久远,这种影响程度是不容忽视的。 事物都在无时无刻地变化着,地球大气层更是变幻莫测,自然界现象也是千差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们站地面测报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岗位责任制也在逐步完善,观测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测报质量由一九八三年的百分之一点一提高到一九八五年的百分之零点三.区、地一级业务主管部门来站检查工作,没有发现较大问题.一九八五年底地区处业务科对我站地面测报人员进行过观测业务考核,观测组五项内容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为地区各站之首.以往那种错情多、守班不严、任务完成不太好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现在我们的观测组,大家心齐,工作有劲头,各项业务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12.
粉碎“四人帮”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重视下,测报工作已得到很大加强。几年来修改了地面观测规范,重建了规章制度,开展了百班无错情竞赛活动,对提高测报质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应该看到,测报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质量也不稳定,错情起伏幅度很大,从南宁地区1977—1980年质量统计可看出:1977年全地区地面测报总错情2331个,1978年猛增到3416个,1979年减少到1770个,到1980年又上升到3028个,漏、缺报等责任事故亦有所增加。测报是气象业务基础,搞不好会直接影响天气预报、资料分析的质量,影响为国防建设服务。因此,努力提高测报业务质量,为四化作贡献,是全体测报人员崇高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13.
我站是国家基本台站之一,二十四小时守班、发报,始建于一九五六年,测报质量长期比较稳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恢复较快,近几年来,测报错情率均在0.3%以下,报表审核出门合格的站月达90%以上(其中七九年全部出门合格)自开展百班无错情以米,先后有十三人次达到百班尢错情,其中有三位同志达到250个班以上无错情的好成绩,他(她)们是黄兆凤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介绍自动站实时数据定时备份软件的设计原理、安装以及设置,实现了自动站实时数据进行定时备份。在安装模拟测报软件后,对其进行了反复模拟测试,软件的运行效果表明,自动站实时数据在规定时间时均能自动备份,并且运行稳定,操作简易,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质量考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特约记者徐凤莉报道 彰武县气象局针对本局工作任务重、业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业务发展需求的现状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努力提高测报质量 ,扭转了测报质量一直偏低的局面。 2 0 0 2年 ,全局测报质量高于省、市局下达的指标 ,年内实现 11个百班无错情、2个 2 5 0班无错情 ,报表全年无错情。这个局首先从健全制度入手 ,严格按章办事。其次强化学习培训 ,固定每月 1个学习日 ,老同志向年轻同志传授观测经验 ,年轻同志帮助老同志提高微机应用能力。第 3是奖罚分明 ,分配上向一线测报人员倾斜 ,适当提高测报夜班和节假日补助费…  相似文献   

16.
林敏 《气象》1981,7(12):36-36
编辑同志: 测报业务技术档案是气象台站历史资料档案之一,它包括建(迁)站的有关资料,测报业务规章制度、技术文件和各种查算图表,仪器检定证和说明书,地面气象观测表、簿和自记纸,台站登记证和历史沿革表,测报工作大事记和值班日记,以及测报质量考核报表,等等。 文化革命前,我区台站的测报业务技术档案大都是完整的,除按时记载外,保管也较完善。但在十年  相似文献   

17.
区气象局业务管理处在“关于一九八七年全区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管理工作几个问题的情况通报”中指出,今年测报工作的任务是:“全区总错情率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内在质量”。这一提法是针对一九八五、一九八六两年全区测报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的。它非常切合实际。检查中发现有的站外在质量比较高,但内在质量却较低。事实上内在质量对地面观测规范中所要求的“三性”影响更大。而目前的业务质量通报又很难反映内在质量的高低。要解决这一问题,全面提高测报质量,特别是要提高内在质量,除了全体测报人员的努力外,还需要我们在管理上多下功夫。一方面教育测报人员,提高职业道德,严格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测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工作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气象台站平行观测期间的日常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介绍了如何借助5种对比分析法将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两种方式获取来的数据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减小错情率,达到提高台站测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唐山地区气象系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初评总结大会上,地区气象局领导同志把一面“测报标兵”奖状授给一个年轻人,她,就是秦皇岛市气象台模范气象员马玉民同志。小马从1974年至1977年11月的3年零11个月中,测报质量月月年年满堂红。她观测的151,708个数据,编发的159,508个电码,无一差错,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质量高。 1971年2月,小马来气象台报到了。当时台长和老同志热情地欢迎她,并带她到办公室和观测场转了转,看看仪器设备和图表资料。领导同志问她:怎么样,难吗?“可真有点难,不过我能学”,小马坚定地回答。从此以后,小马在老同志耐心帮助下,从零开始勤学苦练,不久她就能独立当班了。正在这个时候,受“四人帮”流毒的影响,有人对小马说:你干这行  相似文献   

20.
搞气象的入常说“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对这个基础业务工作的管理呢?这是目前许多入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我们几年来的管理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做法。1要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对后进县局的帮促工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园”近几年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狠抓了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测报工作的正常运转。主要制度有:1.1新观测员转正考核制度市局规定凡未满见习时间未经市局管理部门考核,不能独立值班,不能转正定级。1.2测报人员停班见习制度对业务质量低,工作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