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ArcGIS系统实现了对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在野外实地调查前、中、后三个阶段,全面应用了该工具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图件制作及数据库初步建设;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中,初步探讨了应用ArcGIS工具的具体方法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为以后同类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河南国土资源》2005,(12):10-10
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使本省地质公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栖霞市是烟台地区唯一的内陆县级市,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岱崮地貌、丰富的地热资源、更新世化石遗址、矿冶遗址、地质灾害遗迹、地质构造形迹等。通过对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地质遗迹资源区旅游与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迹为依托的旅游资源 ,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湖南地处扬子和华南两大板块的拼接带,地质历史复杂而特殊,造就了种类繁多、意义重大的地质遗迹,并且已批建了包括张家界在内的3家国家级地质公园.近几年的地质遗迹调查及地质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实践表明,建立地质遗迹管理体系和全省地质遗迹名录、做好地质公园规划、规范地质公园建设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东平县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其中,区域性标准剖面、岩溶地貌、岱崮地貌、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湖泊、湿地、河流、泉水水体景观等地质遗迹,对研究该区地球环境变迁、山体隆升地貌、水体变迁等形成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该文在对东平县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建议,旨在实现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欧洲地质公园掠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汀  赵逊 《国土资源》2002,(10):40-44
●地质遗迹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 引起人们的重视。●欧洲人在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 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科 学意义、环境意义和经济意义 都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分析了地质遗迹类型、规模、空间分布、视觉特点、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等,并对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分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建议,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质遗迹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质遗迹的属性研究,首次指出地质遗迹是一类与土地、矿产资源相同的自源资源的理念,同时根据地质遗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政管理与保护管理的相应模式和实行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管理方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茅兰沟地质公园地处小兴安岭北坡,保留着完好的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拥有典型的水体地貌类地质遗迹和北方森林景观,是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的不同生态类型相综合的自然景观类型,具有重要的旅游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广西河池市凤山县金牙瑶族乡外里村附近的地层层序、岩性组合、沉积环境、生物组合等,并根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的要求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分类,并开展了定性评价、属性评价、对比评价等.通过分类及评价,查明外里村附近的地质遗迹可以划分为1个大类3个亚类,该处地质遗迹资源典型性、稀有性、科学性特征突出,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区内地质遗迹丰富,本文将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及地质灾害3个大类、6个类,8个亚类。对各类地质遗迹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美学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等6个方面对区内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围子山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科学性、完整性、美学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美学及旅游开发价值,是普及地学知识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可划分为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类、溶洞 (群 )类、泉 (群 )瀑布类、异石名山奇峰类、海岛浴场湖泊类、火山 (口 )类、湿地类等 7大类。地质遗迹是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自然遗产 ,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们通过各种地质遗迹现象 ,可以追溯地质演化历史以及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状况。地质遗迹在科研、教学、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质遗迹保护应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 ,加强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以及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西地质遗迹的调查工作,文章初步探讨了运用ArcGIS的调查方法及其工作步骤,并经前期工作检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好地完成广西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任务,切合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地质公园是以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价值和一定规模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及人文景观,并以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供具有较高的科学品位及旅游、休闲、科研科普和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地质科学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16.
地质公园是有效保护地质遗迹并使之得到合理利用的一个最佳方式,是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品牌。它以地质遗迹为主体,融合了自然及人文景观,是一个供人们旅游、娱乐、休闲、度假的科研、科普场所。地质公园主要有三方面功能:一是保护自然环境和地质遗迹;二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三是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依据、地质遗迹资源和旅游资源特征,展望了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何保护好这笔财富资源,是各级政府和有关科研单位、专家学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详细论述了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及监管机制,对如何增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提高保护的实际效果,增加综合效益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有关保护管理工作成效明显。迄今,全国已建立4批国家地质公园148个,有18个同时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但是,有关法律制度尚存在不完备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遗迹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遗迹资源特点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