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GIS系统集成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张犁 《地理学报》1996,51(4):306-314
本文探讨了GIS系统集成的若干理论问题,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系统集成的方法与步骤,并结合作者在“八五”攻关课题“洪水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估集成系统研究”中的实践,介绍了集成的内容和若干工程性提出了运用对象连接与嵌入技术实现模型与GIS动态集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县危害严重的暴雨性洪水灾害及其危害的调查统计,结合该县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探讨灾害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县危害严重的暴雨性洪水灾害及其危害的调查统计,结合该县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探讨灾害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准确了解区域洪水灾害风险演变状况及规律,对于洪水灾害预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0年和2000年洪水灾害风险等级数据和风险指数数据,分析了10年来区域洪水灾害风险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1990~2000年10年之间,研究区的洪水灾害风险在空间分布格局及时间演变过程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2)高风险区与较高风险区的面积在增加,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的面积在逐渐减少,这是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等级结构变化最突出的特征。(3)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等级之间的不对等转化是各种风险等级结构特征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主要原因。(4)2000年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较1990年高,整个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在增加,但局部地区洪水灾害风险变化不一。(5)区域洪水灾害风险演变的本质就是风险等级类型结构和功能的自组织,对于揭示洪水灾害演变的普遍现象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可耕地资源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对可耕地资源资产评估的需求日益迫切。该文在分析国内外与可耕地资源资产评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农业生态地带理论和收益还原理论为依据,提出我国可耕地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与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把气候生产潜力等级区、土地分类、土地分级和土地分级系数、土地标准粮产量、农地基准价格等主要关键性步聚组装为有机整体,在可耕地资源资产评估中实现了土地生产力的形成要素(土地质量)与表征要素(土地产出水平)的综合。根据该技术方案可制订全国统一标准的可耕地资源基准价格,而且其动态、开放性可使之应用GIS技术建立我国可耕地资源资产评估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构建WebGIS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年来的软件发展中,组件化和网络的进步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软件工业的主要突破点便是软件之间的结合和组件化。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组件技术和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针对GIS的特殊性,指出了用组件技术构建WebGIS系统可行性、一般步骤和主要任务,着重剖析了在WebGIS系统中组件模型的运行机制。将组件对象模型这一新的技术引入 WebGIS领域,提高 WebGIS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WebGIS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天山北坡中段春季融雪洪水及其灾害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北坡是新疆多雪地区之一,其中乌苏至乌鲁木齐-带的山麓地带,和山前平原纳洪地区春季赖洪水及其灾害频繁。研究结果表明,这里的春季融雪洪水及其灾害除了与促进春季积雪强烈消融的气象因素有关外,还和这里的地貌条件与受地貌条件影响的冷期降雪有关。研究区玛纳斯褶皱前山及其纵谷是地域宽阔的中、低山区、在冷期形成较多降雪并大量积聚,导致春季融雪洪水灾害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GIS事业的回顾与云南省地理研究所3S中心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的社会化带动和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GIS的广泛应用表明了GIS在社会中需求地位和价值。云南的GIS同全国一样走过了起步、建设到发展的过程。云南地理研究所的3S(GIS、RS、GPS)中心在云南GIS的事业中占有主要的地位,3S中心的发展方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云南省GIS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在回顾云南GIS发展的历程后提出今后3S中心的发展方向与工作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图例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党安荣  乔彦友 《地理科学》1996,16(4):370-376
图例库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灵活实用的图例库是研制GIS软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GIS成果图形表达的科学性。借鉴INTERGRAPH/IGDS的图例库设计思想,引入“符合集合”及“操作函数”的概念,从图例库的基本内涵、实体内容及主要操作等几方面论述了作者对图例库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环境灾害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实地调查和收集到近四十年资料、分析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环境灾害成因、类型及成灾方式,阐明了陆桥新疆段以洪水、风沙灾害为主要类型的灾害特点,通过对不同灾害类型的时空强分布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灾害过程春季3~4月以盐碱土不良路基、风沙灾害为主,夏季6~7月份以洪水为主的灾害时空活动特点和区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1.
