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尹赞勋先生逝世10周年,特作此文缅怀他在地学科学事业上的丰功伟绩。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科研、教学和科学组织工作。他的研究领域很广,在地质学方面以地层学为主,兼及岩石、构造、矿产、第四纪地质、火山和岩溶等;地理学方面有水文、地貌等;古生物学方面他研究过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微体古生物、遗迹化石以及天体古生物等。他在教学工作中,为新中国培养出第一批优秀的地质科研和勘探人才。他在科学组织管理工作中,为地学科研机构的设置、科研基地的合理布局以及科学规划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做出了丰功伟绩。地层古生物学,第四纪火山学  相似文献   

2.
1980年笔者在北祁连山进行志留纪地层研究工作时,于玉门市南肮脏沟和民乐县潼子坝河的支沟——二道沟中,采到了早凡伦期的带化石Moonograptus seagwiekii,这是在北祁连山的首次发现,于肃南县水关河脑采到了志留纪底部的重要分子Diplograptus cf· modestus Lapworth这些笔石化石的发现,为北祁连山地区志留纪笔石相地层增添了新的笔石带,也为研究北祁连山西段早志留世的古地理提供了新资料。赛氏单笔石等化石,采于玉门市南肮脏沟城门洞子的一套砾岩夹层——灰黑色粉砂岩中,有Monograptus seagwickii(Portlock),Monograptus sp·,nov,Monograptus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山的早志留世地层主要为笔石页岩相,分布面积广,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早志留世地层的良好地区之一。1956~1958年间,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在玉门市南的肮脏沟—旱峡,测制了第一条详细的志留纪地层剖面,建立了早志留世晚期的三个笔石带。1958年以后,甘肃省地质局两个区测队在北祁连山全面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测制了志留纪地层剖面约51条,采集了大量的笔石化石。1964年穆恩之、张有魁发表了青海祁连县二道沟下志留统剖面,剖面中含有早凡伦中期的带化石Demirastrites triangul atus(Harkness)。  相似文献   

4.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大湾沟剖面柯坪塔格组中段底部的泥岩夹白云岩地层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笔石、腕足类、三叶虫、双壳类等化石,其中笔石有4属8种及2个比较种和1个未定种,可能属笔石Coronograptuscyphus带至Coronograptusgregarius带。从笔石生物地层看,柯坪塔格组中段底部的时代很可能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期末至埃隆期初。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牙形石在划分志留纪地层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笔石.但它对划分和对比介壳相志留纪地层中的作用又优于笔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北美志留纪牙形石生物地层经Walliser,O.H,Aldridge,R.J和Rexroad,C.H.等人的研究,已初步建立了这些地区的志留纪牙形石系列.我国志留纪地层分布广泛,特别是介壳相志留纪地层.这就为志留纪牙形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志留纪笔石动物群的新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结合部的西昆仑造山带,是研究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由于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该地区沉积地层中一直没有获得可靠化石证据。笔者经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在达布达尔地区发现了近似安吉正常笔石Cf.Climacograptus anjiensis(Yang),小型栅笔石相似种Climacograptus cf.minutus Carruthers,类似畸形双笔石Cf.Diplograptus deformis Huang et Lu等志留纪兰多弗里世的笔石化石和海百合茎化石,为西昆仑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和志留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徽宿松原称"茅山群"地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了2层线形植物化石、植物类表皮微体化石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湖北通山等地志留纪晚期地层的研究结果,确定宿松坐山原称"茅山群"地层的时代为志留纪晚期(Ludlow-Pridoli);依据所含化石和岩性特征,认为这套地层应称为小溪组。综合分析了安徽下扬子地层分区的志留系上部地层,认为该区可能不存在真正茅山群沉积,原称"茅山群"地层为志留纪晚期小溪组。造成该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之后沉积间断的原因是广西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安徽宿松原称"茅山群"地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了2层线形植物化石、植物类表皮微体化石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湖北通山等地志留纪晚期地层的研究结果,确定宿松坐山原称"茅山群"地层的时代为志留纪晚期(Ludlow-Pridoli);依据所含化石和岩性特征,认为这套地层应称为小溪组。综合分析了安徽下扬子地层分区的志留系上部地层,认为该区可能不存在真正茅山群沉积,原称"茅山群"地层为志留纪晚期小溪组。造成该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之后沉积间断的原因是广西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尹赞勋院士诞辰100周年,以此文来纪念尹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功绩.尹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之一,他博学多才,不仅仅在古生物学,而且还在地质学的其他分支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在法国学习古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而且他还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第一个发掘和研究了中国洞穴沉积以外的第四纪地层和化石;他对大同火山、镜泊湖、北京房山云水洞的研究都是原创性的,成为后世研究的楷模;他主编的中国地层表和中国地层表续编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必读书籍.此外,尹先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板块构造的学者.尹赞勋先生始终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他帮助和鼓励年轻人学习,并且与他们分享他自己的资料和观点.我认为尹赞勋先生不仅仅是地质学家的杰出代表,而且是他同时代学者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地层划分回顾 湖南的奥陶-志留纪地层划分,随沉积相区的不同,岩石地层的划分标志不同。总体上,湘中-湘西地区晚奥陶-志留纪地层为稳定型沉积,晚奥陶世为黑色笔石页岩相,志留纪为细碎屑岩相。而湘东南区,则完全是一套类复理石建造,为泥质砂质粉砂岩、石英杂砂岩夹黑色板岩组合,在1:20万区调过程中,基本上未获得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笔石和其它化石。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南京古生物所和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联合承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 学术年会"于科研、科普、人才培养及化石 8月11 ~14日在沈阳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展示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在 保护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交流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事业的发展。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 学、博物馆、化石保护、地质公园、科普基地、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约九十个单位(包括两个国外高  相似文献   

