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智能时代地图学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敏  邓敏  刘宝举  陈杰 《测绘通报》2021,(6):152-155,165
为了适应当前智能时代大数据的特点和地图应用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地图学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地图学教学的特点,多源地理信息的参考体系差异、多维度地理信息高效可视化、多尺度表达的灵性化、地图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等对地图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图学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目标,提出在地图数学基础、地图可视化技术、地图综合和地图分析等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增设新型坐标系知识、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地图应需综合的多尺度表达方法、全息地图理论等主要知识点,并给出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推动下, 地图可视化表达呈现出突破创新和拓展泛化的趋势, 然而地图设计与制作过程仍然高度依赖制图者的自然智能和专业经验等主观性因素。为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地图表达与制作的客观化和自动化需求, 同时推进地图学理论方法研究与新型地图可视化技术的同步发展, 首先基于泛地图可视化维度体系和地图功能体系, 建立表达需求与可视化维度的关联关系;然后分析不同可视化维度类型所对应的典型地图可视化形式, 构建表达需求解析→可视化维度组合→表达形式建立→地图表达的泛地图表达机制。这进一步拓展了地图学研究和实践应用, 助力地图设计、表达和制作逐步走向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科学可视化概念出发,探讨地图可视化的概念模型以及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发展的关系.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联系紧密,它对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拓展了地图的功能和应用,是现代地图学的核心.讨论地图学可视化研究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地图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燕燕  胡毓钜 《测绘工程》2001,10(1):27-29,36
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和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中,介绍了当今地图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地图可视化。认为在地图学的研究中,应重视由可视化技术带来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指导对虚拟地图、动态地图、交互地图、基于万维网地图的制作原理和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些年来,测绘界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讨论,信息化地图学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一个普通的观点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到底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地图学?数字化地图学与信息化地图学是什么关系?信息化地图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随着"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地图学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分析了推动传统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因素,并且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观点,从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演变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信息时代地图学发展的具有显著标志性特点的3个阶段,即数字地图制图学、网络地图制图学和智能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初级阶段,是基础;网络地图制图学是网络环境下连接数字地图制图学与智能地图制图学的桥梁;智能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地图制图学和网络地图制图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陈述彭先生对地图学的贡献,并对陈述彭先生的地图学思维与地图学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先生对地图学的主要贡献为:①建立了基于地理学系统思维与综合方法的地图认知与综合制图理论体系;②构建了基于新技术的地图学技术方法体系;③动态地提出并建立了不同阶段地图学的学科发展重点与未来学科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信息通信时代促生地图的对象空间与表达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图可视化理论面临空前挑战。针对泛地图的表达特点,构建泛地图可视化维度体系,给出了三元空间下泛地图可视化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泛地图可视化维度的层次、类型和特征,以具体的表达手段、状态、读图者视角、可视范围、变形、空间变换、空间参考等11个维度解构三元空间下的泛地图可视化模型,详细列出了其中6个可视化维度,并以迁徙地图、虚拟地图为例,分析不同维度组合下的泛地图可视化特征,拓展现有地图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地图学是一门在历史条件限定下不断成长的科学。相较于传统地图, 在新技术与新需求的双重驱动下, 信息时代地图的表达对象、表现形式、感知通道、用户角色等均发生了重大转变, 地图的科学概念及理论框架亟需进一步拓展, 以适应新时期地图学科的发展需求。首先, 分析了信息时代地图的泛化特征;然后, 讨论了新情势下地图的科学概念及其表示范围;最后, 基于表达对象、信息抽象、地图表达、地图结果, 构建了地图的表达框架。旨在适应地图学发展的时代潮流, 明确学科研究的外延边界及内涵表示, 为当前与未来的地图学发展提供相应支撑。  相似文献   

10.
左伟  张英华等 《测绘标准化》2001,17(4):10-13,17
论述了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内容,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地图可视化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地图学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种类,指出传统地图生产部门应积极入到这种基于IT技术的现代可视化地图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中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与国家安全、军事、政治、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网络空间地图作为人类认识复杂网络空间的工具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已有研究较为零碎和分散。针对网络空间自身特点,以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任务需求为牵引,系统综述了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研究现状,辨析了网络空间地图需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从地图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空间的特点,引入隐喻理论探索了网络空间的组成及要素分类,探究了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任务;对各类网络空间要素可视化方法进行了体系化分析,梳理了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认为,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基础理论、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映射以及虚拟形态要素的可视化研究等是网路空间地图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京华 《四川测绘》2000,23(4):178-181
本文在简明扼要地叙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发展特点,系统全面地分析GIS与地图学、地图可视化与GIS可视化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就新时期的地图学教育,在师资人员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CH20041393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Cartographic Tetrahedron:Explanation of Cartography in the Digital Era/高俊(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04,33(1).-6-11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图2参15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总结了地图表达形式、价值能力、评价标准、设计者和使用者相互关系以及符号认知规律等的历史演变,提出在当今的全球网络时代,地图学理论工作者和地图系统研发者有责任重新定义地图的范畴并采用可用性作为地图的评价标准。就地图科学的发展趋势而言,作者以为3维仿真虚拟地理环境的普及给地图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而正在兴起的3维非仿真虚拟地理环境将进一步保持和发扬传统地图的科学价值并使可视化技术走向可视化学。  相似文献   

15.
电子地图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地图的出现,使得传统地图学认为的只是关于地图的科学或者地图只是信息表示的传统观念正逐渐被淡化,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集动态性、交互探究性和超媒体等特征于一体的地图可视化工具。本文分析了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进展:1996年—199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绘通报》1998,(11):15-20
本文综述了1996 ̄1997年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地图数据库技术、地图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地形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地图学理论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的地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信息化时代地图学作为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和任务然后从地图学重点的转移、地图学功能的扩展和延伸、地图学的新的生长点和地图制图生产的自动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化时代地图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的地图学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首先简要论述了信息化时代地图学作为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和任务 ,然后从地图学着重点的转移、地图学功能的扩展与延伸、地图学的新的生长点和地图制图生产的自动化等四个方面 ,分析了信息化时代地图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近出现的更加强调数据深加工、更加侧重解决地学问题的一系列新地图概念和产品,基于行为地理学和地图学基本原理,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地图是面向地理行为决策的,并从空间认知、信息传输和地图可视化3个维度对知识地图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知识地图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与传统地图相比,知识地图更加强调知识传输和知识发现,更加强调视觉思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1996~1997年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地图数据库技术、地图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地形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地图学理论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