GIS支持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系统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中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经济发达,洪水灾害频繁发生,防洪减灾研究十分重要。洪水风险图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洪水灾害等多种信息,在防洪减灾中可发挥重要参考作用。以中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开展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持的洪水风险图信息系统研究,借助历史洪水数据库和社会经济数据库,结合流域空间信息动态分析,探讨流域洪水风险图快速编制的方法和途径。该研究为洪水风险图动态更新创造了条件,提高洪水风险图的准确性,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快速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对广州市分别进行洪灾危险性评价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再结合洪水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的权重,运用G IS软件生成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通过对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的看来,广州市洪灾的格局为:纵向南部风险高,北部风险低;横向东、西两翼风险高,中央风险低。评价结果可为广州市防洪减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不同洪水情景决溢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的影响因素应当包含水沙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河势演变和堤防稳定性4个方面,并据此建立了指标体系和基于GIS技术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洪水情景下黄河下游的决溢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决溢风险随着洪水量的增大而增高;(2)决溢风险随河型的沿程变化而降低;(3)决溢风险较大的河段集中在游荡型河段,游荡型河段南岸风险高于北岸;(4)弯曲型河段北岸决溢风险高于南岸;这些结论能够应用于黄河下游河道的治理与防汛抗洪的实践。研究表明: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能够用于解决黄河下游的决溢风险问题; GIS空间分析技术能够量化不同空间位置的决溢风险,客观地反映不同空间位置决溢风险的差别,对于指导防洪和河道治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流域供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辉 《干旱区地理》2000,23(3):259-263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个集流域信息、数据库管理、实时监测、水量预测、洪水预报、水库排沙调度、需水量计算、水土平衡、优化供水决策、系统在线帮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流域供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开发设计思路。本系统紧密结合干旱区实际,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最新软硬伯、知识库和先进的计算模型等高新技术,具有适应实时要求,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灵活方便,扩充性好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对流域供水、防洪、排沙、  相似文献   

15.
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3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空间和属性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集成了耕地利用评估模型和草地建设管理模型,并进行了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实证研究.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钱峻屏  叶树宁  李岩 《热带地理》2002,22(2):176-180
以决策支持理论为指导,以遥感和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构造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耕地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分析、模拟和决策,并以东莞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动态研究为例,完成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因子筛选、模型构建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分析,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空间定量决策分析中的应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洪水灾情评估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周成虎 《地理学报》1993,48(1):11-18
本文以黄河下游流域为试验区,分析研究洪水灾情评估信息系统的设计,建立与应用。首先,运用结构化设计原理,从用户调查、数据库设计、模型库设计和系统定义四方面论述了洪水灾情评估信息系统概念设计;然后,以ARC/INFO为主要支撑软件,建立了黄河下游洪水灾情评估实验型信息系统。其中专题数据库由11个专题要素构成;模型库包括基础数理模型、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模型和专业应用分析模型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型。并开展了此系统的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8.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平原区洪水淹没模拟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我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洪水过程短,调节能力差,洪水灾害严重。而该区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流域中下游冲洪积平原上,为此本文以我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奉化江下游为实验区,探讨了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小流域洪水淹没模拟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开展了基于遥感和GIS的流域降雨径流和洪水演进模型的研究,建立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洪水淹没范围和灾情评估模型。最后利用遥感、遥测和GIS信息,对实验区洪水淹没和灾情评估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从而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决策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provide the decision-maker with a powerful set of tools for the manip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functionality of GIS is, however, limited to certain deterministic analyses in key application areas such as spatial search.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MCE) techniques with GIS is forwarded as providing the user with the means to evaluate various alternatives on the basis of multiple and conflicting criteria and objectives. An example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search for suitable sites for the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waste in the UK using the Arc/Info GIS is included. The potential use of a combined GIS-MCE approa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发展和水资源利用透明交互决策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提出以时空运筹模型为核心的决策判断过程透明和分层交互的决策系统 ,简称透明交互决策系统。用户可以使用此系统找到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