12.
王欣  王健  张举  傅力浦  孟勇  张欣 《地质科学》2013,48(4):1295-1301
Oktavites spiralis是志留纪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的笔石带化石之一,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为更精确地描述这一属种,对产自陕西岚皋地区的Cyrtograptus lapworthi笔石带的O.spiralis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对其始部发育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O.spiralis发育过程的研究也可以成为对该属进行精确厘定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2,22(4):297-305
今年是尹赞勋院士诞辰100周年,以此文来纪念尹先生对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功绩。尹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之一,他博学多才,不仅仅在古生物学,而且还在地质学的其他分支中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在法国学习古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而且他还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第一个发掘和研究中国洞穴沉积以外的第四纪地层和化石;他对大同火山,镜泊湖,北京房山云水洞的研究都是原创性的,成为后世研究的楷模;他主编的中国地层表和中国地层表续编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必读书籍。此外,尹先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板块构造的学者。尹赞勋先生始终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运输了帮助和鼓励年轻人学习,并且与他们分享他自己的资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微体古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学领域的深入和拓宽,微体化石的生态研究已成为这个领域中自7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个热点和新趋向,研究者已引入包括生物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形态功能分析、化石组合分析及定量分析等多种手段,以探索微体化石的生态,并将微体古生态研究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海洋、古地理、占环境再造和生物演化、生物大绝灭机制等研究领域;这与以研究微体化石的形态、分类、命名和生物地层为主题的传统微体古生物学形成对比,两者实际上已形成微体古生物学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或分支。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西段志留纪遗迹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式溥  胡云绪 《现代地质》1992,6(4):384-391
本文研究了西秦岭西段志留纪海水深浅不同的两种遗迹相及其沉积环境,一种是甘南迭部拉路沟中志留世晚期浅海砂岩系所含Cruziana遗迹相,另一种是川北若尔盖晚志留世早期深海复理石Nereites遗迹相。共描述遗迹化石10属11种,其中建立3个新遗迹种。这些遗迹化石对研究西秦岭的地层发育、沉积矿产和古环境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成因标志,对我国的遗迹化石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邓丽婷  李明  杨振京  黄莫 《现代地质》2021,35(5):1354-1362
湖南益阳南坝是我国特马豆克阶出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依据研究剖面特马豆克阶下部的笔石标本,参照国内外同期古生物学和地层学资料,通过对研究剖面所有笔石进行测量和数据统计,共识别出笔石3属4种,包括: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e parabola (Bulman, 1954),Adelograptus tenellus (Linnarsson, 1871),Adelograptus altus Willims & Stevens, 1991和Ancoragraptus bulmani (Spjeldnaes, 1963),并主要描述和讨论了两个带化石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e parabola (Bulman, 1954)和Adelograptus tenellus (Linnarsson, 1871)。基于笔石的系统学研究,在印渚埠组识别出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parabola带和Adelograptus tenellus带,其中,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parabola带是研究剖面奥陶系的最低层位,依据层内特征化石分子将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parabola带与国内外同期地层进行了精确对比。  相似文献   

17.
《地质论评》1963,21(2):102-102
今年9月9日-12日将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五届石炭纪地层及地质国际会议。会议中心内容是讨论石炭纪的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煤岩学及微古植物学(孢子除外)等问题。会前、会后将进行专业参观和地质考察。参加会议的我国代表团已于8月26日清晨启程出国。代表团的组成是:团长尹赞勋、副团长孔勋、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地层研究进展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志毅 《现代地质》1999,13(2):243-244
近年来许多古生物学家对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地层作了大量实际工作,取得了不少可喜进展,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奥陶纪晚期及志留纪地层序列的确定。柯坪塔格组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志留纪早期沉积,最近根据笔石、几丁类和三叶虫化石,将其中段时代确定为兰多维列世鲁丹早期—艾隆...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海南岛西部大广坝地区一套浅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笔石,经鉴定属双笔石类。有关此套地层的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争议,先后划归为寒武纪、前泥盆纪、泥盆纪-石炭纪、石炭纪、二叠纪,笔石的发现为其时代归属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该区晚奥陶纪-早志留纪地层的存在,为海南岛中北部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深水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时代归属、及海南岛含笔石地层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古生物地理分区、沉积相、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及大地构造格局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锥石类化石在我国研究较少。1933年尹赞勋先生描述过采自甘肃的标本;最近张守信研究珠穆朗玛峰地区的锥石化石,建立中国锥石(Sinoconularia)属。国外对锥石类的研究亦很零星,迄今为止,只建立了约30个属。本文共记述5个属种(其中新属新种4个)。新疆的标本是新疆区调队张凤鸣同志转赠的;浙江的标本是抚州地质学校韩乃仁、李罗照等同志赠给的;其他标本是武汉地质学院杨关秀、杨慕华等同志采集的。笔者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