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西南交大、中科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这次大会于1990年4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1988年第三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期间开始酝酿、筹备的这次大会、前后收到论文100余篇,选出44篇编成论文选集出版,论文内容包括以下专题: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于1988年12月3~7日在四川成都高等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中国国家小组联合主办。由全国地矿、水利能源、城建、教委、铁道、交通、基建、冶金、煤炭、化工、石油、航空航天、核工业、中科院等二十余部门450位专家学者与会。可以说是工程地质界一次盛会。 会议没有采用一般的宣读论文形式,而是依次由事先邀请的14位权威人士作综述报告。摘其主要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工程地质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是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的学术总结。作者对本次会议的大会报告和所提交的论文从 7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从一个层面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工程地质工作的现状和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648-648
2006年9月6~1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了第十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 2006)。本次大会共有400余位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IAEG中国国家小组2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833篇,其中论文集中收录论文450余篇,中国大陆内地论文有65篇,海外中国作者有9篇,位居全部论文总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 ,由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和西南交通大学 4单位主办的“2 0 0 1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学术研讨会”于 10月 11日召开 ,经过 8天的大会报告和小组交流 ,于 17日在成都市都江堰闭幕。 2 5 0名代表来自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能源、电力、铁道、交通等单位专家、教授、院士 ,遵照“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的会议宗旨与主题 ,对西部大开发中 ,已投入和即将投入的重大工程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会邀请了中科院、中…  相似文献   

6.
2016年10月13~21日,第10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有史以来的首次千人大会。会议围绕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工程地质教育及学科发展等议题设立6个分会场、1个专题讲座和1个青年专场,举办了21个特邀报告、58个主题报告、220个分组报告、19个青年专场报告,为工程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广泛沟通、深入探讨及洽谈合作的平台。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国工程地质基础研究的丰硕成果,体现了工程地质技术创新应用实用的鲜明特点,凸显了工程实践服务国家战略、冲刺难点热点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全国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9月2日至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这是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专题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有关生产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8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4篇(论文摘要64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和水平。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谷德振同志主持了会议,并致开幕词。他回顾了我国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研究历史;阐述了它在工程地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和工程意义;指出了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今后研究方向。大会开幕式后,进行了近二天的大会宣读论文和专题综述报告;二天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1.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的涵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差距,今后主攻方向;3.对大会综述的意见以及今后学术活动的建议。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交流了学术思想和工作经验。本着百家争鸣和求同存异的精神,还组织了各小组的大会汇报与交流。谷德振同志作了题为“国际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欢迎!兹将本次会议的主要情况分四个问题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地质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程地质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1988年12月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已过去约4年了,4年一度的聚会,大家共同来回顾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届大会关于工程地质发展与展望的论文文集中有8篇,实际上涉及这一问题的论文,在其它题目中  相似文献   

9.
会议消息     
第7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4年9月5—9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会议用语为英语及法语。从现在到93年6月30日止,欲与会者请写出300字以内的论文内容摘要,及论文全文一式3份寄到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论文必须是1990年以后国外未发表的文章,同时须注明作者外语水平、简历。论文将由专家评选。大会将出版论文集。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1年 9月在成都召开“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托 ,本次会议由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以及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会议宗旨为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 ,初步拟订的主要议题如下 :( 1)西部开发中地壳稳定性评价 (包括水库诱发地震 )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 ;( 2 )西部开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 3)西部地区高坝建设中的工程…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0月15日-1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全国各地及国际特邀工程地质学家学者1300余人欢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工程地质教育及学科发展进行研讨并献计献策。本次会议围绕"交通与生命线工程地质、能  相似文献   

12.
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大会收入本专题论文70篇,约占大会论文1/3,反映了当今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可将之分为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地质灾害研究(29篇),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地震工程地质(22篇),城市与区域环境地质研究及质量评价(16篇),近海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编图(3篇)。本文对该专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于1986年10月20日至2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36个国家的450名代表参加。会议论文集共编入265篇论文,列入大会宣读的论文计148篇。我国由11个部委系统的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共有70篇论文编入文集(占25%强),有22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这次会议共分成六个专题组,即为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研究;与软岩地基和开挖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地基的工程地质研究;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公路、铁路和海岸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规划和城市区的工程地质。另外,还举办了地热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和与核废料处理有关的工程地质两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决定,第六届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只发表孔德坊和陈德基、许兵撰写的两篇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由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主持,于1984年12月22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了区域工程地质调查要求审定会。会议对地质矿产部组织有关省(区)地质矿产局、地质院较、科研单位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城市工程地质调查要求”(比例尺:1:  相似文献   

15.
为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和工程地质工作者所瞩目的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南美洲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此次大会由阿根廷工程地质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协会阿根廷国家小组负责筹办.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作出了对此次大会的积极响应,详细研究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参加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中国国家小组,进行我国参加大会的论文征集工作.我地矿部联系人为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总工程师戴广秀.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分为六个专题组及两个讨论会,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为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行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和扩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决定从2013年起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本着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则,由责任编辑提出推荐名单,并参考一年中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次数和影响程度,经编辑部认真初评和复评,从2013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发表的144篇论文中,评选出第二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优秀论文18篇。  相似文献   

17.
正为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行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和扩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从2013年起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本着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则,由责任编辑参考论文发表一年来的被引频次、下载次数和影响程度提出推荐名单。经编辑部认真初选和复评,从2016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发表的152篇论文中,评  相似文献   

18.
<正> 于1999年9月中旬在杭州召开的“海相碳酸盐岩与油气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决定,本次研讨会的论文将由杭州石油地质所《海相油气地质》杂志负责出版论文专集。“论文集”汇编的范围包括本次研讨会的所有在约稿、会中演讲稿、未来得及收入会议摘要汇编的稿件。论文集以中文形式出版,英文论文将译成中文出版。“论文集”的出版时间:2000年6月;截稿时间:2000年1月31日。请与本次研讨会有关的论文作者在截稿时间前将论文和软盘寄至或用E-mail传稿至《海相油气地质》编辑部。联系人:张跃平赵国宪  相似文献   

19.
<正>为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行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和扩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决定从2013年起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发表的全部论文。评选活动本着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则,由责任编辑提出推荐名单,并参考论文发表以来的被引频次、下载次数和影响程度,经编辑部认真初评和复评,从2012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发表的149篇论文中,评  相似文献   

20.
1986年8月1日至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举行了第九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同时还召开了国际洞穴学会成员国代表会议。共有35个国家的代表45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国有3名代表出席。 会议论文集共2卷,纳入论文256篇,近30个国家提交了论文。中国共提交论文16篇,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理所,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岩溶地质研究所及四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